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成语故事:渐入佳境,顾恺之食甘蔗的传说

成语故事:渐入佳境,顾恺之食甘蔗的传说

【摘要】:渐入,逐步进入;佳境,美好的地方。“渐入佳境”形容越来越好。“顾恺之食甘蔗”的传说,在中国画史上有文可据,“渐入佳境”更是作为成语,被人们广为流传并应用。现在,“渐入佳境”这一成语常常用来比喻境况一天天好起来或风景情趣等等逐渐深入而达到美妙的境地。内容参考于网络“渐入佳境”成语故事及袁林、沈同衡1980版《成语典故》;图片来源互联网)

东晋时期的顾恺(kǎi)之,晋陵无锡人(今江苏无锡),字长康小字虎头。他多才多艺,不但诗词文赋写得很好,而且字也写得十分漂亮。他特别擅长的是绘画,是当时著名的画家,尤其擅长人物画。他的作品,至今仍为现代画家所推崇。因为他艺术造诣高深,博学多长,而且性情豪放,聪明率真,单纯乐观、言谈风趣,因此当时文人不但称他“艺绝”“才绝”,还加上了一个“痴绝”。例如《晋书·顾恺之》有一则记载,就是说这“痴绝”(聪明、风趣)的:

顾恺之每食甘蔗,常自尾至。人或怪之铠之曰:“渐入佳境”。

意思是说:(甘蔗根部比梢部甜。)顾恺之吃甘蔗从梢吃起,渐渐吃到根。别人感到奇怪,问他什么缘故。他回答得很妙,只四个字:“渐入佳境”。渐入,逐步进入;佳境,美好的地方。“渐入佳境形容越来越好。是说,他的吃甘蔗方法可以越吃越甜。关于这段文字,还流传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顾恺之出身士族,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大司马桓温参军。顾恺之跟随桓温南征北战许多年,两人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

有一次,顾恺之跟随桓温到江陵去视察队。到的第二天,江陵的官员前来拜见桓温,并送来很多捆当地的特产——甘蔗。桓温见了十分高兴,就说:“这里的甘蔗是十分有名的,大家一起来尝尝。”

他的部下听了就每人拿了一根吃了起来。还一面吃一面高兴地说:“真不愧是名产,甜极了!”

这时,只有顾恺之独自一人出神地欣赏着江陵的美景,没有去拿甘蔗。桓温见了,故意挑了一根长长的甘蔗,把甘蔗末梢那一头塞到了顾恺之手中。顾恺之看也不看,拿着甘蔗末梢啃了起来。

桓温见了顾恺之的吃相,忍住笑问:“这根甘蔗甜吗?”

旁边的人也一起嬉笑着说:“我们吃的甘蔗甜极了,不知顾参军吃的甘蔗甜不甜呢?”(www.chuimin.cn)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局部(宋摹) 

顾恺之这才回过神来,看到自己啃的是甘蔗的末梢,才明白他们为什么嬉笑。他灵机一动,举起甘蔗说:“你们笑什么!我看你们根本不懂甘蔗的吃法,吃甘蔗可是大有讲究呢!”

大家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笑着问道:“吃甘蔗还能吃出什么名堂来呢?你说说你为什么要从甘蔗末梢吃起来吧!”顾恺之说:“你们一开始就吃最甜的那一段,越吃越不甜,吃到后来,就倒胃口了。而我从梢部吃起,越吃越甜,越吃越有味道,这种吃法叫‘渐入佳境’。”

大家听了,一起大笑起来。

“顾恺之食甘蔗”的传说,在中国画史上有文可据,“渐入佳境”更是作为成语,被人们广为流传并应用。现在“渐入佳境”这一成语常常用来比喻境况一天天好起来或风景情趣等等逐渐深入而达到美妙的境地。

 由于顾恺之的上述故事有人还把由苦到乐、逐渐好转的境况称为“蔗境”。

(本台采编。内容参考于网络“渐入佳境”成语故事及袁林、沈同衡1980版《成语典故》;图片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