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吩咐负责招待的人说,如果把孔子比作季孙似乎偏高了一些,比做孟孙又觉低了一些,还是以季孟之间的待遇来招待吧!(《论语·微子篇》,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由于以上这段故事产生了“季孟之间”这个成语。季孟之间就是上流的中等,或上中之间的意思。宋代李之仪的《姑溪题跋》载,张文潜评米元章的书法就是“在钟王季孟之间”。......
2023-12-01
“沧海一粟”——茫茫大海里的一粒小米。这里比喻极为渺小的意思。宋代文学家苏轼东坡在他的前赤壁赋中曾用过这句话。
宋神宗时,苏轼曾被贬出京,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当时黄州的衙门设在湖北黄冈。黄冈附近有一处名胜叫赤鼻矶,也叫赤壁,在长江北岸。人们说,这里就是三国时吴魏交兵的著名战场,吴将周瑜曾在这里大破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但也有人说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战场不在这里,而在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的南岸,传说不一。而黄州的赤壁,不论他是否是当年的战场却也成为人们游览凭吊的古迹。
苏轼在黄州时就曾两次游赤壁,并且前后两次都写了有名的《赤壁赋》,还写了《赤壁怀古》词。他在《前赤壁赋》中,开头写了月夜泛舟的情景,接着记述了和同伴展开的一场辩论,由写景而提到了人生态度的问题。同伴吊古伤今,慨叹人生短暂,产生了悲观颓丧的情绪,说什么:“……(曹操)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蜉蝣是一种小昆虫,生于夏秋之交的水边,只能活几小时就要死去。苏轼的同伴所说,大意是:曹操总算是一代的英雄人物了,可是现在在哪儿?还不是一样死去了?……一个人生活在永恒的天地之间,就如同蜉蝣或如同沧海一粟,怎及得长江这样的滔滔不尽!……。
苏轼不同意同伴的这种虚无态度,于是展开了辩论。苏轼当时虽然在政治上处境很不得意,但是他始终达观,对人生抱着比较积极的态度。(www.chuimin.cn)
不过,“沧海一粟”这句话如果除去它消极的成分,用来比喻渺小的个人和伟大的集体之间的关系,从提倡集体主义精神这一方面说仍然不失为有意义的一句成语。
《庄子》的《秋水篇》说:“不似稊(tí)米知在大仓乎?”。稊米即小米;大仓(或太仓)是极大的粮仓。“大仓稊米”或“太仓一粟”和“沧海一粟”的意思一样。 清朝和邦额 《夜谭随录·宋秀才》中也有:“宋阴念一身蜩寄世间,真如恒河一沙,沧海一粟。” 的诗句。其中,“恒河一沙”与“沧海一粟”的意思是相近的。
(选自《成语典故》,1981年版 袁林 沈同衡编,略有添改。插图选自网络)
有关成语故事的文章
齐景公吩咐负责招待的人说,如果把孔子比作季孙似乎偏高了一些,比做孟孙又觉低了一些,还是以季孟之间的待遇来招待吧!(《论语·微子篇》,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由于以上这段故事产生了“季孟之间”这个成语。季孟之间就是上流的中等,或上中之间的意思。宋代李之仪的《姑溪题跋》载,张文潜评米元章的书法就是“在钟王季孟之间”。......
2023-12-01
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即曹操)亦谓老而好学。你为什么不能自求上进呢?”这就是成语“手不释卷”的出处,意思是指看书入迷,都不舍得放下——这是形容勤奋好学的一句赞语。(当时的书不是装订成册,而是贴成一长篇,两端有轴可以卷起来,所以叫做“卷”。......
2023-12-01
齐宣王听得高兴,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三百人的吹竽队中。后来,人们讥讽没有真才实学、仅能勉强凑数的人便称之为“南郭先生”,说他是“滥竽充数”。滥,是不精的、失实的、假的意思;充数,就是凑数。有些人表示谦虚,说自己能力不足,有时也引用“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等成语。内容参考于袁林、沈同衡1980版《成语典故》及网络“滥竽充数”成语故事等内容,图片来源互联网)......
2023-12-01
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赵括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便罢,如要用他,使赵军大败的一定就是他!”赵括的母亲也上书赵王,说她的儿子不能做大将,可是赵王不听,还是要赵括到常平去换回廉颇。所谓“纸上谈兵”就是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形容脱离实际的空谈。《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了上述的故事。......
2023-12-01
于是正式宣布出兵伐纣。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指因为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与他相关的亲属朋友等人以及事物,这就叫做“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都是用的“爱屋及乌”这句成语的典故。......
2023-12-01
[41]随之,高考的公平性也格外受关注。而且,他们对高考的重视程度比起我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韩国的高考不啻为一次“全民总动员”,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为此“绷紧了弦”。唯有考试能在制度上遵循“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规则,可以杜绝“人事因缘”和“属托之冀”[47]。此外,在考试文体、防弊技术、考试规制等方面的改革,也无不围绕“公平”二字做文章。这已为中国考试历史一再证明。......
2023-11-26
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后来,人们比喻诗文内容中肯,抓到了精妙之处就叫“探骊得珠”或“探得丽珠”。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探骊得珠”也可用来比喻经过艰苦学习,而取得优良的成就。......
2023-12-01
毛遂此来,因是自荐,所以那十九名随员内心里还是有些看不起他,总觉得他有些自吹自擂。由于这个故事,凡是自告奋勇,不经别人介绍,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就叫“毛遂自荐”;形容有才能的人暂时屈服,叫“锥处囊中”。内容参考于袁林、沈同衡1980版《成语典故》及网络“毛遂自荐”成语故事;图片来源互联网)......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