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说服他人时,用语的色彩不一样,说服的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其实,如果你对自己反复诉说一件事情,你最后也会相信这件事。徒弟真信,反而有力量。......
2023-12-01
1.合理引导,别把竞争变成纷争
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管理者必须重新界定自己和企业的地位。无论你的企业是盈利的还是非盈利的,都必须面对高利润企业的高效率竞争,但是企业内部的竞争若是不当会变成内耗无穷的纷争,若不及时反省管理原则,企业随时都有可能被这种无谓的内耗拖垮。
管理者应向部属说明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强有力的竞争,可以促使员工发挥高效能的作用。因此,在对下属的管理中,引入竞争的机制,让每个人都有竞争的意念,并能投入到竞争之中,组织的活力就永远不会衰竭。
心理科学实验表明,竞争可以增加一个人50%或更多的创造力。每个人都有上进心、自尊心,耻于落后。竞争是刺激他们上进的最有效的方法,自然也是激励员工的最佳手段。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压力,组织也好、个人也好,都不能发挥出全部的潜能。
竞争中要注意的问题是竞争的规则要科学、合理,执行规则要公正,要防止不正当竞争,培养团队精神。有些竞争不但不能激励员工,反而挫伤了员工士气。如果优秀者受到揶揄,就是规则出了问题,不足以使人信服。不可否认,竞争确有负面的影响,尤其在员工素质较差时,可能会出现一种无序的恶性竞争或不良竞争,影响企业的发展。但竞争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利大于弊,领导者还是大胆地鼓励竞争吧!只有平庸的人才害怕竞争。(www.chuimin.cn)
竞争中任何一点不公正都会使竞争的光环消失,如同一场裁判偏袒一方的足球赛。如企业竞选某一职位,员工知道领导早已内定,还会对竞选感兴趣吗?如进行销售比赛,对完不成任务的员工也给奖,能不挫伤先进员工的积极性吗?失去了公正,竞争就失去了意义,只有公正才能达到竞争的目的。
凡是竞争激烈的地方,经常发生不正当竞争,如:不再对同事工作给予支持,背后互相攻击、互相拆台;封锁消息、技术、资料;在任何事情上都成为水火不相容的“我们和你们”;采取损害公司整体利益的方法竞争等等,这些竞争势必破坏团队精神。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全体员工的团结、目标一致,而不正当的竞争足以毫不含糊地毁掉一个组织。
为了避免不正当竞争的弊端,首先要进行团队精神塑造,让大家明白竞争的目标是团队的发展,“内耗”不是竞争的目标;其次是创造一个附有奖励的共同目标,只有团结合作才能达到;第三是对竞争的内容、形式进行改革,剔除能产生彼此对抗、直接影响对方利益的竞争项目;第四是创造或找出一个共同的威胁或“敌人”,如另一家同行业的公司,以此淡化、转移员工间的对抗情绪;最后是直接摊牌,立即召见相关人员把问题讲明白,批评彼此暗算、不合作的行为,指出从现在开始,只有合作才能受到奖励,或者批评不正当竞争者,表扬正当竞争者。
有关管人心理博弈密码的文章
你站在下属的角度,为下属排忧解难,下属就能替领导排忧解难,帮你提高业绩。关心下属,你要站在下属的角度去关心他,这种关心还不能破坏公司的基本规则。如果情况特殊或者有变,或自己判断失误无法兑现,最好向下属道歉并说明原因,得到他们的体谅。第三个误区是 认为关心下属就是关心他们的工作。为了表示抗议,他采取了绝食行动。......
2023-12-01
因此,作为一个明智的企业的管理者,为了企业管理的顺利,应该学会远离下属之间的是是非非。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领袖,他不容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
2023-12-01
这种自私心理是产生“螃蟹效应”的首要因素。这种好强心理让我们谁也不会服谁,并总想在某些方面超越我们的竞争对手,于是相互间总会形成牵制,有形和无形的争斗就展开了,“螃蟹效应”也就应运而生。......
2023-12-01
除此之外,公司还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讨论会,对“模范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做法进行推广和研讨。从某种意义上说,榜样员工在生活中和其他人在多数方面并无二致,现在人们已经对此达成共识。再次,不能神化榜样员工。......
2023-12-01
人格魅力,说的是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中,让别人内心感到信服、愉快、安全等综合概念,一般是对一个组织中的“领导者”的专业评价。而是要经常去做点例外的管理,专门去找别人忽视的地方,挑人家看不出来的毛病和弊端。他邀请艾基波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被任命为第二任董事长。......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