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成语故事:纸上谈兵-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纸上谈兵-成语故事

【摘要】: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赵括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便罢,如要用他,使赵军大败的一定就是他!”赵括的母亲也上书赵王,说她的儿子不能做大将,可是赵王不听,还是要赵括到常平去换回廉颇。所谓“纸上谈兵”就是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形容脱离实际的空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了上述的故事。

赵奢、廉颇都是战国时代赵国的名将,秦国屡次攻伐赵国,都被这两位将军率领大军英勇击退。 

有一次,秦军又来进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抵抗。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老,打仗却还是很有办法。廉颇见秦军势强,不能硬拼快攻,便采用持久之计,企图把秦军拖垮。他下令坚守营垒,任秦军百般挑战一概不理。秦军知道廉颇老将深谋远虑,难于对付,这样持久下去对秦军非常不利。于是,派出间谍散布谣言,说秦军最怕的是赵括,别的将军都是不行的。赵王正因廉颇没有速战速胜而有些不满,听了谣言信以为真,忙派赵括去接替廉颇。

赵括是赵奢的儿子,年轻时就读了不少兵书,确实也相当聪明,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他父亲赵说有时也驳不倒他,因此他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赵括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便罢,如要用他,使赵军大败的一定就是他!”

当时正在病中的蔺相如表示反对,说:“赵括只不过是读了他父亲的一些兵书,根本不懂得如何灵活运用。”赵括的母亲也上书赵王,说她的儿子不能做大将,可是赵王不听,还是要赵括到常平去换回廉颇。 (www.chuimin.cn)

赵括到了前线,就把廉颇的持久抗战计划全部改变,军官也被大批更换。秦将白起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便用计先截断了赵军的运粮后路,然后把赵军团团围住。过了四十多天赵军粮绝,赵括企图突围,被秦军一箭射死,四十多万赵军一下子尽被歼灭。

所谓“纸上谈兵”就是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形容脱离实际的空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了上述的故事。

(本台采编。内容参考于袁林、沈同衡1980版《成语典故》;图片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