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李凯尔特对现象学与意向性的误解在对意向性的接受当中,以及在对布伦塔诺的解释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当中,人们很少看到布氏对经验结构之构成成分的揭示,而更多看到的是对布伦塔诺所怀有的猜疑:形而上学的教条。李凯尔特就是把这一点当作他的辩论的基础,并声称要从各种行为那里去看出(意向性)这样的东西。[5]在此,李凯尔特拒绝了布伦塔诺意义上的作为表象行为与判断行为之区分标准的意向性。......
2023-12-02
c)排除几种对于现象学的典型误解——这些误解就产生于“现象学”这个名称
在这里,我们还想非常简短地讨论一下对于现象学的几种典型的误解,而这是因为今天这些误解还在普遍地统治着哲学,还因为只有很少的人在从事这样的一种努力:以现象学的具体研究来澄清现象学的本来意义。误解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以及在上述考量之下可以让今天的人们引以为鉴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李凯尔特发表在《逻各斯》杂志上的一篇论文。[17]
在这篇文章里,李凯尔特想要表明,现象学并不是且不可能是任何关于直接之物的哲学,并通过比较而就“关于直接之物的哲学应该是怎样的”作出了建议。在此,人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一特征性的立场:一种直接之物的哲学必须存在,为此人们就必须安排好一切。“首先至少需要一种中介,以便显象的和现象学的概念能够服从于为关于直接之物的哲学提供帮助而得到规定。”[18]与这一看法相对,我们首先必须一般性地指出的是:现象学既不想成为一种关于直觉的哲学,也不想成为关于直接之物的哲学;它根本就不想成为任何这种意义上的哲学,毋宁说,它所想要的就是课题内容本身。
李凯尔特的批评之理据在于:据他所说,按其作为某物的显象这个意义,显象这一表述就有着对不是显象的东西,因而不是直接被给出的东西的一种指向,而因为显象总是对于那在它背后的某物的显象,所以直接之物就是不可把握的,相反人们一直都总是在与一种中介打交道。因此,现象学就不适于成为哲学的基础科学。人们可以看出,(在上述批评中)显象或现象概念首先仅仅得到了一种相当简单的把握,而这一批评还全然没有就此加以探索:现象源初地意味着什么,而它在现象学中又原本地意味着什么,毋宁说,被设置为(上述批评之)基础的,是传统的显象概念,一个空疏的概念用语,而对于一种具体的研究工作所提出的批评,就是据此进行的。不过现在我们没有必要再深入讨论这篇论文,因为通过一场批评事实上是不能获取什么东西的,还因为去批评李氏的这一反对的立场事实上也不是我们的一着重大的招术。但是我们必须要提到上面的显象概念,因为在这篇文章里,李凯尔特只不过是把那些在哲学中以及哲学对现象学的看法中习以为常的意见表达了出来。我之所以强调这点,并不是为了去拯救现象学,而是为了表明:经过上述的那样一种解释,现象学研究的意义是如何地不但遭到了变形,而且首要的是,那能够切合实情地进行哲思的本能又是如何在这种解释中丧失殆尽的。
【注释】
[1]E.胡塞尔:《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简称:《观念Ⅰ》),载于《现象学与哲学年鉴》,第一卷,第一部分,哈勒,1913年,第185页;编者注:另见:《胡塞尔全集》,第三卷,第一部,W.比梅尔编,哈革,1950年,第223页以下。
[2]H.李凯尔特:“哲学的方法与直接之物。提出一个问题”,载于《逻各斯》,第十二卷,1923/1924年,第242页。
[3]参见《哲学辞典》,汉堡,迈讷,1925年。
[4]H.李凯尔特:《认识的对象。关于哲学的超越问题的演讲》,弗莱堡,1892年,第57页。编者注:1904年,第2版,第106页。
[5]同上,第56页。编者注:同上,第104页。
[6]H.李凯尔特:《认识的对象。关于哲学的超越问题的演讲》,弗莱堡,1892年,第56页。编者注:同上,第105页。
[7]同上,第57页。编者注:同上,第105页。(www.chuimin.cn)
[8]H.李凯尔特:《认识的对象。关于哲学的超越问题的演讲》,弗莱堡,1892年,第47页。编者注:同上,第78页。
[9]E.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二部分,第141页。
[10]E.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二部分,第148页。
[11]E.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二部分,第151页。
[12]同上。
[13]编者注:参见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所给出的例子,E.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二部分,第50节,第159页。
[14]编者注:《动物学》,431a,第16页以下,牛津,1956年。
[15]《逻辑研究》,第六研究,第183页。
[16]亚里士多德:《解释篇》,编者注:4,17a,1sqq。
[17]H.李凯尔特:“哲学的方法与直接之物。提出一个问题”,载于《逻各斯》1923/ 1924年,第十二卷,第235-280页。
[18]同上,第242页。
有关时间概念史导论的文章
b)李凯尔特对现象学与意向性的误解在对意向性的接受当中,以及在对布伦塔诺的解释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式当中,人们很少看到布氏对经验结构之构成成分的揭示,而更多看到的是对布伦塔诺所怀有的猜疑:形而上学的教条。李凯尔特就是把这一点当作他的辩论的基础,并声称要从各种行为那里去看出(意向性)这样的东西。[5]在此,李凯尔特拒绝了布伦塔诺意义上的作为表象行为与判断行为之区分标准的意向性。......
2023-12-02
申论中的常见错误,我把它归结为类:一、违背客观公正原则。申论是通过对特定事实进行展开论述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四、技术性错误。二、建立完善的防赌禁赌制度,严格区分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与群众正常娱乐活动界限,将长期禁赌与短期打击相结合。三、公安部门要重点打击组织、容留、参加大赌、豪赌人员,要严格控制银行资金流入境外赌场渠道。对为参加赌博提供各种方便的,要严加查处。......
2023-11-29
为什么有人特别喜欢唠叨、发牢骚呢?当他们一遇到那些不如意的事情,自然也就觉得有满腹的牢骚,喜欢唠叨了。那些经常对生活充满抱怨,喜欢唠叨的人,大多是属于追求完美的人。而他们的人际关系差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他们喜欢唠叨,但是没有谁愿意听别人的唠叨,也没有人受得了整天唠叨的人。......
2023-12-01
如果修补面漆的颜色与原汽车面漆的颜色不同,在决定是否进行调色前一定要先检查一下是否是由于下列原因造成颜色失配。对照检查汽车生产厂的漆码和油漆厂的色漆原料号码,确定是否用错。如果修补色漆因搅拌不匀,或罐底尚残留颜料、金属光片或珍珠片,都有可能引起颜色失配,所以一定要彻底搅拌均匀。因为金属屑片或珍珠片容易沉入漆膜深处,影响色光。10)喷涂方法的不同能造成颜色的不同。......
2023-09-29
有读者又问了,那么又是什么造成了胰岛素抵抗呢?但我们前面在《糖尿病》那一节也提到过,如今的胰岛素抵抗是三四十年前的10倍以上,既然基因不太可能在短期之内剧变,那么我们就要从外界寻找原因。离奇的死亡一下子掀起轩然大波,此事迅速成为各大报纸的头条,因为......
2023-11-23
要探索1895年的所谓乙未广州起义密谋如何泄露,难度绝对不亚于本书所处理的其他案件。乙未广州起义铁定1895年10月26日重阳节举行。的第四十七章,已有所及。现在更是加倍坚决拒绝参与起义。当务之急是查明为何在广州方面,10月26日风声已经走漏。此节留待本书之中题为“乙未广州起义谁出卖革命”的第五十九章解决,因为下一步必须鉴定香港政府那份事后聪明的报告可靠到什么程度。......
2023-09-18
唐小山在考中才女之后,之所以会名次被贬,全因她听父亲的话,将名字改为”闺臣”。所以唐闺臣虽然文采第一,已经六部大臣定为第一名殿元,仍被武则天挪到第十一名,并用周庆覃(第十名)压在她头上,即是以”周”压”唐”之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什么要将像缠足那样的惨事施于女人呢?男女本是天定,为什么一朝为女就得痛苦终身?......
2024-01-17
是在西汉武帝时,墨学之师承家法,犹未绝也。世多有论之者,如孙氏云:犷秦隐儒,墨学亦微,至西汉儒复兴而墨学绝。谓此为第四种原因,发于墨学自身。且孟学在当时已不甚盛,至汉墨黜百家,独尊孔氏,而墨学久衰微矣。慈惠之行,在斥儒家,已无可疑。认为反革命,则于墨学之真相已有所误会。......
2023-1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