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信息产业的发展,政府制定和健全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以及对电子商务的投资,这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农民应充分利用的平台,出售农产品并发展电子商务。营造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社会环境逐步建立农村信用认证体系,改善农民的电子商务诚信状况,加强市场监管,改善信用环境。......
2023-12-02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数农产品的产量已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农产品极大丰富,不但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营养水平,而且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饮食结构,为中国总体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工业化带动下,农村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目前每年创造的增加值和农业增加值合起来占据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随着农村经济全面的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人均纯收入由建国初的不足70元上升到2008年的4761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7倍以上,农民生活状况彻底改变,过去的收入基本上全部用于吃饭,而目前摩托车、彩电、电话等广泛地进入到普通农民家中,全国绝大多数农民能够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在此基础上,国家、政府为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产增收,又积极进行扶持和加大各方面的投入,为建立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化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条件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拥有的计算机量、互联网用户和网站数正在飞速增长,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各省市都建立了自己的农业信息网站,这些客观条件成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硬件支持。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农村网民数量为5262万人,年增长率达到了127.7%,远远高于城镇网民38.2%的增长率。受益于中国经济良好的发展形势和政府对农村互联网发展的重点扶持,农村互联网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甘肃省先后创建了“金塔模式”、“数字白银”、“黄羊川千乡万才计划”、“农业专家信息系统”等农村信息网络新模式,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2)农村物流体系的健全、完善必将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现代物流是指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整个供应链,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务业。它通过对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与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从而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销售者利润的目的。在电子商务条件下,顾客通过网络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移转过程,但电子商务活动并未结束,只有商品和服务真正到达顾客手中,商务活动才告终。因此在整个农村电子商务活动中,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发展电子商务只能是一纸空文。随着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能力的滞后对其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因此在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商务部先后推出“万村千乡”、“双百”、“信福”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有效载体。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物流体系的建设,逐步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提供农村商务信息化平台,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的农村物流体系新格局。
(3)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为电子支付提供了服务平台(www.chuimin.cn)
网上银行的重要的作用在于其在交易结算方面,实现了无需使用现金、支票等传统支付媒介的在线交易。买卖双方只需登陆各自的网上银行,按照操作流程就可以实现货款的支付与收取。中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00年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网上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目前,中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开展了网上银行业务,银行利用因特网的特点优势设计和开发了全新的银行服务产品。通过该举措,银行为农产品货款的在线支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4)成功的农业商务网站能起示范、带头作用
据2008年《安徽日报》报道:“近年来安徽省加强农业宣传信息载体建设,建立了安徽农业网站群和‘一站通’系统。这一方式促成网上农产品供求市场的建立,‘一站通’联播共发布供求信息10万多条,实现网上交易60多亿元。近年来该省农委先后投资300万元,建成农业信息网站群,实行全省农业信息三级平台、四级发布,实现了农业新闻、技术咨询和农业商品流通信息全省统一联播。截至2008年5月,该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建设各类站点180多个,基本形成了省、市、县有农业信息服务机构,90%的乡镇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30%的村建有信息服务点,90%以上的龙头企业和农产品与农资批发市场建有网络终端。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正在向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延伸,全省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初具规模。安徽农业信息网跻身‘中国农业网站100强’。”
目前,全国各地出现的各类农业商务网站,都充分带动了本区域内农产品的网上宣传和销售,而各种农业商务网站的成功范例又反过来影响和激励更多的农民去学习、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5)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电子商务专业
截至2002年,全国已有96所重点大学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经过这些年的飞速发展,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增设了电子商务专业。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已达四万人,另外还有大量的专科生,以及一部分已拿到《助理电子商务师资格证书》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可为未来我国电子商务,包括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知识和技术支持。
有关农村电子商务法律问题的文章
面对信息产业的发展,政府制定和健全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以及对电子商务的投资,这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农民应充分利用的平台,出售农产品并发展电子商务。营造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社会环境逐步建立农村信用认证体系,改善农民的电子商务诚信状况,加强市场监管,改善信用环境。......
2023-12-02
以往为促进电商发展而颁布的多为国务院规范性文件与相关部门规范性文件,多为政策性激励,缺乏法律层面的激励。我国在对农村电商的发展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运用法律的激励作用,利用法律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
2023-08-07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部地区,从地域面积、人口数量来讲在全国均属于小省区。上网已逐渐成为宁夏许多农民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种什么合算?信息化正逐步改变宁夏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2023-12-02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把握经济发展的大势和客观需要,针对农村电商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对农村电商的发展进行激励,需要在各专业有高水平的从业人员,对农村电商发展进行指导和管理。在为农村电商发展制定激励措施时,如果能够再引入评估机制,就能让激励措施得到更加有力的执行。......
2023-08-07
2006年,该镇在健全电子政务促进农村信息化、电子商务推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可见,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同时,政府还可以是电子商务某些领域的直接参与者,电子商务是电子政务的具体应用途径之一。总而言之,电子政务与农村电子商务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2023-12-02
199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就发布了《电子商务示范法》,至2000年底,已有十几个国家制定了电子商务基本法。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工作进展缓慢,立法机关和学者对电子商务基本法的立法条件是否成熟仍存在争议。而缺少电子商务基本法使许多应当明确的电子商务基本法律问题缺乏明确的制度依据,客观上造成了实践中各部门的多头立法。这些特点显然不符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实践以及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指导思想,应当予以改正。......
2023-12-02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不务正业。通过普及网上销售,洛阳市农产品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补充了以往仅仅依靠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的不足,形成立体销售。同时,网上的远程交易优势,使大批洛阳农产品走出国门。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但可以提供24小时交易机会,而且扩大了交易地域,增加了交易机会。......
2023-12-02
农村电子商务除了能促进网上贸易发展、宣传本地农产品、获取农业生产信息外,还可以将当地的优惠政策、优势资源、优选项目“推”出去,通过网络吸引天南海北的客商,把“金凤凰”引到农村来。通过网络打响了林甸“鹤鸣湖”牌大米、南岗五彩米、五家子香瓜等特色品牌。而地处西南的四川省眉山市也通过网络促进招商引资。眉山市实施农村科技信息网乡通工程后,招商引资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
2023-12-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