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深圳市委决定创办《深圳特区报》的正式记录。......
2023-12-01
三、特区初期为何没有办报
深圳需要报纸,领导们也都很重视办报,那么,在特区初期为什么没有办报呢?
首先,当时深圳的财政确实非常紧张,一时难以筹措办报经费。当李伟彦按照吴南生的意思去找副市长司马鲁要钱办报时,得到的是这几句话:“没钱,我们办特区中央不拨款,只有3000万元的贷款,现在各个方面都等钱用呐,办报纸哪来的钱?”(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办报的事就只得往后推了。
其次,当时深圳的确有比办报更重要的事要做。“四通一平”(10)就比办报更重要。“吴南生刚到深圳不久,一场瓢泼大雨把住在新园招待所的市领导及城市规划专家都浸泡在齐腰深的水中。工程师呕心沥血绘制的规划设计图也被洪水冲走了,香港旅客也不得不卷起裤腿,在漂浮着粪便的车站跋涉。”(11)可见,相对办报而言,“四通一平”解决的是生存问题。(www.chuimin.cn)
如今高楼林立的深南大道当年水泥路不到2公里,两旁还是一片农田 何煌友摄于1979年
再次,当时深圳相当缺乏办报的人手,也是一个原因。深圳市委宣传部新闻科仅5人,尽管这些人大多有采编经验,还有一两个科班出身,真正懂得办报的却一个没有。而以当时深圳的经济状况,要想从外地马上调入相应的人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个例子,1981年年末,来深圳前担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市委常委刘波,受梁湘委托返回广州,召开会议,下达任务,个别动员,结果只有20多人愿意来深圳。此时已是深圳结束无市委机关报历史数月之后了,情况尚且如此,那就更不用说数月前的情况了!另外,深圳本地的人才状况也不容乐观。“1979年,宝安县撤县建市时,整个深圳市仅有六名大学生,两名工程师”(12),因此,李伟彦在吴南生问起报纸的事考虑得怎么样的时候,便说:“目前缺人……”(13)的确,要凑齐起码的办报人数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这对办报的影响不言而喻。
有关旗报——《深圳特区报》的文章
这一时期的《深圳特区报》在许多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其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二)直接刊用外电办好“世界经济”专版正式创刊后的《深圳特区报》继承了试刊时期的“言商”风格。(三)1983年开始向欧洲发行创刊初期的《深圳特区报》广告业务,除了保持试刊时期的一系列特色之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突破。......
2023-12-01
(二)胡耀邦表示:有点新鲜味道,是新事新办的味道继1981年6月6日出了第一期试刊后,《深圳特区报》于同年6月20日、8月8日、9月8日、12月24日,又陆续出了4期试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看过《深圳特区报》试刊之后表示:“有点新鲜味道,是新事新办的味道!”......
2023-12-01
10月11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原则上同意了这个报告。为此,1982年,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市委常委会经过讨论,批了1400多万元用来为报社建办公楼、宿舍楼、印刷厂以及引进印刷设备。8月20日,市委组织部任命张荣为《深圳特区报》印刷厂厂长。1983为国家创收利润7万元。......
2023-12-01
继确定办报方案后,1981年2月20日,深圳市委呈送《关于兴办深圳报纸的请示》给广东省委宣传部。1981年4月14日,省委宣传部就《关于兴办深圳报纸的请示》复函:同意深圳市委创办机关报《深圳特区报》。即从市委机关的宿舍中挪出一间大约10平方米的房间用作办报。然而,当时的《深圳特区报》筹办工作恰恰还没有准备妥当。......
2023-12-01
另一件是由中宣部牵头在中央新闻机构物色人选,当时江式高去北京招聘人才,中宣部给联系的单位有《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广电总局等,实际上,愿意到深圳的不多。在试刊期间,1981年8月31日,深圳市委任命张洪斌为《深圳特区报》负责人。......
2023-12-01
一边是强烈需求,一边是一穷二白,对处于拓荒阶段的深圳市委来说,要落实中央建设特区的战略决策,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宣传机构和队伍。再次,市委决定成立对外宣传小组,以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领导。由此可见,当时深圳市委非常重视对外宣传,这种认知与当时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位是分不开的。......
2023-12-01
序三为时代立言——写在《深圳特区报》创刊30周年王京生今年,是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也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2012年是《深圳特区报》的而立之年。进入新世纪后,深圳报业集团成立,《深圳特区报》成了集团的领航旗舰。市委市政府每有重大决策出台,《深圳特区报》总能勇当先锋、不辱使命。改革在深化,《深圳特区报》的先锋使命不变。今天的《深圳特区报》,已成了一张深......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