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是刘备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篇章;是《三国演义》最为精彩的片断。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张三顾茅庐,适逢诸葛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玄德曾经三顾茅庐请人才。三顾茅庐是刘备事业中的闪光点,是他留给华夏子孙的一笔精神财富。“三顾茅庐看出铁”的决心和意志,表明毛泽东真想把钢铁工业抓上去。......
2023-11-27
刘备为访求人才,以成大业,就请荆州名士司马徽举荐。司马徽说:“此地有卧龙、凤雏二人,得一人可安天下。”
诸葛亮精研史书,很有学识,又有才能,是杰出的人才。于是刘备就与关羽、张飞冒大雪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恰巧诸葛亮这天不在,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希望他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及黎民于水火的愿望。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带他俩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到的时候,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www.chuimin.cn)
诸葛亮对天下形势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并在茅屋里和刘备探讨时局,设计夺取政权、统一天下的方略。刘备对诸葛亮的才学与高深见解佩服的五体投地,并称诸葛亮为师,一再请求诸葛亮出山,相助他重兴汉室。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打动,答应了他的请求。刘备尊诸葛亮为军师,对关羽、张飞说:“我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成语“三顾茅庐”由此而来。顾,指拜访;茅庐,是草屋的意思,指刘备三次到茅草屋去拜访、邀请诸葛亮,亦做“三请诸葛”、“草庐三顾”、“茅庐三顾”,比喻真心诚意的向别人拜访、求教和发出邀请。
(本台采编。内容参考于袁林、沈同衡1980版《成语典故》及网络“三顾茅庐”成语故事;图片来源互联网)
有关成语故事的文章
“三顾茅庐”是刘备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篇章;是《三国演义》最为精彩的片断。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张三顾茅庐,适逢诸葛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玄德曾经三顾茅庐请人才。三顾茅庐是刘备事业中的闪光点,是他留给华夏子孙的一笔精神财富。“三顾茅庐看出铁”的决心和意志,表明毛泽东真想把钢铁工业抓上去。......
2023-11-27
当时刘备很随意地说:“那就让他跟你一起来见我吧!”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刘备带着他的“三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前往隆中拜访。《三顾茅庐图》这样,诸葛亮找到了足以寄身事业的明主,而刘备找到了“霸业可成”的军师,他由衷地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2023-08-31
为讲清这个问题,毛泽东问刘备请诸葛亮干什么,言外之意,就是刘备是为了请教治国安邦的计策,是为了倾听孔明的意见。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也可以算一种封建时代的“民主”作风吧。刘备只请了孔明一个人,他的“民主”实在有限得很;我们的民主则要倾听党内外所有人们的意见,广度和深度都不是刘备、孔明们所能比拟的。......
2023-11-27
“三顾茅庐”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三顾茅庐”,我让自己成为英雄,而成为英雄的步骤,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己看重自己在我看来信心与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先决条件,因此我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让自己成为“英雄”,使刘备对我刮目相看。除此之外还要透露一个秘密,我让自己成为“英雄”,还有重要的一点:善于表现自己。......
2023-08-03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刘备说:“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官渡之战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这一驻就停驻了七年。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形容诸葛亮:“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第三次,刘备越发慎重,去之前斋戒沐浴,一到卧龙冈,就下马步行,到草堂前,则拱手立于阶下。......
2024-01-09
先主姓刘,名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此后刘备被任命为高唐县县尉,并升任县令。抵达徐州后,陶谦将四千丹杨兵给了刘备。刘备因此离开田楷,归附陶谦。刘备与袁术对抗了一个多月,吕布乘虚袭击下邳。吕布抓获了刘备的妻子儿女,刘备率军转往海西。刘备重新得到妻子儿女,随曹操返回许都。刘备正在进食,闻言大惊,手中的筷子失落于地。正巧这时刘备被派遣出征,未能及时动手。......
2023-08-19
章武二年冬,刘备因长期拉痢,身体虚弱,复发他病,自己已感到“殆不自济人”[32],便召诸葛亮、李严等交代后事。三月,刘备病势转危,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委托后事。刘备托孤,为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一出绝唱。刘备这样做,当是鉴于蜀国现实、鉴于诸葛亮与刘禅才能上的巨大差异,不能不如此。但他命李严同时来受托孤,也多少反映出他还希望以其他势力牵制诸葛亮的心理。......
2023-09-30
3.三请齐白石,二请克罗多林风眠回国后效法蔡元培“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教育理念,首先对北京艺专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体现在人事上是,破门第观念,三次登门拜访,聘请木匠出身的齐白石到大学做教授,二次聘用法籍画家克罗多到中国大学做教授。林风眠除请了外籍教师克罗多和一些留法的教师外,还不因保守派的掣肘,冲破重重阻碍,“三顾茅庐”请来了木匠出身没有学历的齐白石。......
2024-03-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