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病由心生,平静浮躁摇摆的不安,健康心理幸福一生

病由心生,平静浮躁摇摆的不安,健康心理幸福一生

【摘要】:平息浮躁摇摆的不安急于求成的后果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互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盲从盲动等。那些土著人的脚力确实过人,尽管他们背负笨重的行李和器材,仍是健步如飞。在整个队伍的行进过程中,总是考古学家先喊着需要休息,所有的土著人才只好停下来等候他。不料翻译却说,土著人拒绝行动,令考古学家恼怒不已。

平息浮躁摇摆的不安

急于求成的后果

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互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盲从盲动等。凡事急于求成,动机虽好,但由于忽略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往往适得其反,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一位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不久它们长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从一开始就决心长成一株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地吸收地下的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干,盘算着如何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里,它并没有开花结果,这让农夫很恼火。与此同时,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不同的是,它做到了这一点。农夫很欣赏这棵树,经常浇灌它。时光飞转,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欢,日子一长,渐渐地枯萎掉了。

可见,早日开花,不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急于求成,最终却只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

有一位动物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只小鸟关进一间屋子里,屋子有两扇窗户,一扇向着外面的天空,十分明亮,不过玻璃窗是关着的;另一扇对着一间光线特别暗的小屋,没有关闭。如果小鸟穿过这扇窗户,绕过灰暗的房间,它就能飞出去,重新获得自由。

从一开始,小鸟就盯上了明亮的玻璃窗,可每一次奋勇飞去,却总被无情地挡回来。碰壁之后,小鸟在屋子里飞了几圈,又一次冲向明亮的玻璃窗。几次之后,鸟儿跌落在窗台上,头上开始渗血。它静静地卧在冰冷的窗台上,一动不动望着窗外,直到死去。整个过程中,小鸟一次都没有看过那扇灰暗的窗户。

小鸟急于重新回到蓝天的怀抱,于是它选择了明亮的玻璃窗,可是它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扇灰暗的窗户,那条狭长的道路,才可以帮助它真正获得自由。它只是急急地想要飞,却因此而丧了性命。

一个单身汉,住在一间茅草搭成的房子里。他勤劳耕作,自食其力,生活用品渐渐安置齐全,日子也越来越好过。可有一件事让他十分烦恼,草房子里总是有老鼠出没,白天四处乱窜,晚上不但吱吱叫,甚至还能听到磨牙的声音。单身汉满腹怨气,他本来就性情急躁,被老鼠这么天长日久地折腾,他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一天,单身汉喝醉了酒,又逢老鼠“兴风作浪”,他一下子怒火万丈,决定要将老鼠彻底消灭。他想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一把火点着了房子!老鼠没了,他也再次无家可归。

无论是人也好,植物、动物也罢,都不能犯急于求成的毛病,顺其自然一些,心平气和一些,事情的结果会远远好于心浮气躁时盲目的冲动。

培根曾在《凡事不可急于求成》一文中这样写道:“一位智者说过:慢些,我们就会更快。没错,有人为了显示效率,凡事草草了事,结果得不偿失,使得一件本需一次完成的事情,要回头重复多次。所以,做事情不要急于求成。”

浮躁的人一般容易见异思迁,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恒心,不安分守己,总想投机取巧,却经常“偷鸡不成蚀把米”。人一旦浮躁,就会终日心神不宁,焦躁不安,长此以往,容易丧失收放自如的生命弹性。(www.chuimin.cn)

聆听来自内心的声音

你有多久没有顾及过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了?也许你会说,每日都在为生计奔波,累得晕头转向,哪儿还有时间去想别的事情。的确,每个人都在忙碌,为名,为利,或者仅仅是为了生存。但我还是想说,不论你有多忙,留一些时间给自己吧,聆听内心深处最为真实的声音,不要在终日的劳累中让心灵的花园渐渐荒芜,不要让烦躁不安的情绪遮住心灵的阳光。

有一位考古学家,千里迢迢来到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

他雇用了一些当地的土著人作为向导及挑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丛林的深处进发。

那些土著人的脚力确实过人,尽管他们背负笨重的行李和器材,仍是健步如飞。在整个队伍的行进过程中,总是考古学家先喊着需要休息,所有的土著人才只好停下来等候他。

考古学家虽然体力跟不上,但也希望能够早一点到达目的地,一偿平生夙愿,好好地研究一番古印加帝国文明的奥秘。

到了第四天,考古学家一早醒来,便立即催促着打点行李,准备上路。不料翻译却说,土著人拒绝行动,令考古学家恼怒不已。

经过详细的沟通,考古学家终于了解,这里的土著人自古以来,便流传着一项神秘的习俗——在赶路时,皆会竭尽所能地拼命向前冲,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

考古学家对这项习俗产生了强烈的好奇,通过翻译询问向导,为什么在他们的部族中,会留下这么耐人寻味的休息方式。向导很庄严地回答考古学家的问题,道:“那是为了让我们的灵魂,能够追得上我们赶了三天路的疲惫身体。”

考古学家听了向导的解释,心中若有所悟,沉思了许久,终于展颜微笑。他心中深深地认为,这是他这一趟考古旅行中,最有价值的一项收获。

我们总是感叹人生的短暂,于是路上皆是匆匆的步伐。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就像一个个被上紧了发条的元件不停地运转。可你是否真切地感到过,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还有一个自由的自己,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一个渴望宁静的心灵。人生的意义,不过就是发现自己,成为自己,最终回归自己,回到那个最好的自己。在佛家,这叫做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