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图是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可工作还不到一年就换了两家单位。杨鹏图是那种有上进心,但是又很自负的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有时候甚至还不懂装懂,瞧不起别人。可是一年下来,杨鹏图由毕业前的雄心壮志,毕业初的踌躇满志,变成了现在的郁郁不得志。急躁,可以说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流行病”。急躁不仅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不利,而且对我们的身体也有很大的副作用。......
2023-12-05
屈伸之道,不急不躁
忍可以制住怒气,退可以消除烦躁,在面对一些无理取闹之人的讽刺与侮辱,能够释放于心外才能制怒除烦。可是在尘世中的很多人,不能忍一时之忍,暂时退一步,弄得自己整天心神不宁,欲成大事而不能。
那么要做到不烦不躁,不嗔不怒,就必须学会懂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要知道,如果我们欲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时刻注意学会制怒,不能让浮躁愤怒左右我们的情绪。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很多人为了一点很小的事情而怒容满面,甚至与其他人大打出手,这是欲成大事者的大忌。我们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动怒,愤怒情绪是人生的一大误区,是一种心理病毒。克制愤怒是人生的必修课,那些怒火横冲直撞而不加抑制的人是难成大器的。
我们分析一下,明朝几经沉浮官员李三才的失败的根源就不难发现这点。
明神宗时的曾官至户部尚书的李三才可以说是一位好官,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他曾经极力主张罢除天下矿税,减轻民众负担;而且他疾恶如仇,不愿与那些贪官同流合污、甚至不愿与与那些人为伍。但是他在“忍”上的造诣却太差。
有次上朝,他居然对明神宗说:“皇上爱财,也该让老百姓得到温饱。皇上为了私利而盘剥百姓,有害国家之本,这样做是不行的。”李三才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说话也不客气地行为激怒了明神宗,他也因此被罢了官。
后来李三才东山再起,有许多朋友都担心他的处境,于是劝他说:“你嫉恶如仇,恨不得把奸人铲除,也不能喜怒挂在脸上,让人一看便知啊。和小人对抗不能只凭愤怒,你应该巧妙行事。”李三才则不以为然,反而认为那样作是可耻的,他说:“我就是这样,和小人没有必要和和气气的。小人都是欺软怕硬的家伙,要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没过多久,李三才又被罢了官。
回到老家后,李三才的麻烦还是不断。朝中奸臣担心他再被重新起用,于是继续攻击他,想把他彻底搞臭。御史刘光复诬陷他盗窃皇木,营建私宅,还一口咬定李三才勾结朝官,任用私人,应该严加治罪。李三才愤怒异常,不停地写奏书为自己辩护,揭露奸臣们的阴谋。
他对皇上也有了怨气,居然毫不掩饰愤怒情绪,对皇上说:“我这个人是忠是奸,皇上应该知道的。皇上不能只听谗言。如果是这样,皇上就对我有失公平了,而得意的是奸贼。”
最后,明神宗再也受不了他了,便下旨夺去了先前给他的一切封赏,并严词责问他,于是李三才彻底失败了。
古人常说“喜形不露于色”,而李三才却不明白此点,不分场合、不分对象随意发怒,自然只能产生失败的后果了。(www.chuimin.cn)
“忍”的内涵除了制怒,还有一点就是戒嚣张。嚣张是由傲气引起的,因此戒嚣张的根源就在戒除傲气上——戒除了傲气就解除了嚣张。
有一个傲气十足的富商腆着个大肚子来到寺院,站在财神面前说:“你有什么?还不是依靠我的供品,你才能活下去?”
禅师听到后很生气,就把富商带到窗前说:“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许多人。”富商说。
禅师又把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道:“你看到了什么?”
“只看见我自己。”富商回答。
禅师说:“玻璃镜和玻璃窗的区别只在于那一层薄薄的银子,这一点点可怜的银子,就叫有的人只看见他自己,而看不见别人了。”
富商面带愧色地离去。
俗话说:“事临头,三思为秒,一忍最高。”“忍”虽然博大精深,但只要做到制怒与戒嚣张,便不难领悟其中的真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提高自己控制浮躁情绪的能力、时时提醒自己,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绪的波动。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别人,喜怒无常,改掉这些坏毛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容易接受别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随和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大事。
品悟人生
做到不烦不躁,不嗔不怒,就必须学会懂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有关脾气没了福气来了的文章
杨鹏图是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可工作还不到一年就换了两家单位。杨鹏图是那种有上进心,但是又很自负的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有时候甚至还不懂装懂,瞧不起别人。可是一年下来,杨鹏图由毕业前的雄心壮志,毕业初的踌躇满志,变成了现在的郁郁不得志。急躁,可以说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流行病”。急躁不仅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不利,而且对我们的身体也有很大的副作用。......
2023-12-05
有学者考证不其为秦庄公之名,可信。[3]不,读为不其。[6]御追,即驾车追击。[7]高陶,地名,暂不可考。[8]同,会合。[10]汝休,你表现的很好。[11]诲,读为敏。[12]从乃事,即行事。[13]皇祖公伯,即不其之祖父公伯,与《秦本纪》记载相合。......
2023-07-07
善为士者a不武b,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c,善用人者为之下d。◤注释a善为士者:善于领兵打仗的人。那时候的各级官吏,是被地方上所推选,为国家做事的人,文武兼通,有德有才,称之为“士”。“善为士者不武”,不是说他们不会武功,而是说他们行为良好,不擅自动用武力。“善战者不怒”,善于征战的将领,不轻易动怒。本章阐述了老子的军事战争观,认为“武”、“怒”都是不当的表现。......
2023-10-17
还是被习气缠缚所致。找到病因在“习气”,阳明接下来是论证开“药方”。习气是一种自缠绕,不能自拔者则蒙蔽而不自觉,陷溺而不自知。要除习气,必须实修“克己”与“立志”等心学功夫。不实修,不除习气,功夫不上身,都是瞎忙。如此,便能不断克服习气,克己方可成己。王阳明的“心即理”“吾心即宇宙”均来自陆象山。......
2023-11-16
保健功健身法,主要是通过主动的肢体运动,达到疏通气血、强筋健骨、除劳去烦、祛病延年的目的。两脚分开直立;两臂左右平伸,肘部自然弯曲,掌心向上,身体保持平直,腰向左弯,左臂下降,右臂上伸,到适当程度后复原,再向右弯,动作同前,反复数次。两腿分开直立;两臂微屈置于小腹前;腰部以上身体随两臂向左侧身后转动,重复数次。......
2023-11-08
发怒有损健康人有七情六欲,遇上不顺心的事情,难免要生气,甚至怒不可遏。“制怒”,看似简单,其实需要有相当的修养。可见制怒有多不易!发怒有害身体健康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也表示,根据现有的数据,科学家们认为发怒和敌意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如果你经常发怒,不妨试试以下制怒的方法,或许对你很有帮助。所以,还是宽容待人吧,理智地控制发怒,这样既不伤感情,又有益健康。......
2023-12-01
2004年,满头白发、面色红润的张振华在她的寿宴上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长寿之道:“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遇事莫恼,健身常搞。外加每天早上一杯蜂蜜水。”作为一位科研工作者,即便年事已高,张振华在世的时候依然保持着规律、严谨而有节制的生活,早晨七点起床做操,晚上十点睡觉,饭后听听新闻和音乐。[5]张国勋:《一百一十岁老寿星谈养生之道——访成都市政府参事张振华博士》,《养生大世界》2003年第6期。......
2023-10-26
◆游方参学为悟道提起僧人的云游,还要从禅宗谈起。在禅宗僧人的修行生活中,参禅是主要的修持方法,丛林举行打七,就是通过参禅限期求得开悟。因而中国僧人建立丛林制度以后,尤其是禅师们仍保持了云游参学的传统。云游参学,可以开阔眼界,增长阅历,对于困于一隅的云游僧人来说,走出寺院,往往有豁然开朗、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无疑会加快开悟的进程。......
2024-06-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