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南苑-中国航空教育的起源

南苑-中国航空教育的起源

【摘要】:1913年春,北洋政府决定在南苑创办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这就是后来在中国航空界大名鼎鼎的南苑航空学校,简称南苑航校。南苑航校的飞机开始参与作战行动。南苑航校是在中国本土上开办的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在中国近代航空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于之后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一、南苑——中国航空教育的源头

南苑地处北京地区古永定河流域,地势低洼。但是范围很大,基本覆盖了现在从南四环到南六环,从京开高速到京津塘高速之间的广阔范围。

1913年春,北洋政府决定在南苑创办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这就是后来在中国航空界大名鼎鼎的南苑航空学校,简称南苑航校。

南苑航校的前身是民国初建时南京政府卫戌司令部交通团的飞行营,该营1913年3月由袁世凯调往北京,归驻南苑陆军第3师,并随营附设教练班和一个修理厂,由萧君耀任厂长,厉如燕任副厂长。南苑航校建立后,秦国锦担任第一任校长。学校初隶属于参谋本部,1919年底段祺瑞把它更名为航空教练所,隶属于国务院,并在国务院下设航空事务处,由王鄂任处长。1923年,又由控制北京政局的直系军阀曹锟更名为北京航空学校,并调保定航空队副队长赵云鹏任校长。南苑航校校名和隶属关系几经变迁,但校址始终设立在这个地方。1928年3月随着北洋军阀的垮台而结束,但接着又成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建设空军的一支重要力量。

南苑航校使用的高德隆教练机(www.chuimin.cn)

南苑航校开设的课程主要分为学科和术科两大类。学科设有航空学、机械学、气象学、陆军战术及战史、外语等,术科以练习飞行为主,装卸发动机和修理飞机为辅。学员大部分选自陆军学院毕业生,学制第一期为1年,第二期开始改为2年,分初级班和高级班。南苑航校共培训四期学生:第一期毕业41人,第二期毕业42人,第三期毕业40人,第四期35人,共158人。但是,北洋政府虽创办了航空学校,并未立即建立空军,以致航校第一、二期学员毕业后,只有留校候差,或者再回到原来的陆海军机关。

南苑航校初期用从法国购买的高德隆教练机,单座共计12架,并且学生无法由教官带飞。后改用英国制造的爱费罗504K式和维克斯公司的小维梅式教练机,才真正有了学员可以实践的教练机。

南苑航校的飞机开始参与作战行动。比如,镇压河南的白朗起义军,阻止护国军北上,轰炸张勋复辟时候的清宫等。

南苑航校是在中国本土上开办的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在中国近代航空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于之后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