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心理成因及危害!吸烟习惯的最新统计调查

心理成因及危害!吸烟习惯的最新统计调查

【摘要】:不做吞云吐雾的嗜烟者吸烟习惯的心理成因吸烟的习俗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开始,其历史不过几百年,可在世界各国,吸烟的人数和吸烟的数量却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飞速增长,其数量远远超过喝酒的人。从此,肺癌的死亡率首次超过肺结核,成为人类最致命的肺病。据统计,英国当时有超过90%的成年男子都是香烟的瘾君子。通过艰难的调查和统计,希尔将他所得出的结果做成一个统计表。

不做吞云吐雾的嗜烟者

吸烟习惯的心理成因

吸烟的习俗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开始,其历史不过几百年,可在世界各国,吸烟的人数和吸烟的数量却在以难以置信的速度飞速增长,其数量远远超过喝酒的人。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报告,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约有300万人,大多数是在发达国家。预计到2025年,与烟草有关的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将达到1000万,其中有700万在发展中国家。据统计,我国有3.5亿烟民,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人数约为100万,超过因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2%,预计2020年将上升至33%。

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人人都懂,但为什么烟民的队伍还是越来越庞大呢?吸烟习惯的心理成因很复杂,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心态:

1.好奇模仿心理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凡事都想试一试。不少吸烟的家长忽视自身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或者无意中流露出“成年才可以吸烟”的思想,于是不少青少年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开始模仿成人吸烟。有的青少年在同伴的影响下开始了吸烟生涯,大家聚在一起,相互模仿,从此走进一个吞云吐雾的世界。

2.虚荣心理

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一些明星吸烟的潇洒镜头,其帅气的形象迷倒了无数少男少女。不少青少年受此影响,认为吸烟时髦、潇洒,于是就开始了盲目的追求和模仿。有的女孩说:“男生抽烟给人一种成熟洒脱的感觉。”不少男孩在这种心理的暗示、鼓励下,为赢得女孩子的好感,顾不得“抽坏身体抽臭嘴”,成为小烟民。

3.交往心理

在中国,吸烟已成为一种最为平常的交际手段。为了办事顺利,联络感情,人们在交往中通常以烟引路,烟酒不分家。此风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明显。某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男生间相互敬烟已成为一种交往习惯,无论路遇,还是串门互访,总少不了香烟的沟通。许多学生认为:“烟可以使人产生亲近感,消除距离感,能够提高办事效率。”可见,烟已成为当今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粘合剂。

4.消愁心理

青少年涉世未深,社会经验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难免遭受各种心理挫折,出现心理失衡。抽烟能够暂时麻醉他们的神经,使他们忘却不平衡的心理,获得短暂的快乐,正所谓“一抽解千愁。”因为抽烟可以满足他们这种消愁解闷的心理需要,故香烟备受容易“受伤”的青少年的青睐。

5.夸耀攀比心理

当今社会,摆阔气、讲排场的风气愈演愈烈,一些有良好经济背景的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通过烟的档次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而另一些经济条件一般的人为了不被人看轻,也硬着头皮盲目攀比。

6.对烟的错误认识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抽烟能提神、消除疲劳,有功于脑力劳动,因而在学习紧张或思考难题时,习惯于借助吸烟来提高学习效率;还有的人错误地认为,所谓“吸烟有害身体”仅仅是宣传而已,并不可信。

尼古丁产生的力量真的那么大吗?

1828年,人们首次从烟草中提取出一种生物碱——尼古丁,它是香烟成分中令人上瘾的元素,极易由口腔、胃肠及呼吸道黏膜吸收。吸入的尼古丁90%在肺部吸收,其中1/4在几秒钟内即可进入大脑。

尼古丁对人体最显著的作用在于对交感神经的影响,可引起呼吸兴奋、血压升高,使吸烟者自觉喜悦、脑力增强、减轻焦虑和抑制食欲。尼古丁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成瘾性,吸烟者一旦成瘾,每30分钟至40分钟就需要吸一支烟,无法达到这一水平时,吸烟者就会感到烦躁不安、焦虑、头痛、恶心,内心十分渴望补充尼古丁,其感觉与吸食鸦片无异。除了令人上瘾外,尼古丁还会导致消化不良、血压升高、心跳增加、晕眩、心跳以及影响食欲,服用过量时会引起中毒,有生命危险。

有关实验表明: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的尼古丁含量。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即可死亡。

烟草不但对人有害,对自然界的低等动物也有害,因此它也是农业杀虫剂的主要成分。民间流传这样一句俗语:毒蛇不咬烟鬼。因为毒蛇一闻到吸烟时所挥发出来的苦臭味,就避之不及。

在我国,几百年前就发生过吸烟引起急性中毒死亡的事件,为此明崇祯皇帝还曾下令禁烟。国外也有类似事件发生:苏联一名青年第一次吸烟,吸一支大雪茄后死去;英国一个长期吸烟的40岁健康男子,为完成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之间吸了14支雪茄和40支香烟,早晨感到身体不适,经医生抢救无效死去;法国一个俱乐部举行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在吸了60支纸烟后,还未来得及领奖就死去,其他参赛者因生命垂危,全部到医院进行抢救。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青少年即使只是偶尔抽烟也会很快成瘾。另据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个网站报道说,科学家对马萨诸塞州1246名六年级(12岁左右)的学生进行了为期4年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在有烟瘾的青少年中,10%的人在首次吸烟后两天内就上瘾,25%的人在一个月内上瘾,一半的人在吸烟数量达到每个月7支时上瘾。

研究表明,尼古丁的成瘾性作用极为迅速,吸入后只需7.5秒就可达到大脑,并形成记忆。在首次吸烟后一天内,尼古丁就可能改变大脑的功能与结构,这种改变是永久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烟瘾一旦形成就很难戒掉。专家提议,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最好不要沾染香烟。

在你准备吸烟时,肺癌、肺气肿等疾病正在向你招手

1945年,英国生物统计学家布拉德福德•希尔设计了一个精妙的实验,证明了链霉素能够杀死结核杆菌。从此,肺癌的死亡率首次超过肺结核,成为人类最致命的肺病。两年后,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给希尔布置了新的任务:找出肺癌和吸烟之间的关系。当时,英国的肺癌死亡率比25年前提高了15倍,这引起了社会群体广泛的关注。大家试图找出原因,其中只有少数医生怀疑这种局面是由吸烟造成的。

众所周知,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大批吸烟者。据统计,英国当时有超过90%的成年男子都是香烟的瘾君子。通过艰难的调查和统计,希尔将他所得出的结果做成一个统计表。结果显示,在参加调查的各类疾病患者中,有4.9%的肺癌病人每天吸50支烟以上,而只有2.0%的其他病人每天吸这么多烟。这说明,吸烟越多的人,患肺癌的几率就越大。随后,希尔把这个实验结果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首次科学地证明了吸烟和肺癌的对应关系。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希尔又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实验。他给6万名英国医生发了调查表,请求他们把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吸烟史详细记录下来寄还给他。有4万名医生寄回了调查表。希尔把他们按照吸烟数量进行分类,并要求他们(或者他们的家属)及时汇报自己的健康状况。到1993年为止,大约有2万名当初接受调查的医生去世,其中有883人死于肺癌。如果把他们的吸烟数量和肺癌发病率联系起来,就可以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每天吸25根烟以上的人得肺癌的几率比不吸烟的人高25倍!

现在,吸烟和肺癌的关系已经无人不知了,发达国家的烟民数量正在逐年下降,其肺癌的发病率也渐渐呈现出下降趋势。

肺气肿和吸烟也不无关系。简单来说,肺气肿就是肺脏过度充气。引起肺气肿的原因很多,其中吸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香烟中的有害气体可以破坏肺脏的正常结构,导致肺脏过度膨胀,使肺的功能愈来愈差,以致发生病变。

有人根据1443名男性和338名女性尸检的整个肺的切片,研究了年龄、吸烟习惯同肺气肿病变之间的关系。男性按年龄、吸烟量、吸烟类型(烟斗、雪茄和卷烟)分类。在6类吸烟人中,肺气肿的平均严重程度均随年龄而增加。按年龄统计的资料表明,不吸烟男性的肺气肿平均程度最低;吸烟斗或雪茄者较高;经常吸卷烟者最高。而且调查结果还显示,每天吸烟量和肺气肿严重程度有剂量反应关系,吸烟量越大,肺气肿的严重程度也就越高。(www.chuimin.cn)

吸烟除了引发肺癌、肺气肿等肺病外,还会导致哮喘、动脉狭窄、肝硬化及引发各种癌症。此外,女性吸烟易患生殖器感染,破坏身体荷尔蒙的平衡,容易过早衰老。孕妇吸烟易导致早产、流产和死胎。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指出:“吸烟是中国最大的死亡危害,每星期有一万左右的中国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戒烟无疑已成为当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借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帮助自己戒烟

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人在精神领域里的一切活动,戒烟也不例外。但在戒烟者中,大多数都怀有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这些人过于悲观,缺乏勇气,把戒烟看得太困难,甚至有意夸大和提升戒烟的难度,不断进行自我打击。

小王在女朋友的“威逼利诱”下开始戒烟,但心里充满了自我怀疑的态度。尤其不可理解的是,他一直认为一下子戒烟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损害。其实到底能造成什么样的损害,他并不清楚,但这却成了他摆脱不掉的心理负担。他决定要戒烟已经有段日子了,但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戒烟,他还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戒烟计划。半个月过去了,由于消极的心理暗示,他的戒烟计划根本没有实现,反而比以前更想抽烟。

在戒烟的人群中,像小王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些人甚至还没有开始戒烟,就已经产生了犹豫、怀疑、被动的心理状态,好像戒烟是一件多么要命的事。如果还能抽烟,他们一下子就会从情绪上变得快乐起来。这是戒烟者最为消极的心理表现。怀有这种心理的人,在戒烟的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就会心灰意冷,无法坚持。因此,想要成功戒烟,首先要调整好心态。

戒烟开始时,为自己写下一些鼓励性的文字,比如:

1.我完全可以戒烟。

2.我的身体并不需要对烟草的依赖。

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完全可以做到。

4.从今天起,我可以做到每天少抽三只烟。

5.一星期后,我将停止抽烟,并且永不再抽烟。

……

这里提醒大家,在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时,要避免过于复杂。一般来说,简单、坚定的短语就可以了。

戒烟的过程及难度因人而异,你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取得戒烟的重大胜利。下面的建议,也许会助你一臂之力。

1.消除紧张情绪

紧张的工作状态是导致你吸烟的主要起因吗?如果是,那么拿走你周围所有的吸烟用具,在工作场所放一些无糖口香糖等,烟瘾来时可以用它抵抗一下。在工作中做到劳逸结合,多做几次短时间的休息,到室外运动运动,不需要太长时间,几分钟就好。

2.加强戒烟意识

改变工作环境及与吸烟有关的老习惯,戒烟者会主动想到不再吸烟的决心。只要有这种意识,戒烟几天后,味觉和嗅觉就会好起来。

3.寻找替代办法

戒烟后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受到引诱的情况下找到不吸烟的替代办法。比如做一些技巧游戏,使两只手不闲着,或者通过刷牙使口腔里产生一种不想吸烟的味道,或者通过令人兴奋的谈话转移注意力。

4.少参加聚会

刚开始戒烟时,要避免受到吸烟的引诱。如果有朋友邀请你参加聚会,而参加聚会的人大都吸烟的话,那么至少在戒烟初期,你应婉言拒绝参加这样的聚会,直到自己觉得没有烟瘾为止。

5.体重问题

戒烟后,体重往往会明显增加。你可以通过加强身体的运动量来对付体重增加。假如要吃零食,最好是吃些脂肪低甚至无脂肪的食物。另外,记得要多喝水,使胃里不空着。

6.游泳、踢球

经常运动会冲淡烟瘾,体育运动会使紧张不安的神经镇静下来,同样有助于消耗热量,避免体重过度增加。

7.经受得住重新吸烟的考验

戒烟后又吸烟不等于戒烟失败,吸了一口或一支烟后并不是“一切又回到了从前”,但你要仔细分析重新吸烟的原因,避免以后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