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语言沟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语言的使用上,即在特定情境中,正确、适当地使用声音、面部表情、行为/姿势及口语,进行沟通,也就是语用学的领域。近年来,随着我们对自闭症了解的深入、医学技术的进步、教育方法的不断优化,加上对早期干预的重视,学者们推估自闭症儿童学会使用语言进行沟通的比例,应该比此数字有所提高。仿说性语言是自闭症儿童特殊的沟通形式,可以分为立即性仿说与延宕性仿说两种。......
2023-07-02
躯体形式障碍是最难诊治的精神障碍之一。首先,医生必须深入了解症状以排除任何潜在的身体疾病。当确认没有问题时,医生才可向心理健康的专家转介,心理专家也要确认其躯体症状是否属于躯体形式障碍的一部分或者属于其他焦虑和心境障碍。治疗师还必须了解来访者更广泛的家庭史和文化背景。
躯体形式障碍是在非心理情境下发生频率最高的心理障碍,该类患者大约占寻求医学治疗病人的1/3,平均每年要花费2650亿美元的医疗费用(Barsky,Orav&Bates,2005;Nickel,Ademmer&Egle,2010)。
障碍的描述
躯体形式障碍的特征是躯体不适和症状不能被躯体状况或者其他精神障碍所解释,并确定至少部分是由心理因素导致的。然而,患有这些障碍的人认为自己的确正受着症状和躯体疾病的折磨。他们不是故意表现这些症状,但是医学界没有发现此类症状的病因,对此他们感到很沮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列举了下面六种躯体形式障碍的类型。
1.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也称为Briquet综合征,是躯体形式障碍中最严重的障碍之一(Bond,2006)。在一项研究中,10%的躯体化障碍患者被限制在轮椅上,每月平均一周卧床不起。躯体化障碍以多种医学上不可解释的躯体症状为特征,起病于30岁之前,并至少持续几年,病人寻求医学治疗并在生活方式上做过改变。从定义上看,在病程中疼痛至少累及身体四个部位,有两项以上的胃肠道症状(通常是恶心和胀气),至少有一项性或生殖系统方面的症状和一项神经系统和转换症状。症状的典型表现包括呼吸急促、月经不调、恶心和呕吐、阴部灼热、肢体疼痛、遗忘和喉部梗塞(Escobar,2004)。患者躯体化障碍的人容易情绪化、焦虑和抑郁,并且表现出过分戏剧化和操控性的行为。多种躯体症状和情感失调经常会导致分裂和破坏性的生活方式(Bond,2006)。
一半以上的躯体化障碍患者,在儿童期就处于父母一方或双方身患疾病及躯体疾患的环境中(Bond,2006)。来访者就会习得他们所观察到的慢性疾病的行为,继发性获益通常因此产生。这种经常被忽视和未经治疗的障碍引起了极大的苦恼和社会职业受损(Phillips,2001)。躯体化障碍与工作中累加的缺勤率和与日俱增的卧床时间相关,而且降低了生活满意度(Stuart&Noyes,1999)。
这种相对来说比较罕见的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是0.2%~2.0%,在男性中不到0.2%。虽然在美国,女性患有这种疾病比男性更加普遍,但是在诸如希腊、波多黎各这些国家,男性不断增加的发病率表明文化因素可能会影响性别比例(Holder-Perkins&Wise,2001)。躯体化障碍常伴有焦虑障碍、心境障碍、人格障碍以及酒精滥用和注意困难。躯体化障碍通常病程很长,起病于青少年时期,在此期间症状会时有变化。躯体化障碍还有家族遗传的成分,大约10%~20%的女性亲戚同样也会患有躯体化障碍。研究还发现,男性亲戚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和酒精滥用的发病率较高(Holder-Perkins&Wise,2001)。
2.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至少有一种或多种维持6个月以上的不由身体原因引起的躯体症状,会给来访者造成不安和功能失调。常见的症状包括食欲缺乏、胃肠道或泌尿系统不适。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通常用于描述类似于躯体化障碍但不能完全符合标准的躯体化症状。在治疗室中,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主诉心悸、持续疲劳、眩晕、非心源性胸痛和难以解释的盆腔痛(Nathan&Gorman,2002)。躯体化障碍通常是重度抑郁症的症状,许多焦虑障碍患者过度注意躯体问题,因此超过50%的患有躯体障碍的人通常伴有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这一点不足为奇(Simon,2002)。
3.转换障碍
转换障碍最早是在弗洛伊德时代为人所知的,但是现在却很少听到。每十万人中的发病人数在11~500之间,而且据估计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病更加频繁,比例大约从2∶1到10∶1不等。转换障碍患者在运动和感觉功能上有受损和变化,并因此导致如失明、刺痛、麻木或肢体瘫痪、平衡感不足、不会说话、癫痫发作和假性癫痫发作的症状。躯体症状通常没有器质性原因,但与人意识之外的冲突、应激源或者心理困境相关,或是它们的一个表征。例如,一个亲眼目睹自己丈夫和儿子被害的女性,之后逐渐变成一个失明的转换障碍患者。情感压力、父母和其他亲密关系的丧失以及离婚通常会导致转换障碍的发生(Bond,2006)。
转换障碍的诊断需要特别谨慎,并需要和内科医生进行会诊。文学作品中描绘了许多由于忽视疾病而误诊的例子。30%最初诊断为转换障碍的人,最后被发现有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头痛、脑电异常、多发性硬化、肿瘤和癫痫小发作)或者其他可以解释他们症状的疾病(Holder-Perkins&Wise,2001)。
在表现显著假性癫痫发作这一转换障碍的常见症状的人群中,70%的人同时患有神经系统疾病,而且通常他们的IQ水平在80分以下。DSM-IV-TR确认以下亚型为转换障碍:
·运动症状或缺陷(例如平衡不足、吞咽困难和瘫痪)
·感觉症状和缺陷(例如无法感觉到疼痛和失明)
·癫痫发作和痉挛抽搐
·出现混合症状
4.疼痛障碍
疼痛障碍是患者对所存在的躯体疼痛过度反应(与心理因素和一般医学状况均有联系)或者专注于一种非器质性的疼痛(只和心理因素相关)的障碍。根据Bond(2006)的研究,在与心理因素和一般医学状况相关的疼痛障碍中,疼痛的程度明显超过实际应有的程度。当来访者怀疑自己患有疼痛障碍时,他们应该先进行一个彻底的医疗检查,治疗师也应该对其进行一个彻底的精神状态检查,只有在完全没有身体疾病和疼痛时才能诊断为疼痛障碍。Bond指出,疼痛障碍经常会出现在一次小疾病和受伤引发的疼痛之后,此后疼痛有所缓解,然而,来访者仍旧报告长期的、严重的致残性疼痛。这种夸大的疼痛反应更有可能带来二级获益,包括来自家庭成员的注意、不用工作、忘记不快乐的经验和免于承担责任。抑郁、焦虑和功能受损有时相伴出现。疼痛障碍最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中。女性要比男性更有可能体验特定类型的长期疼痛,如严重持久的头痛和肌肉骨骼疼痛。在童年期受过性虐待的女性,经常会报告与性有关的疼痛(比如生殖器疼痛)。
疼痛障碍通常起病突然,随着时间推移病情会一直加重。当疼痛障碍和医学诊断上的躯体状况相关时,医生的轻视和不彻底的治疗会加剧疼痛。若患者的疼痛与绝症和严重抑郁相关,那么其自杀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大。
5.疑病症
这可能是躯体形式障碍中最广为人知的变式。患者坚信微弱的身体不适(例如胸痛和头痛)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比如心脏病和脑瘤)的症状。患者对自己可能患有严重疾病的担忧和恐慌持续至少6个月,通常在成人早期发病,会引发显著的情绪困扰和功能失调,虽然这种信念并不足以描述为幻想。男性和女性会受到疑病症同等程度的影响,同时伴有抑郁、焦虑障碍。在人群中疑病症相当常见,研究表明疑病症会影响大约4%~7%寻求医学治疗的门诊病人(Simon,2002)。
6.躯体变形障碍
这种障碍包括对外貌上想象的或轻微缺陷的偏见。通常不只有这一个担忧,生殖器、头发、乳房也是其关注区域。他们不会妄想,能够认识到或许是他们自己夸大了症状,但是他们确实对自己的形象没有客观的认识(这种障碍的一个妄想形式在妄想障碍和躯体妄想下编码)。这种障碍通常会导致显著的压抑和功能失调。
躯体变形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有很高的共存性,包括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或依赖以及精神病性障碍。70%~100%不等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会同时发现患有人格障碍(Veale&Neziroglu,2010)。男性还很有可能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酒精滥用和双相情感障碍(Phillips,2001)。自杀观念也很常见。患有这种障碍的人更有可能起初从皮肤科医生和外科医生那里寻求帮助,而不是从治疗师这里,也只有在医生转介之后才会来寻求治疗。由于人们会觉得很尴尬或者羞于就他们关注的身体特征进行讨论,因此这种障碍在评估时经常会被忽视。Veale和Neziroglu(2010)建议,在初访评估时问来访者这些问题:“你是否很担心你看问题的方式?是否希望自己能少想一些?”以此作为一个简单的躯体形式障碍筛选工具。
典型的来访者特征
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学至今未知,但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被认为在躯体形式障碍的形成和发展中相互作用。由于很大比例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同样也有这种障碍,因此注意身体症状和问题的家族模式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研究表明,躯体形式障碍与心境焦虑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有关,但这些障碍之间潜在的关系具体如何还不得而知。要想发现这些障碍之间的联系,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个体在生物学上显著的生理唤起会导致躯体体验的扩大化。疼痛阈限较低的生物学素质会导致这些来访者误解或过分注意躯体线索。这些与对压力的脆弱性、较低的应对技能、缺乏的认知以及对情感表达的低接受度一起可能会引发表现为躯体不适的心理压力。
许多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会报告疾病的家族史,来访者的症状可能会反映那些他们儿童时期家庭成员体验过的症状。从年幼时,来访者就一直病着,并且从他们的家庭中了解到,比起用言语表达后情绪上的不舒服,躯体疾病能够获得更大的关注。
通过对所有躯体形式障碍的审视,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通常起病于青少年或成年早期,此后一直持续,但病程前后反复。大多数的躯体形式障碍类型常见于女性和居住在农村地区的人。他们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智力功能和社会经济地位低于常模,缺乏心理学思想和思辨,不擅长识别和表达情绪。
这些障碍的患者更容易关注自己的疾病和医疗史,而忽视生活的其他领域,因此也经常体验着社会职业的损害。在一些个案中,身体不适变成他们和其他人相处的方式,并因此获得同情和关注。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缓解这类症状的案例中都很常见。多达30%的躯体化疼痛患者对止疼药越来越依赖。
躯体化障碍似乎有家族遗传成分。家族成员中最初患有躯体化障碍的人的精神障碍患病率从一项研究的44%到另一项研究的70%不等(Stuart&Noyes,1999)。作者发现,父母的行为模式、儿童的气质、遗传影响都对躯体化障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1.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患者通常限制自己的活动、行为和刺激等级,因为他们坚信如果采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他们可以阻止疼痛的恶化和其他症状(Phillips,2001)。他们对躯体的全神贯注经常会导致其对生活其他领域的忽视,因为他们关注是药物计划、预约医生和测试。社会隔离和抑郁经常会导致能量的减少、低自尊水平以及有问题的睡眠和饮食模式,并反过来促使症状的强化。
Stuart和Noyes(1999)发现,将近20%的躯体化障碍患者报告在16岁以前就体验过长期的病痛折磨。述情障碍,不能辨别和表达情感,有时促成共病躯体化障碍,特别是共病疑病症、躯体化障碍。
成年人的躯体化障碍经常伴随有重度抑郁障碍、自杀意向、物质滥用和神经障碍,还很有可能具有依赖、过分情绪化、裸露癖、自恋、紊乱、自我中心的特点。共存的人格障碍经常会包括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人格障碍(Holder-Perkins&Wise,2001;Stuart&Noyes,1999)。
2.疼痛障碍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是一种即使对其完成创伤性诊断和治疗,也难以对其进行解释的慢性疼痛。疼痛障碍在女性(34%)中比男性(22%)中更常见(Frohlich,Jacobi&Wittchen,2006)。与一般人相比,患者疼痛障碍的人会更早体验到疼痛。儿童对疼痛的回应反映了他们父母的应对方式,他们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而不是疾病本身的影响(Stuart&Noyes,1999)。成年人对疼痛的体验经常与引发消极情绪的有威胁性的丧失和无法化解的矛盾相联系,这些之后会通过躯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Bond,2006)。疼痛障碍经常表现为显著的抑郁。患有躯体化障碍的家庭成员的慢性疼痛发病率更高,更容易出现酒精滥用和抑郁症状。
3.转换障碍
转换障碍患者通常很愿意讨论他们的症状,并且愿意很具体地谈论细节。这与那些故意假装症状的人形成鲜明对比,当指出行为中症状的不一致时,他们更倾向于防卫、逃避、怀疑。疼痛在转换障碍患者中并不是很常见,来访者会经常报告身体左侧出现症状。
转换障碍在青少年和女性中最常见,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他们都不是很成熟,其教育和智力能力有限。这些女性多数经历过性虐待。
转换障碍经常与重度抑郁症有关,接近85%的转换障碍患者在生活中会达到重度抑郁的标准(Holder-Perkins&Wise,2001)。其他常见的共病障碍还包括躯体化障碍、焦虑障碍、酒精滥用障碍、分离性障碍和人格障碍。
4.疑病症
疑病症患者非常有可能会出现与强迫症患者类似的症状,尤其是关于疾病的强迫思维和控制不住去网络上浏览医疗信息和健康网站的欲望(Fallon&Feinstein,2001)。疑病症经常与早期丧失、家庭病史、过度保护的父母有关。疑病症常伴有焦虑、怀疑、潜在的愤怒和敌意、强迫性的特点、对疾病的恐惧、较低的疼痛阈限和不安的早期关系。多达61%的疑病症患者还会出现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和强迫型人格障碍最为常见(Stuart&Noyes,1999)。疑病症有情境性的,也有慢性的,一般会随着压力时间和情绪唤起不断恶化。
5.躯体变形障碍
与疑病症类似,躯体变形障碍患者很有可能对躯体有强迫性思维,特别是对任何可见的缺点。由于具有过强的自我意识,他们会一直凝视镜子、专注于自我修饰,他们穿着低调的衣服,为察觉到的缺点不断寻求治疗帮助(K.A.Phillips,2009)。其他人则沉浸在回避型的行为中,比如饮酒、大麻滥用、暴食和呕吐、尝试疯狂控制焦虑。还有一些人会回避公共场所,甚至足不出户(Veale&Neziroglu,2010)。
男性躯体变形障碍患者更关注体格、生殖器、稀疏的头发、身高,而女性更有可能关注臀部和身高,这类患者中暴露症和焦虑障碍的比率也会增加。对男性来说,对体格和肌肉的不满会导致使用合成代谢类固醇和过度锻炼。
评估
50%以上的躯体化障碍患者符合DSM中终身抑郁的标准。类似地,大多数抑郁的人至少有一种难以解释的躯体症状(Woolfolk&Allen,2007)。很大程度上,抑郁和焦虑障碍会与躯体形式障碍同时出现,因此,评估这些障碍时首先要对其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行评估。其他障碍也有可能会同时存在,因此为制订合适的治疗计划需要对这些症状加以识别。第3章中有专门地评估焦虑障碍和心境障碍的工具。
首选治疗师的特征
一般来说,在对待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时治疗师应该表现出温暖、积极的立场。这类来访者需要一个稳定的能够激发他们自信、提供认可、赞同和同情的关系。这个要求对治疗师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因为一些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很沮丧,对医学界没能解决他们的身体不适问题很气愤。他们可能对被转介心理治疗心怀怨恨,认为别人会觉得他们的身体问题都是自己编出来的。这些负面的情感经常会转移到治疗师身上,这些治疗师就可能需要承受来访者的挫折和苦恼的冲击。
对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来访者的治疗师来说,最有帮助的干预措施之一就是发展一段接纳、合作的关系。如果来访者坚信自己有严重的躯体障碍,将治疗师和医生视为拒绝为他们的症状寻找病因的对象,一些治疗师就会觉得很烦恼甚至很生气。治疗师需要了解他们对来访者行为和态度的反应,以便能够建立一个积极的治疗联盟,以防产生反移情反应,从而破坏治疗联盟。
治疗师应该逐渐将关注的焦点从躯体疾病转移到激励压力管理、促进活动、社会化、积极言语上来。当来访者不沉浸在躯体症状中而积极自助自立时,需要立即给予强化。
干预策略
与本章中的所有障碍一样,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治疗需要团队合作的方法,即医生和治疗师共同合作。当医生关注来访者躯体不适方面时,治疗师甚至可以充当一个顾问,通过缓解来访者压力从而减轻来访者的身体不适。这种立场会使来访者消除他们对自以为很严重的躯体不适的疑虑。当治疗师确认医生很认真对待来访者时,就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对来访者所接受的医疗服务进行监督,以阻止不必要的检查和医疗咨询。Bond(2006)认为,麻烦的不是症状的严重程度,而是对症状戏剧化的、持续的抱怨。同时呈现治疗的生理和心理成分的整合内容能够促进医疗行为,增加成功治愈的机会。
所有的治疗目标都应该关注功能的提高而不是躯体症状的减少,在大多数个案中,如果功能提升了,症状也会自发减少。躯体焦虑是这些障碍的一个共有特征。Bond认为,将其理解为认知失调最合适。因此,来访者夸大的倾向(他们对选择性知觉和生理症状的夸大)、对关系和活动的回避会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而减少。治疗应该关注现在而不是过去,应该立足于寻找压力管理和应对中提升的技能,促进情感的言语表达,激励自主性,鼓励健康的认识,促进活动和社会化。如果要对来访者使用面质和强调,应该保留到治疗的稍后阶段。(www.chuimin.cn)
治疗中不应再强调疾病。治疗师应该避免站在一个对疾病做真实性评估的立场上,而且不参与和来访者的辩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真实地体验到并确信他们身上的症状,因此治疗师应针对这些信念进行循序渐进的处理。由于环境通常可以强化、解释症状的出现,因此理解和强调这类障碍患者的社会情境很有必要。
虽然关于躯体形式障碍的资料不断增多,但躯体形式障碍有效治疗的实证性研究仍然很有限。方法和技术被应用在研究中,并显示了其有效性,例如下面的三阶段治疗过程。
(1)在阶段一,治疗始于对躯体症状的具体关注,教会患者减少躯体症状的策略。由于他们对躯体的关注,反馈和放松训练的技术通常会很有效。
(2)阶段二强调对症状和生活方式的支持性讨论,帮助来访者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培养来访者在人际交往、职业、休闲生活和自我表达时可能会体验到的面对困境的意识。
(3)阶段三使用认知和情绪方法,使得来访者进一步增加对认知失调的觉知,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表达情绪,在思想、情感、行为、关系和生活方式上做出改变。
1.躯体化障碍
在躯体化障碍的治疗方面,涌现出新的研究。有关躯体化障碍治疗的情感认知行为疗法(ACBT)的随机对照试验是由为期10周、每周60分钟的会话组成。会话关注症状的评估、放松技术、压力缓解、睡眠卫生、转移技术和认知重构干预的使用技术。为达到加强家庭支持和减少强化障碍行为的目的,治疗过程中有两次会话需要配偶和重要他人的参与。在10周疗程的最后,40%的参与者报告他们有了很大或非常大的改善。治疗还需要一个持续6~12个月的跟踪(Allen et al.,2006)。这个研究的发现与Kroenke(2007)提出的其他临床特点一致。
情感认知行为疗法始于对来访者的关注。治疗师是共情的、非评判性的,会询问来访者一些能够反映幸福感、兴趣的问题。多数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一般不会用心理分析方式思考,因此,治疗应限定在对其压力的管理上以及关注的躯体症状的减少上。此外,治疗师还应教会他们放松技术、睡眠卫生以及例如转移、自信和自尊等积极应对技能。与其他行为疗法一样,布置家庭作业和症状的自我监控是每周会话的一个重要部分。Woolfolk和Allen(2007)的研究附录中包括ACBT的一个手册化治疗版本,其中包括合适的评估工具和症状日志。
2.转换障碍
文学作品中的个案报告表明严重的和轻微的转换反应对支持和治疗反应良好,这种疗法坚持压力源诱发论,并力图使他们打消疑虑,向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躯体症状都有潜在原因,希望来访者能够很快康复。更长期的个案可能需要一个长程的治疗和更强烈的行为疗法(Simon,2002)。研究显示,抗抑郁剂、抗焦虑药和催眠在治疗转换障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疼痛障碍
除了长期的疼痛症状外,有57%~72%的疼痛障碍患者还伴有重度抑郁症状。由于其疼痛的程度和强度如此之大,来访者自杀的想法也会不断增加,因此有效的治疗不应该回避提及这些想法。人际关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减压法在治疗这些异常症状上都显示出不错的效果。
人际关系疗法针对抑郁和疼痛的IPT-P是一个基于IPT循证实践的简短的、为期8次的改编版疗法(在第4章中提到过)。治疗师以倾听和接纳来访者的疼痛故事开始,然后给来访者提供疼痛和抑郁两者关系的心理教育。在随后的会话中,IPT策略穿插在疼痛管理策略中。开始时和每次会话中,治疗师都要对疼痛强度评估,提供自我照顾策略,并对成果进行强化。治疗中出现任何障碍,都要为来访者指出。在疗程的最后,要求来访者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集思广益解决如何运用IPT-P策略有效应对的问题。一个由17名女性组成的妇科疼痛和抑郁共存的非对照组试点研究结果显示,他们对干预的满意度更高,其抑郁程度也有所降低,并且对治疗有着更好的坚持性(Poleshuck et al.,2010)。IPT-P展现出良好的前景,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判断干预是否为疼痛管理的传统医学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使用疼痛管理并且预防疼痛复发。对认知行为疗法的两个元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帮助疼痛障碍患者减少疼痛,还是改善情绪,CBT和行为疗法都是很有效的干预手段。在康复计划中,整合这两种治疗的形式也很有效(Bond,2006)。
在疼痛障碍的治疗中,一个包含1~10个等级的非正式的疼痛程度等级量表在评估进度时很有用。Simon(2002)指出,疼痛症状能够通过组合策略缓解,以促进诸如想象和放松训练的疼痛管理技术,这些技术通常意在减少消极的自我对话、增加躯体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不疼痛的行为得到强化,认知重组得以出现。
药物管理 75个安慰剂对照组试验检验了治疗疼痛障碍抗抑郁药物的有效性。大多数研究表明,药物比安慰剂更有效(Simon,2002),当药物和心理治疗共同使用时,效果略有提高。
团体治疗 团体治疗是另一种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有效干预策略。一个针对患者团体心理治疗有效性的元分析结果表明,门诊病人比住院病人改善得更快,同质团体效果更好,既有男性也有女性的团体比只有单一性别的团体效果更好(Burlingame,Fuhriman&Mosier,2003)。针对团体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人际心理动力疗法手册版(Nickel,Ademmer,&Egle,2010)也已经颁布。初始访谈评估之后,开始的30次会谈要求异质团体一周会面两次,每次90分钟,最后10次会谈每周一次。此外,还需要不间断地进行几次个体会谈。对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的心理教育的关注,当前对疼痛感觉早期不利经验与压力的关系,生理、心理、社会模式和来访者认知模式的改变是每个团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团体活动中,必须均衡利用时间。使用关系焦点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获取自己真实的情绪,改变扭曲的归因方式。这种治疗前景可观,而且目前研究者正在进行人际心理动力团体治疗和其他的理论取向疗法的随机临床试验的比较研究,并设置了一个未经处理的对照组。
正念减压法 正如上文提到的,超过250个正念减压计划正在全美国范围内的大城市开展。大多数的计划和对诸如癌症和心脏病等特定疾病的治疗一同进行。其他的正念减压计划则是通用的或是专门针对减少焦虑和慢性疼痛方面的计划(Kabat-Zinn,2003;Miller,Fletcher&Kabat-Zinn,1995;Kabat-Zinn,Chapman&Salmob,1997)。
有些医院设置了帮助疼痛障碍患者治疗的部门。这些项目通常旨在减少人们对疼痛的体验和对药物的依赖,增加他们的活动水平、对疼痛的认知控制和应对机制的有效使用(Simon,2002)。这些计划为治疗提供了多学科的方式,常包括以下因素:
·解毒的药物(如果需要的话)
·身体、职业和娱乐的疗法
·针刺疗法
·触发点注入
·皮肤电神经刺激
·团体、个体和家庭疗法
·各种形式的放松
催眠、反馈和放松对疑病症和疼痛障碍的治疗都很有帮助。一个催眠止痛的元分析结果表明,催眠对研究中75%的人有缓解疼痛的作用(Price,2006)。
4.疑病症
疑病症是对患有某种疾病的担忧和焦虑。在焦虑障碍的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能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来访者:减少对躯体担忧的强迫性思维,修正误导的信息,处理认知扭曲(例如灾难化、选择性知觉和错误归因)。Fallon和Feinstein(2001)提出了一个全面治疗疑病症的方法,这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形式的躯体形式障碍。治疗以建立一个能够验证来访者经验的信任的咨访关系开始。即使来访者对心理治疗有抗拒,治疗师也需要宽容和体谅。经过仔细的病史采集,治疗师可以把焦点放在帮助来访者认识压力如何使症状恶化上。治疗师还要求来访者记录一个压力源的自我报告日志,以此来建立诱发性事件与症状的发展、恶化之间的关系。
治疗目标确定以后,治疗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了解来访者对疾病的态度;
(2)呈现来访者病情的资料;
(3)知觉再训练,帮助来访者更多关注外界信息而不是内在线索;
(4)埃里克森建议会减轻来访者的症状;
(5)鼓励自我对话和内在对话以减轻压力和焦虑。
许多个案研究表明了在疑病症治疗中抗抑郁药物的有效性。报告的有效率在60%~80%之间(Simon,2002)。
5.躯体变形障碍
目前,还缺乏CBT和行为疗法的随机对照研究。几个躯体变形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元分析结果显示,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的小组要比对照组效果好。单独暴露、反应预防和认知疗法相结合能够减轻症状。一项研究表明,对心因性擦伤(皮肤划痕和挠)的习惯消除训练(HRT)也是有效的(Adams,Adams,Miltenberger,2008;Teng,Wood&Twohing,2006)。大多数躯体变形障碍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对此应该谨慎考虑(Neziroglu&Khemlani-Patel,2002;Vale&Neziroglu,2010)。
躯体变形障碍患者或疑病症患者的强迫性特征对行为疗法反应较好,在治疗这些障碍的特殊症状时,无论是习惯消除训练,还是暴露和反应预防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认知疗法也很有效,尤其是在任何对身体形象的偏执想法和僵化思维方面。躯体变形障碍患者更容易根据他们自己理想化的看法来评价自己,并严格地坚持这些信念。Veale和Neziroglu(2010)提出了一个认知行为疗法模式。
Phillips(2001)提出了下面的躯体变形障碍治疗策略。
·确定治疗的躯体变形靶症状(不要只关注抑郁和焦虑)。
·使用如SSRI的抗抑郁药物作为治疗严重躯体变形障碍的首要方法。药物能够减少患者的抑郁和躯体症状,患者也因此从认知行为疗法中获益。
·对不伴有共病障碍的、较为温和的躯体变形障碍形式来说,使用深入的认知行为疗法,而不使用药物。经常安排带有家庭作业的会谈形式。认知成分应该包括暴露和反应预防。
·增加认知行为疗法的支持者以防复发。
·涵盖鼓励接纳、阻止手术和其他医学干预的对躯体意象的心理教育。
治疗其他相伴的抑郁和焦虑对躯体变形障碍的治疗很有用,两个随机对照试验为选择性复合胺再吸收抑制剂在治疗躯体变形障碍成人患者的有效性方面提供了证据。对伴有精神错乱的青少年和成人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团体治疗 团体治疗是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尤其针对疑病症、疼痛障碍和躯体变形障碍(Simon,2002)。它能够促进社会化,提供社会支持,促进来访者情绪的直接表达。对躯体变形障碍患者来说,同伴对来访者外表的真实反馈有时可能比从治疗师那里得到的反馈更有说服力(Simon,2002)。团体疗法能够改变人们对症状的表达、减轻抑郁、改变回避行为、帮助来访者承担对症状的责任、增强他们享受生活的能力、提供信息和支持,同时强化良好行为、教会他们放松和强化其他积极行为。
家庭治疗 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常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他们能够学会强化积极行为,酌情忽视或不再强调来访者的躯体不适。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应该学会通过其他方式而不是通过躯体疾病获得关注和情感,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训练在家庭环境中最容易习得和强化。当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不仅能够受到他们在意的专业人员认可,而且还能够受到来自朋友和家庭成员的认可时,他们对治疗的接受度会更高,这也是治疗中需要来访者的亲密朋友和家庭成员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来访者有一个冲突和功能失调的家庭关系,或者仍被家庭成员的疾病和死亡困扰,为减少这些事件对他们现在的影响,治疗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多的关注。
辅助治疗 由于许多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忽视了他们生活的社会和职业领域,因此在治疗中这些领域应该获得关注。人们还需要建立支持系统,发展以前曾回避的休闲活动,建立和改进实际的、有益的职业目标。通过环境的改变,例如和邻居步行上班,能够减少躯体不适带来的继发性获益以及通过改变行为模式来鼓励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
药物治疗 将药物用于躯体形式障碍治疗的情况不断增多。尽管止痛药并不能减少这些疾患的疼痛,但抗抑郁药物常可以用来减轻潜在的抑郁,而且使得躯体症状减少。尽管药物一般不能用来治疗疑病症,但几个临床试验表明百忧解在治疗病人时显示出77%~80%不等的症状改善(Phillips,2001)。氟西汀对难以治疗的疑病症来访者同样也有帮助。
抗抑郁药物在治疗疼痛障碍上也会使症状有很大的改善。然而,药物不会教人提高应对技能,重建自己的生活,因此,即使药物是有帮助的,心理治疗在影响和维持来访者对治疗的积极反应方面还是很有必要的。无论使用什么方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我们都应该鼓励来访者健康、独立和负责任的行为。
预后
躯体形式障碍一般持续时间长,患者对治疗比较抵抗。影响有效预后的因素主要有症状压力沉淀物的出现、短暂和受限的症状、形成稳定关系的能力、直接感觉和情绪表达的能力、建立治疗联盟的能力和自省的能力。消极的预后最有可能在人们没有认识到担忧被放大时出现。
预后根据特定的障碍、个体来访者和治疗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发现,使用短期、深入疗法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很有效果(Holder-perkins&Wise,2001)。这种效果能维持到治疗结束之后的一年。转换障碍几乎总是在几天或几周之内自发出现,但也有可能在压力下重现,而且转换障碍一旦根深蒂固就很难有效治疗。失明、失声和瘫痪的转换症状对治疗的反应较好,然而假性癫痫发作和颤抖症状并不那么容易消除(Maldonado&Spiegel,2001)。疼痛症状可能是慢性的、致残的,但疼痛治疗中心报告疼痛障碍患者中有显著改善的比率是60%~80%,而且这种改善在治疗结束后也能很好地维持。然而尽管大多数疑病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有显著改善,但疑病症仍是一种慢性和反复的疾患。
尽管近来的研究显示,聚焦于暴露和反应预防的认知行为疗法有不错的前景,然而躯体变形障碍很容易发展成难以治疗的慢性的、稳定的障碍(Phillips,2001;Veale&Neziroglu,2010)。与其他躯体形式障碍一样,领悟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并不是很有效,手术和非心理的医学治疗也不是很有效。使用SSRIs的药物疗法似乎有效,但是当停止使用药物时会经常复发。虽然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是一个挑战,但是多数来访者能够从治疗中受益,有时要与药物相结合。
有关如何选择有效的心理疗法的文章
自闭症儿童语言沟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语言的使用上,即在特定情境中,正确、适当地使用声音、面部表情、行为/姿势及口语,进行沟通,也就是语用学的领域。近年来,随着我们对自闭症了解的深入、医学技术的进步、教育方法的不断优化,加上对早期干预的重视,学者们推估自闭症儿童学会使用语言进行沟通的比例,应该比此数字有所提高。仿说性语言是自闭症儿童特殊的沟通形式,可以分为立即性仿说与延宕性仿说两种。......
2023-07-02
DSM-5中这一新章节的内容是关于与躯体症状有关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表现上的障碍。C类标准要求躯体症状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DSM-5指出,在新的标准下,在DSM-IV中被诊断为疑病症的案例将有75%会被诊断为躯体症状障碍,剩余的25%会被诊断为疾病焦虑障碍。在DSM-5中,这一障碍的位置被调整到了躯体症状与相关障碍一章中,而在DSM-IV中,它被归到了其他可能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情况中。同时,躯体症状障碍和疾病焦虑障碍也应被排除。......
2023-12-01
差距模式是当前学习障碍儿童鉴别和评估的主要方法,可操作性强。差距法也称常模参照法、标准化测验法,这是因为差距模式的评估首先需要标准化的智力测验和标准化的成就测验。该差距模式源于学习障碍定义中所强调的潜能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差距模式使用差距分数作为筛查的指标。差距分数的衡量方法主要有年级水平差距法、成就水平期望公式法、标准分数差距法和回归分析法四种。......
2023-07-02
沟通最常见的方式是语言和言语,因此本书主要从沟通障碍本身、语言障碍、言语障碍这三个方面来界定沟通障碍。(三)美国的定义1993年,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对沟通障碍的定义是接收、发出、加工和理解概念或语言的、非语言的及图形符号系统的能力上存在的一种障碍。而广泛使用的言语障碍的定义是与其他人的言语偏离甚远,即:①引起了别人对言语本身的注意;②妨碍了沟通;③引起了说话者或听者的不适。......
2023-07-02
DSM-5用“神经发育障碍”这一新的章节代替了原来起源于婴儿期、童年期和青少年期的障碍。在DSM-5中,较少的新障碍被划分到神经发育障碍这一章,已有的一些情况也已经有所改变。以下清单列出了DSM-5中所有的神经发育障碍。并且智力发育障碍的诊断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尽管IDD的IQ得分至少低于平均数两个标准差,但IDD已不再单一使用IQ得分这一标准来进行确诊。神经发育障碍可能与很多心理障碍共病。......
2023-12-01
沟通交流最常见、最主要的形式是语言和言语,因此本书主要根据中国大陆对沟通障碍的分类形式,分别介绍语言障碍和言语障碍的类型。构音障碍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四种。常见的语流障碍包括口吃和速语症两种。速语症的主要特征为:①语速过快;②发音短促;③语音错误;④音节遗漏。存在重度语言障碍的儿童常常在沟通中出现问题,且存在口头语言障碍的儿童可能在阅读和书写上都存在困难。......
2023-07-02
(一)骨坏死的基本病理改变骨坏死累及骨髓中所有的细胞,包括成骨细胞、造血细胞及脂质细胞。在股骨头坏死发生塌陷后,股骨头失去圆形,与髋臼对应不良,而逐渐发生骨关节炎。故股骨头顶区骨坏死面积最大,微血管造影研究表明股骨颈至股骨头中有多数血管,股骨头的中下部血供丰富,不易缺血,而顶区易缺血坏死。......
2023-12-04
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急性应激障碍都包括对极度创伤压力源的反应,这一创伤可能会导致死亡或重伤。障碍的描述DSM-IV-TR中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急性应激障碍的标准如下:·对创伤性事件感到极度恐惧和无助。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时间和病程长度。如果症状持续不超过3个月,创伤后应激障碍则被称为急性的,如果持续时间更长则被称为长期的。如果发病时间在创伤性事件发生6个月以后,则被称为迟发创伤后应激障碍。......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