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无线话筒使用要点及输出结构

无线话筒使用要点及输出结构

【摘要】:为了更好地保证接收稳定性,采用了双接收机,即一部无线话筒接收机,用两根天线同时接收一个频率的信号,进入两个高放电路中,然后进行比较,将其中信号大的一路送到下一级,将另一路电路关闭,电子开关速度很快,人耳辨别不出来,从而减少了在舞台上出现“死区”的现象;选用无线话筒时,发射功率尽量大一些,它的接收频率范围也就大一些,可相对减少“死区”的出现。

1-1-6 无线话筒使用要点及输出结构

1.无线话筒的使用要点

在使用无线话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舞台上使用的无线话筒载频都选在甚高频或超高频上,接收机的天线尽量与发射机近一些;最好没有障碍物,尤其要避开金属结构,如台口的灯光架、通风管道等金属框架,否则信号会被吸收掉或引起超短波的反射,使接收机的天线感应场强下降,使噪声增大;发射机的天线一定要顺着人体垂直于地面;所有发射机天线尽量不要与机壳相碰,否则会产生喀喀声;避开“死区”。无线话筒(尤其是早一些的无线话筒型号)在舞台上有时会听到沙沙声,拾音消失甚至啸叫,这就要求在演出前调试时一定要找出“死区”,并做好记录,做到心中有数,让演员在舞台上避开“死区”,通常可以调整天线角度来消除“死区”。目前新的无线话筒在接收方面已经做得相对完善,此方面的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为了提高无线话筒的质量,大多数厂家都是用石英晶体振荡器,这样频率在较大的温度变化环境下,取得比较稳定的工作状态。为了更好地保证接收稳定性,采用了双接收机,即一部无线话筒接收机,用两根天线同时接收一个频率的信号,进入两个高放电路中,然后进行比较,将其中信号大的一路送到下一级,将另一路电路关闭,电子开关速度很快,人耳辨别不出来,从而减少了在舞台上出现“死区”的现象;选用无线话筒时,发射功率尽量大一些,它的接收频率范围也就大一些,可相对减少“死区”的出现。但是要注意的是,过大的功率消耗也会很费电,一般选在50MW就可以了;早期的无线话筒使用不要过多,一般不超过4个,使用过多的无线话筒,由于其频率接近,所以会产生相互干扰,影响整体接收效果,但是由于技术的发展,目前的无线话筒的发射、接收的锁定程度很好,所以,现在可以保证很多无线话筒同时使用,也不会影响声音质量,最多的允许256个无线话筒同时使用;使用者要正确佩带或手持话筒,正确处理好所在位置、距离和角度的关系;话筒拾取声音的大小与话筒和声源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嘴与话筒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语言、歌声动听又不模糊。如果距离不合适,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欠缺:距离太远,话筒输出电压过低,噪声相对增大,声音轻微,其音色细节难以表现,缺乏亲切感,距离太近,低音容易失控,产生近讲效应,造成声音模糊不清,在大信号时,容易过载,而使音色严重失真。所以,一般距离取10~20cm范围内为宜;另外,接收机天线最好摆放在录音师视线和表演区域之间,尽量和墙体保持一定距离并且和演员之间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60m,可以使用较多的接收器和接收天线来克服多路径信号所带来的音质损失。

2.无线话筒的输出形式(www.chuimin.cn)

从使用的无线话筒的输出结构来看,无线话筒发展经历了几种不同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由一支无线话筒和一台接收机构成一套完整的无线话筒,只有一根天线,输出音频信号为一路的普通型无线话筒;第二种形式是由两支无线话筒,用两个不同频率分别发射,接收机是一台由两个独立的接收电路所构成,输出音频信号为两路,分别送入调音台,这样可以使调音台对此信号进行控制和调音,使用非常方便;第三种形式也是由两路无线话筒分别使用各自的频率进行发射,其接收机也是由两个不同频率的接收电路构成,不同的是,这台接收机只有一路输出信号,缺点是调音控制不方便,因为调控时其音量大小和频率均衡处理对两路都有效果,往往两个人使用的两只无线话筒的音色不容易调得仔细;第四种形式是专业的无线话筒接收机,它由一只无线话筒和一台双接收的无线话筒接收机构成,两根天线摆成不同的角度,两个接收机可同时接收一个频率话筒的高频电波,然后将两路高放电路输出的高频信号送入一个比较电路中去进行比较,哪一路输出的信号电平大,哪一路的电子开关就被打开,使无线话筒的接收始终保持在很稳定的状态下工作,这样就消除了舞台上的“死区”,而保证了无线话筒的接收效率,如图123;而目前最新的接收技术,可以保证同时使用256个无线话筒,同时接收它们的信号,接收机为一个数字接收系统,类似矩阵可以分别地对使用的话筒进行接收和开、关控制,信号并不会产生干扰,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技术进步之快!

img30

图1-23 Sennheiser无线话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