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改变教育:罗崇敏与中国教育振兴

改变教育:罗崇敏与中国教育振兴

【摘要】:酒酣耳热之际,王长勇当场表态,出资800万元,为云南的幼教事业添砖加瓦。民办教育的发展,有效缓解了财政教育投入压力。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民办教育固定资产总值约70亿元。2011年11月,第三届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在昆明召开,云南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被称为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云南现象”。最后,他以惯常的手势作出总结:“民办教育繁荣之时,便是中国教育振兴之日!”

4 民办教育繁荣之时,便是中国教育振兴之日

没有民间投资者,就没有民办教育。

“我们要向致力于教育的民间投资者致敬!”罗崇敏诚挚地说,很多民间力量投资教育,是对教育的感恩与回报;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对象同样要对这些投资者深怀感恩之心。因为他们,教育才如许美丽;因为他们,教育才更加神圣。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是云南第一家本科民办高校。2008年春节,董事长杨红卫接到省教育厅办公室打来的电话,说罗厅长吩咐要送两箱石榴给她。她当时以为打错电话了,直到被证实“厅长交代的名单中有你”时,热泪一下就在她的眼眶里打转转。

杨红卫深有感慨地说,云南的民办高校挺直脊梁,自罗崇敏厅长始。

倾心于民办教育的罗崇敏尽展自己的人格魅力,并与很多企业建立了合作,励德国际教育集团便是其中一家。

罗崇敏曾力邀励德国际教育集团来云南投资。受云南投资环境的吸引和罗崇敏人格魅力的感染,励德集团专程来云南考察了十多所学校,最终决定投入10个亿。此前,励德集团以股权的形式,已对云南大学滇池学院和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注册3亿元。由于这笔资金的到位,将使得两所独立学院在五年内,在校生人数从2万人发展到5万人。

罗崇敏与昆明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王长勇还有一段“斗智斗勇”的故事呢。

王长勇是一个极具投资眼光的企业家。他说:“企业要持续发展,人乃是关键。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才不够。”

2002年,昆明钢铁集团公司下决心开办高职院校,目前在校生已达到7000人,专业基本涵盖昆钢所需的钢铁、煤化工、水泥机电、矿山等专业。昆钢2009年销售收入410亿元,利润10.5亿元,各项指标都呈两位数增长。昆钢自己办的职业教育给了企业很大的人才支撑。现在,昆钢的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2%。今后要发展到1万人规模,面向全国招生。

罗崇敏十分关注王长勇办学的事迹,冥冥中,他在等待着一次机会。果然,2009年11月15日,罗崇敏赴昆明市翠湖宾馆参加云南省图书馆成立100周年庆典,得以在宾馆与王长勇共进午餐。席间,王长勇说:

“厅长,我多次听说过你办教育的事迹,很感动啊!办教育很辛苦,但造福于民,有利于国家和民族,我们以后会加强支持力度!”

早有准备的罗崇敏顺水推舟:

“谢谢王总对教育的支持!以后太久了,我们眼下就有个项目,请你雪中送炭啊!”

罗崇敏马上把建设乡镇幼儿园的项目详细说给他听。酒酣耳热之际,王长勇当场表态,出资800万元,为云南的幼教事业添砖加瓦。

在云南首届“教育功勋奖”获得者李孝轩先生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面硕大的镜框,里面是罗崇敏厅长亲自为他写的四个字:教真育爱。

1999年,李孝轩凭借12台电脑、6名学生起家。8年后,他创办的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占地千亩、学生过万、学生就业率高达97%。2010年,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成功专升本,被更名为云南工商学院,一跃成为云南民办高校的领头羊。一提起罗崇敏,李孝轩这位民办学校中最年轻的董事长就感奋不已。

“他为云南民办教育带来了春天。教育厅有这样的掌舵人,我有信心将爱因森打造成哈佛、耶鲁、早稻田那样的名校;至少要办成中国一流的应用型大学!”

罗崇敏经常对他的同事们说:“社会资金来云南办学,政府首先要保证他们能够盈利。民办教育的定位是精英教育,解决选择性问题。大众教育由政府来办,解决公平问题。一味要求大众化,民办教育必然被淘汰。但保证盈利不是急功近利,而是要着眼于未来。要让民间资金十年左右时间,收回投资,从而达到引资与投资的双赢,教育对民间资金才有吸引力。所以,引进民间资本时,我们首选那些具有长远眼光的企业家。”(www.chuimin.cn)

罗崇敏又经常对他的企业家朋友说:“企业家办学,我们应尽可能快而多地给你们回报。我说回报你们‘三生三世’,那是以情动人,我知道更多企业家只着眼于今生今世。但我要告诉大家,兴办教育,即便是今生今世,回报也是丰厚的,而且你得到的是最优质的‘利润’——人才。”

罗崇敏去过昆明的每一所民办学校。每年春节,他都要抽时间去民办学校给校长和老师们拜年,有时还为他们题写春联。2011年,他四次到民办学校作专门调研。每到省外考察,他必去当地的民办学校看看。

就是这样一位引路人、领头人,带来了云南“民办教育的春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领略一下云南民办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2005年,云南省民办学校总数为1431所,到2009年8月,增加到2447所,占全省学校数量的10.8%,在校学生达564500人,占全省学生总数的6.44%。

从2009年8月到年底这短短四个月时间,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2009年12月,云南省已有民办学校2757所,占全省学校总数的12.56%;在校生65.95万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的7.43%。

如上所示,仅用四个月,云南民办学校的学生人数在全省学生总数中上升了一个百分点。这大概是“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显例吧。

民办教育的发展,有效缓解了财政教育投入压力。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民办教育固定资产总值约70亿元。

民办教育的发展,有效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截至2010年年底,解决了云南省79.48万人的读书上学问题,为8.6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2011年11月,第三届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在昆明召开,云南以每年两位数的增长,被称为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云南现象”。

在民办教育发展大会的致辞中,罗崇敏再次呼吁民办教育应取得与公办教育同等的地位,他活用孔夫子的“有教无类”思想,生动诠释了自己的平等观:

“不管公办教育还是民办教育,法律地位的确立应有教无类,政策的指导应有教无类,学校的管理应有教无类,教师资源的配置应有教无类,学生的招收应有教无类,学生的就业应有教无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和事实上的公平需要有个过程,但我们不能不做努力。”

最后,他以惯常的手势作出总结:

“民办教育繁荣之时,便是中国教育振兴之日!”

全场掌声雷动。

2009年,民办教育仅占云南教育总量不到7%,三年后上升到12.8%,翻了近一番。罗崇敏充满期待地说,到2022年,云南民办教育要占到教育总量的30%~40%。至此,他情不自禁地篡改了一把唐朝诗人韩翃的名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芬芳散入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