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民主与社会和谐

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民主与社会和谐

【摘要】:(二)发展中国家(地区)民主转型的复杂故事二战以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一个显著的全球性政治现象就是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历着由非民主体制到民主体制的过渡,也就是被亨廷顿称之为“第三波”的民主化浪潮。这些国家和地区相对而言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国家构建、民主发展、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发展中国家(地区)民主转型的复杂故事

二战以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一个显著的全球性政治现象就是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历着由非民主体制到民主体制的过渡,也就是被亨廷顿称之为“第三波”的民主化浪潮[28]当时不少人认为“民主赢了”。然而,历史的发展却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历史远未终结,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的民主奋斗还正走在并不平坦的道路上。[29]分析这些国家民主建设的状况,对于我们选择发展何种民主发展形态十分重要。总体来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主转型故事可以分为三类:

1.失败的民主。主要表现在东欧、非洲和少数中东国家,其基本特征是:政府缺乏有效地提供基本的社会安全公共产品法治框架,民主化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阴谋、暗杀、破坏甚至流血事件。有些国家存在巨大的种族分歧和宗教极端主义,因此这些社会中的民主往往被这种极端势力携裹,民主与战争、动乱、屠杀和社会失序同步。这使得民众失去了对未来的任何希望和期盼。有些国际机构则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失败国家”。正如福山所言,民主政治与自由经济虽然是最合适的制度,但对于贫弱国家来讲,美国的政治制度与价值理念只不过是看上去诱人但吃起来并不可口的果实,无法在本土的传统文化中生根,甚至与本土文化互相排斥。[30]

2.准民主、“形式民主”。这主要是指一些国家和地区,虽然表面上建立了宪政框架和民主体制,能够进行普选,实行多党制,但是事实上民众的言论自由和结社集会的自由都得不到保障,民主结果并不能反映民意,此其一;其二,一些民主体制十分脆弱,既缺乏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能力,又不能提供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产品,民主选举只是造成了党派分裂和选举狂热,甚至时刻面临着政变的危险;其三,有些民主体制中,往往只是形成了国家和社会特定团体之间的庇护式交换关系,政治腐败、贿选与社会黑恶化相互交织。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软政权”与“弱民主”的结合。(www.chuimin.cn)

3.成功的民主。这主要以西班牙、葡萄牙、希腊、波兰、匈牙利、捷克、乌拉圭等南欧、中欧、南美国家和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为代表。这些国家和地区相对而言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国家构建、民主发展、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此外,还有一种较为成功的模式但是不能称之为民主的是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特区。前者建立了一党独大的“选举权威主义”体制[31],后者则是形成了“行政吸纳政治”[32]的自由和法治模式,这都是那些“民主化失败”和“形式民主”的发展中国家非常羡慕的体制。

总起来看,后发民主转型国家,成功者往往是那些转型过程较为和平,没有摧毁原有的国家统治能力的国家,如西班牙在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主导下的民主建设[33];或者原本拥有成熟的国家制度、文官体制以及法律机制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看来,民主建构是否与国家能力同步,抑或至少在全面民主化之前拥有较强的国家制度能力,是民主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