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以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求为中心,研究开拓市场的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市场营销理念历经传统与现代两个不同质的发展阶段,现代理念阶段包括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和整体营销观念。......
2023-12-01
19.2 物流管理的主要环节
19.2.1 物流管理含义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活动(行为)。
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主要有四个特点: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以信息为中心;重效率更重效果。
19.2.2 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
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三个阶段。
1.配送管理阶段
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最低的库存量。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那时叫做实物配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则叫做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
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
2.物流管理阶段
现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有效。通过分析物料从原材料运到工厂,流经生产线上每个工作站,产出成品,再运送到配送中心,最后交付给客户的整个流通过程,企业可以消除很多看似高效率却实际上降低了整体效率的局部优化行为。因为每个职能部门都想尽可能地利用其产能,没有留下任何富余,一旦需求增加,则处处成为瓶颈,导致整个流程的中断。比如运输部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总是想方设法降低其运输成本,但若其因此而将一笔必须加快的订单交付海运而不是空运,这虽然省下了运费,却失去了客户,导致整体的失利。所以传统的垂直职能管理已不适应现代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横向的物流管理却可以综合管理每一个流程上的不同职能,以取得整体最优化的协同作用。
在这个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存货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相应地,美国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名为美国物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则在1992年改名为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
3.供应链管理阶段
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但真正快速发展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上的许多著名的公司,如IBM公司、惠普公司、戴尔公司等在供应链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企业界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从而使得人们更加坚信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在21世纪适应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因此吸引众多学者和企业界人士研究和实践供应链管理思想。
19.2.3 物流管理的环节内容
根据物流的定义可知,物流管理的环节较多,有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管理、信息处理等。(www.chuimin.cn)
1.运输管理
运输是物流各环节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物流的关键,是创造空间效益的活动。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船舶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运输管理要注重考虑运输费用、运输时间、运输环节、运输能力、运输频率以及货物的安全性和到货的准确性等因素。
2.储存管理
保管同样是物流各环节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产品离开生产线后到最终消费之前,一般都要有一个存放、保养、维护和管理的过程,也是克服季节性、时间性间隔,创造时间效益的活动。储存管理主要由接货、保管和发货管理构成。
3.包装管理
包装可具体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业包装,或叫运输包装、大包装;另一类是商业包装,或叫销售包装、小包装。工业包装的原则是便于运输、便于装卸、便于保管,能保质、保量等,而商业包装的目的主要是促进销售,包装精细、考究,以利于宣传、吸引消费者购买。包装管理应达到以上目的,并尽可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4.装卸搬运管理
装卸、搬运是物流各环节连接成一体的接口,是运输、保管、包装等物流作业得以顺利实现的根本。装卸和搬运质量的好坏、效率的高低是整个物流过程的关键所在。装卸搬运管理主要是运用高效的机械加快作业速度,提高作业效率。
5.流通加工管理
流通加工就是产品从生产到消费中间的一种加工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初加工活动,是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的新形式,是使物品发生物理性变化的物流方式。通过流通加工,可以节约材料、提高成品率,保证供货质量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流通加工管理则一方面是对加工中心的管理,另一方面是与其他物流作业环节的作业整合问题。
6.配送管理
从狭义上看,配送管理主要是指配送作业管理。从广义上看,配送管理包括了配送中心选择和优化布局、配送车辆合理配置与调度以及配送作业流程的制定和优化等。
7.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是物流活动顺畅进行的保障,是物流活动取得高效益的前提,是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依据。充分掌握物流信息,实施信息管理,能使企业减少浪费、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关现代管理学:原理·实务·案例的文章
它以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求为中心,研究开拓市场的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市场营销理念历经传统与现代两个不同质的发展阶段,现代理念阶段包括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和整体营销观念。......
2023-12-01
1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8.5.1质量认证的含义质量认证也称合格认证,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其定义为:“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
2023-12-01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为编制计划所需要的各项资料,核算、平衡生产能力,制定期量标准和编制生产作业计划。......
2023-12-01
投资方案累计现金净流量的估算模型可以概括为:15.3.2债券投资管理债券投资是指企业作为债权人通过买进政府、各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发行的各类债券,以获得投资收益的行为。......
2023-12-01
16.7.3薪酬管理的内容薪酬管理,是指在组织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员工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构成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