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成语故事:茫茫沧海一粟,蜉蝣之间

成语故事:茫茫沧海一粟,蜉蝣之间

【摘要】:“沧海一粟”——茫茫大海里的一粒小米。一个人生活在永恒的天地之间,就如同蜉蝣或如同沧海一粟,怎及得长江这样的滔滔不尽!……。“大仓稊米”或“太仓一粟”和“沧海一粟”的意思一样。清朝和邦额《夜谭随录·宋秀才》中也有:“宋阴念一身蜩寄世间,真如恒河一沙,沧海一粟。”其中,“恒河一沙”与“沧海一粟”的意思是相近的。

“沧海一粟”——茫茫大海里的一粒小米。这里比喻极为渺小的意思。宋代文学家苏轼东坡在他的前赤壁赋中曾用过这句话。

宋神宗时,苏轼曾被贬出京,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当时黄州的衙门设在湖北黄冈。黄冈附近有一处名胜叫赤鼻矶,也叫赤壁,在长江北岸。人们说,这里就是三国时吴魏交兵的著名战场,吴将周瑜曾在这里大破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但也有人说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战场不在这里,而在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的南岸,传说不一。而黄州的赤壁,不论他是否是当年的战场却也成为人们游览凭吊的古迹。

苏轼在黄州时就曾两次游赤壁,并且前后两次都写了有名的《赤壁赋》,还写了《赤壁怀古》词。他在《前赤壁赋》中,开头写了月夜泛舟的情景,接着记述了和同伴展开的一场辩论,由写景而提到了人生态度的问题。同伴吊古伤今,慨叹人生短暂,产生了悲观颓丧的情绪,说什么“……(曹操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蜉蝣是一种小昆虫,生于夏秋之交的水边,只能活几小时就要死去。苏轼的同伴所说,大意是曹操总算是一代的英雄人物了可是现在在哪儿?还不是一样死去了?……一个人生活在永恒的天地之间就如同蜉蝣或如同沧海一粟怎及得长江这样的滔滔不尽!……

苏轼不同意同伴的这种虚无态度,于是展开了辩论。苏轼当时虽然在政治上处境很不得意,但是他始终达观,对人生抱着比较积极的态度。(www.chuimin.cn)

不过,沧海一粟这句话如果除去消极的成分用来比喻渺小的个人和伟大的集体之间的关系从提倡集体主义精神这一方面说仍然不失为有意义的一句成语。

庄子》的《秋水篇》说:“不似稊(tí)米知在大仓乎?”。稊米即小米;大仓(或太仓)是极大的粮仓。“大仓稊米”或“太仓一粟”和“沧海一粟”的意思一样。  清朝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才》中也有:“宋阴念一身蜩寄世间,真如恒河一沙,沧海一粟。” 的诗句。其中,“恒河一沙”与“沧海一粟”的意思是相近的。

(选自《成语典故》,1981年版 袁林  沈同衡编,略有添改。插图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