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瞻前顾后,思考未来-成语故事

瞻前顾后,思考未来-成语故事

【摘要】:“瞻前顾后”,语出屈原的《离骚》。屈原的这一段陈诉,全是通过诗句来表达的,有两句是:瞻前而顾后兮,相关民知计极。“瞻前顾后”,也就是检查过去,考虑今后的意思。例如,《后汉书》中曾转载,发明浑天仪和地动仪的东汉著名学者张衡,曾向汉顺帝上书劝谏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戒,则何致陷于凶患乎?”

瞻前顾后”,语出屈原的《离骚》。

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爱国诗人,他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可是得不到楚怀王和楚顷襄王的信任,终被逐出都城,流放到楚国南部今湖南洞庭湖一带

屈原在他的名作《离骚》这篇长诗中,以无比丰富的艺术语言叙述了的身世和遭遇抒发了他被放逐后的满腔悲愤和对于祖国始终不渝的热爱其中有一段,想像他自己度过了沅水湘水,走向南方,安葬在九嶷(yí)山的古代圣王虞舜陈诉衷肠。他说:夏桀和商纣等前朝郡主,都因淫乱暴虐,亡国丧身;而夏禹、商汤和周朝的先王,则任用贤能,守形正道,所以国家昌盛。我们应当考察古往今来的这些史实吸取教训啊!……屈原的这一段陈诉,全是通过诗句来表达的,有两句是:

瞻前而顾后兮,

相关民知计极。

 瞻、顾、相、观,都是看的意思,这两句是说:看看前朝,看看后代,看看人民的希望和需要。(www.chuimin.cn)

瞻前顾后,也就是检查过去,考虑今后的意思例如,后汉书中曾转载,发明浑天仪和地动仪的东汉著名学者张衡曾向汉顺帝上书劝谏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从过去的事中吸取教训,对于今后的事便能有所遵循)。……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戒,则何致陷于凶患乎(过去倘能瞻前顾后,随时以过去、现在为镜子作自我检查,那么何致陷如危难的境地呢)?”

“瞻前顾后”,还有另外的意义。《朱子全书》记录宋代学者朱熹论治学态度的一段话道:“策励此心,勇猛奋发,如两边擂起战鼓,莫向前头如何,只认卷将去,如此方做得功夫。……若瞻前顾后便做不成。这个“瞻前顾后”是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不敢前进的意思了。

现在我们一般所说的“瞻前顾后”,有时形容办事之前要多做考虑,尽可能设想的周到;有时也用它来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定。

(本台采编。内容参考于袁林、沈同衡1980版《成语典故》;图片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