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倒持泰阿:成语故事及含义

倒持泰阿:成语故事及含义

【摘要】:上面的两段传说当然不可能是事实,但是我们既然明白“泰阿”乃是一把宝剑的名字,那么对于“倒持泰阿”这个成语也就不难理解了。“倒持泰阿”这个成语,即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因为“泰阿”又做“太阿”,所以“倒持泰阿”也可做“倒持太阿”,或作“泰阿倒持”、“太阿倒持”。《后汉书·何进传》中的“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与之意思相同。

阿”是一把宝剑关于这把宝剑,曾有种种传说。例如,《越绝书·外传》的《记宝剑》那一段里这样说: 

春秋时,楚王特派风胡子去找岳国的欧冶子和吴国的干将,请他们铸造几把宝剑欧冶子是当时最著名的铸剑技师,他曾为越王住过五把出色的宝剑,名叫“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干将和他的妻子莫邪也是当时著名的铸剑技师。他们接受了楚王的委托,便在茨山(今安徽泾县北)开矿取铁,经过认真的冶炼、锻造,铸成了三把锋利无比的宝剑,其中一把就叫“泰阿”或做“太阿”;其余两把,一名为“龙渊”或“龙泉”一曰“工布”或“工市”。

到了近代《晋书·张华传》又有如下的记载

晋初,武帝时,在斗、牛二星座之间,(据说即吴、越分界处的上空)发现常有紫气当时官为中书令的张华,问善观天象的雷焕这是什么缘故?雷焕说:“这是宝剑的光。从这到直冲牛斗的光来看那宝剑定非凡品。”张华又问:“宝剑大约在什么地方?”雷焕仔细观测之后答到:“在豫章郡的丰城县(丰城在今江西南昌附近)。”张华便推荐雷焕担任丰城县令,立即上任。

雷焕到了丰城专心寻找宝剑的下落,终于在一所监狱的地下找到了见光的来源。当即搬走监狱,往下挖掘,掘了四丈多深发现一个石匣,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对宝剑,剑上都刻着字,一把是“龙泉”一把是“泰阿”。当天晚上再观星空牛斗之间的紫气果然不见了。

上面的两段传说当然不可能是事实,但是我们既然明白“泰阿”乃是一把宝剑的名字,那么对于“倒持泰阿”这个成语也就不难理解了。 (www.chuimin.cn)

宝剑,本是用以自卫武器,如果虽有泰阿宝剑而把它倒过来拿着,这不是自动把剑柄送给对方,给对方制造机会,而自受其害吗?“倒持泰阿”这个成语,即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因为“泰阿”又做“太阿”,所以“倒持泰阿”也可做“倒持太阿”,或作“泰阿倒持”、“太阿倒持”。

 《后汉书·何进传》中的“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与之意思相同。

(本台采编。内容参考于袁林、沈同衡1980版《成语典故》;图片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