首页 理论教育农村电子商务:政府环境与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政府环境与发展

【摘要】:通过法律的明确规定,为农村电子商务起到指引作用,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在法律的框架内健康稳定地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加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再次,政府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村电子商务中的作用,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农村电子商务为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市场、政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合作渠道和模式。

18.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只靠农民自己吗?政府为农村电子商务创造了怎样的环境

首先,政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研究制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重大战略,落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使其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应使农户进一步深入了解网站建设服务系统的主要内容、乡镇政府各级域名规范管理、网站内容信息收集方案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各乡镇政府可以通过网站进行对外宣传、招商引资、拓展当地产品销售渠道、发布旅游信息,向农民提供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养种植等方面的科技信息、技能培训信息以及政策法规、气象服务、灾害预防、劳务需求、村务公开信息等。总之,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要拓展到医疗卫生物流配送、劳务信息、党支部建设、农村教育等各个环节中,工程繁复细致,涉及到许多行业和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作为主导者,就应该认真分析利害关系,掌握轻重缓急,在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中不但要大开绿灯、积极协调,还要积极协助各部门进行相关的投资和引导,为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发挥政府职能。

其次,创造适宜的法治环境。为了发展电子商务,政府必须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电子支付系统、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电信技术标准等。例如1998年10月,美国总统克林顿颁布了“因特网税收自由法案”,规定三年内免征因特网或因特网接入使用税。2000年6月,国会众议院通过《电子签名法》,使得电子签名与书面签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通过法律的明确规定,为农村电子商务起到指引作用,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在法律的框架健康稳定地发展。建立健全农业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加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充分借鉴在信息立法以及其他体制和做法比较完善的国家的经验,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农业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同时要注意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并加强信用环境的建设,以保证网上正规渠道技术、产品、市场信息的可靠性,以形成良好的网上市场环境。(www.chuimin.cn)

再次,政府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村电子商务中的作用,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扶持和鼓励农业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指导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电子商务,让龙头企业充当电子商务发展的先锋,或作为单个农户与电子商务市场的桥梁,通过在互联网上开展涉农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可以拓展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开展定制化服务,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农村电子商务为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市场、政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合作渠道和模式。

最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在资金上大力扶持,帮助农民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等各类新技术、新理论,加大农村电子商务的推广宣传力度。中国国务院新闻办曾在2008年指出,中国目前正积极推进电信网、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合一”,加快构建下一代互联网。未来几年中国还将投入数千亿元人民币,解决偏远地区连接互联网问题,目标是使所有乡村都能够方便地使用互联网。比如甘肃省在2006年1月启动的全省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以“金塔模式”为基础,以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系统为载体,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将农业信息网络和农村教育信息化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建设,最终解决农村信息化的难题。在资金上,该工程总投资3100万元,计划用5年(2006年—2010年)时间,建成1个省级信息服务网络平台、87个县级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和4461个村级信息服务点,逐步建成省、县、村三级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使广大农民能获得更多的技术信息,促进农民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