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掌握管人心理博弈密码,轻松应用无为式策略

掌握管人心理博弈密码,轻松应用无为式策略

【摘要】:而在这一方面,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

4.掌握“无为”式管人策略

在古代帝王的统治术中,有一种名为“无为而治”的权术,主要表现为深藏不露、诡诈多变。这就是道家法家所极力称道的帝王南面君人之术。无为而治对现代管理学有很多重要的启发,比如管理者要懂得放手让下属去干,不要事必躬亲,这也是成功管理者所必备的能力。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政治哲学,主要是说统治者应尽量克制欲望,不要劳民扰民,对政事少干预,顺其自然,垂拱而治,这样做就会收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使社会得到大治。后来,他们进一步把这一原则用在君臣关系方面,于是便发展成一套颇具特色的帝王权术学。

用现代管理学的语言来诠释“无为而治”的涵义,它是组织中一种至高的管理艺术,在此种管理艺术的指导下,领导者通过合理授权,组织成员无论其职位的高低和职务的差异,都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和智慧,成员的自由和尊严得到充分的尊重,成员的个人意愿能与组织的目标一致,从而达到一种既能实现成员个人需求又能实现组织目标的和谐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大凡优秀管理者实施管理策略的时候,无一不是对“人”本身的特点进行充分研究的。对于那些被管理者,一定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和权力,这样在工作的时候才不至于缩手缩脚,事事向上级请示。工作如果放不开,不但个人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郁闷,而且还会影响工作的整体效率

但并非每位高层领导都懂得给部属充分放权的道理,他们常常在某些方面管得过多过细,甚至不该管的地方也颐指气使,以致大大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

有的管理者的心胸太小,他只把自己当人看,其他的外人他都不信赖。不仅对员工的能力不放心,而且对他们的人品也不放心。所以大事小事他都是自己在忙。结果呢,老板的工作越忙,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益越低。因此一家企业能不能做强、做大,跟管理者的做事风格有很大的关系。(www.chuimin.cn)

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管理者、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应充分考虑的问题。在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今天,尊重人性更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而在这一方面,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管理工作不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不能无限制地榨取民力。这一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把握宏观原则的前提下,放权给部下,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奇美实业董事长许文龙就深谙无为而至的管理之道,他一手创立的奇美实业,不但已是全球最大ABS制造厂,而且还被视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奇美没有管理部门,决策都以口头交办,董事长每周只上班两天且无专属办公室,开会像聊天闲话家常,10年前即已全面实施周休两日等等然而,它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却令那些管理制度规章都十分严谨、周密、完备的企业惊叹不已,望尘莫及。许文龙说:“凡是人,没有不愿受尊重的。俗语说:‘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丈’。我对待员工皆出以尊重,受到尊重的员工自然会激发出自重,懂得自重、会自重的员工还需要什么管理呢?而员工的自重,就是对我最高的尊重!”

所以,许文龙的不管理策略,可说是结合简单与人性,在化繁为简,执简御繁的概念下,尊重员工,让员工自律自重,进而将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奇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之所以优于竞争者,靠的就是这一套不管理策略。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具的领导艺术。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给我们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将“无为而治”运用于管理工作,就是要求管理者要遵循自然规律,严格按规律办事;要善于因势利导,顺其自然,为当为之事,不为不当为之事。按照老子的思想,管理者可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次的管理者按“道”办事,他虽实施了管理,却使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第二个层次的管理者按“德”办事,他不谋私利,一心为民办事,能给成员带来实惠,成员爱戴他;第三个层次的管理者依“法”行事,人们畏惧他,但并不真心拥护他;第四个层次的管理者按“欲“行事,他什么都不懂,却什么都想管,人们痛恨他。在老子看来,只有第一个层次的管理者才达到了“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才能取得最好的管理效果。这一理念告诉我们,最高水平的管理是顺应物性和尊重人性的管理,最高明的管理者是在悠闲自得之中将管理对象治理得井井有条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