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洁癖:不同于常人的爱干净

洁癖:不同于常人的爱干净

【摘要】:不同于常人的爱干净——洁癖有洁癖的人,最注意手部的卫生。探寻洁癖者的内心世界阿城今年40岁,在一家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医生诊断阿城患了相当严重的、以洁癖为症状的强迫性神经症。这两个“自我”互相排斥,无法调和,便表现为“明知故犯、折磨自己”的典型“洁癖”症状。“干净”带来的痛苦科学研究证实,“洁癖”带给人体的危害远远超过因干净而带来的益处,其中最大的危害就在于降低了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不同于常人的爱干净——洁癖

有洁癖的人,最注意手部的卫生。他们每天要洗几十遍手,每次洗手至少要打三遍肥皂,如果不这样就痛苦万分,无法继续做其他事情。在家里,他们不让家人随便乱坐,也不欢迎朋友来访。如果别人去厕所后忘了洗手,或从外面回来没有洗手就碰了什么物品,那他就对这些物品特别紧张,不敢接触。

生活当中有“洁癖”的人并不少见,他们整天都活得特别紧张,其生活目标就是讲究卫生,整天关注的就是病菌。“洁癖”表现的症状属于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很常见又很顽固的心理疾病。

探寻洁癖者的内心世界

阿城今年40岁,在一家公司担任部门经理。一天,他来到心理诊所,向心理医生诉说了自己的苦闷。

“我感觉自己好像得了一种‘怪病’,总是觉得自己染上了病菌,可能会得癌症。为此,我每天必须多次、长时间地洗手、洗澡、洗衣服。可是这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痛苦,公司里好多人都在背地里叫我‘洗手狂’。我在卫生上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朋友们都说我不像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倒像是哪家熟菜店里的营业员。每天,我到公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办公室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打扫至少三遍以上,然后才能安心坐下来办公。这些事我从来都不让公司的保洁人员做,我必须亲自做才行。

我最烦的是出差,哪怕是五星级酒店我也觉得它不干净!每逢出差在外,在使用抽水马桶之前,我自己必须‘加工’好几道程序:先把坐圈用我自带的消毒纸巾擦上两遍,然后再用自带的酒精棉球擦两遍,接着再用消毒纸巾沿坐圈铺一层,马桶内的水溅上来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因此我还要再往水面上漂几张手纸,才能安心使用。

……

妻子和女儿都不理解我,我们时常为此发生争吵,弄得家庭关系乌烟瘴气。几年来,我服过无数中西药,但都没有什么效果。”

经医生的进一步了解,得知阿城发病前有这样一段经历:几年前,他一位非常要好的同事死于癌症,这让他悲痛万分。巧的是,这位同事在死前半年曾有一次在他家的床上睡过午觉。他担心自己也会传染上癌症,当即把同事用过的被褥都扔了。可是他还不放心,总觉得自己身上沾了某种可以致癌的东西。从那以后,他每天都要反复洗手很多次,渐渐走上一条越追求干净就越痛苦的道路。

医生诊断阿城患了相当严重的、以洁癖为症状的强迫性神经症。

一般情况下,洁癖患者对自己的强迫症状尤其是强迫动作,一方面感到麻烦,希望能在医生的帮助下解除这些不合理的观念和行为;而另一方面又在内心里认为这些观念和行为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洁癖患者好像分裂成了两个自我:一个“自我”能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正常的成年人的逻辑来分析、判断其病态表现,并且希望摆脱;另一个“自我”则认为自己有传染上癌症的可能,频繁洗手洗衣是非常必要的。前一个“自我”代表理性的成年人,后一个“自我”则不讲逻辑,具有幼稚的儿童心理特点。

这两个“自我”互相排斥,无法调和,便表现为“明知故犯、折磨自己”的典型“洁癖”症状。

“干净”带来的痛苦(www.chuimin.cn)

科学研究证实,“洁癖”带给人体的危害远远超过因干净而带来的益处,其中最大的危害就在于降低了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世界上最爱清洁的国家首推日本,日本是公认的“洁癖之邦”。在日本,大多家庭用品都是由“抗菌金属”制成的,商品如果不亮出“抗菌”的招牌,即使再美观实用也无人问津。小到诸如圆珠笔、汽车方向盘、棒球手套、银行存折等,都要经过程序复杂的灭菌处理。可是“干净”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呢?看看这些“怪事”吧:在旅游胜地印度尼西亚答里岛上,有200多名日本游客暴发霍乱,而他国游客却安然无恙;许多日本驻外机构常年从本土空运食物饮水来供应职员,以降低发病率。原因显而易见:“洁癖”剥夺了人的天然抗病能力。由于过度讲求干净,致使很多日本人无法在本土以外健康地生存。

“洁癖”为何造成如此消极的结果呢?原因是爱干净的人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所有细菌中,绝大多数是有益的,如果不加选择地灭菌,就会降低人体的自然免疫力。

专家强调:“细菌是我们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它经常保护人体免受疾病的侵扰。因为它能够与有害微生物抗衡,限制其繁殖。在不论青红皂白消灭所有细菌的同时,我们却将整个人类的健康推向了危险的深渊。”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儿童健康研究院专家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以气喘病为例,该院的一份权威调查结果表明:那些每天都要洗澡,并且每天洗手5遍以上的孩子,气喘发病率要比那些“脏”孩子高出5倍以上。那些越少受感染的儿童,就越不容易抵抗细菌。由此,我们不难认识“自然免疫力”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讲清洁卫生是必需的,但要把握好一个“度”,讲究过头同样不利于健康,正所谓“过犹不及”。

挣脱洁癖的牢笼

患有洁癖的人过度关注个人以及周围环境是否洁净卫生,根本没有时间享受生活,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对清洁的维护上,因此活得特别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越是喜欢把自己搞得十分干净的人,越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轻微的洁癖不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大的影响,但如果追求洁净已经到了令自己都感觉到痛苦的份儿上,就要积极到心理门诊寻求治疗了。

病情严重的洁癖,可以尝试“以毒攻毒”的“满灌疗法”,即病人怕什么就让他干什么,这种疗法快速而有效。例如,对于总是嫌自己手脏而要频繁洗手的患者,可以让他全身放松,轻闭双眼,然后让家人或朋友充当助手,在他手上涂抹泥土、墨水、各种颜色的染料等。涂抹时,患者要保持放松。等涂完后,助手需提醒患者:你的手脏了!这时患者要尽量忍耐,直到不能忍耐时再睁开眼睛看手到底有多脏。

将这种方法反复进行,助手有时在患者手上涂抹的是清水,但同样告诉他很脏,当患者睁开眼时,却发现手并不脏,这对他的思想是一个冲击,让他明白“脏”的感觉往往更多地来自于自己的意念,而并非实际情况。反复多次之后,患者的焦虑情绪会有所缓解,强迫行为也会慢慢消退。

当然,治疗的过程对于患者来说有点痛苦,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假如患者在一开始坚持要去洗手,助手一定要制止他的这种行为,要在一旁积极给予鼓励,这是治疗的关键之所在。想洗手而不能洗会患者感到十分痛苦,这时助手不妨把自己的双手也涂满墨水等,并大声说出内心的感受。由于俩人的状况相同,患者能够在情感上和助手进行沟通,对脏东西的认识也能够逐渐靠拢。这种疗法在开始时会把患者推向焦虑的高峰,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患者的焦虑情绪会有所缓减,洁癖行为也会渐渐消退。

医生建议:满灌疗法不宜在家中由家人单独和患者进行,需要有专业心理治疗师协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