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云南教育变革:成功打造职业教育集团

云南教育变革:成功打造职业教育集团

【摘要】:5打造职业教育集团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内,职业教育与职业学校无疑属于弱势群体。职业教育集团不是罗崇敏的发明,但将云南职业教育集团办出气候、办出质量、办出水平,罗崇敏居功至伟。一年后,云南大地上涌现出了2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2008年9月1日,云南省轻工、旅游、工业三个职业教育集团在同一天挂牌成立,拉开组建省级职业教育集团的大幕。

5 打造职业教育集团

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内,职业教育与职业学校无疑属于弱势群体。任何一所单个职业院校都存在着规模较小、缺乏底蕴、专业学科建设与社会生产需求脱节等问题,打造职业教育集团可能是有益的探索之路。

职业教育集团不是罗崇敏的发明,但将云南职业教育集团办出气候、办出质量、办出水平,罗崇敏居功至伟。

他刚到教育厅时,秦光荣省长问他:“我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看到陕西省建了八个职教集团,我们有没有办法?”罗崇敏答得干脆利落:“有。”一年后,云南大地上涌现出了20多个职业教育集团。

云南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秘诀何在?罗崇敏总结出“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即园区化、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

2008年9月1日,云南省轻工、旅游、工业三个职业教育集团在同一天挂牌成立,拉开组建省级职业教育集团的大幕。此后,冶金矿业、农业、文化艺术、交通经济管理林业建筑工艺美术等职教集团相继出炉。目前,云南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60多万、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5万多,并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特别是职业教育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2009年秋季,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达到22万余人,较2004年增加了1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由2007年的0.75:1,提高到2010年的0.96:1。

有人担忧,成立这么多职教集团,能不能真正发挥实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职教集团会不会有名无实,最终只剩下挂在墙上的那块牌?

罗崇敏说,完全有可能。如果不继续探索、实践,只满足于挂几块牌,那成立职教集团无异于好大喜功,毫无意义。但如果能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优势,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办学模式,那就会开辟一片职业教育的崭新天地来。

职教集团与单一的职业院校相比,优势在哪里呢?

职教集团是由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非法人产教联合体,它是一个政府统筹、部门联办、教育协调、多校一体、企业参与的宏大格局。在这样一个格局内,教、学、实习、就业实现一条龙服务。以前的学院,只有单一的教学关系;变成职教集团,拓展了学校的社会性,让学校直接与政府职能部门和工厂、企业接轨,课程设置有的放矢,人才培养适销对路,学校企业良性互动。更重要的是,集团化有利于盘活、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有利于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

云南决定,至少在最近几年内,不得把职业教育资源用于发展普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此严防优质职教资源流失。

罗崇敏的思路体现了他对职业教育的深刻认知。邓小平说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云南的职业教育也有三个面向:“面向职场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国际和未来的需要。”其中最基本又最重要的是:面向职场,面向就业。

职场是职业教育存在的根本,不面向职场的职业教育仿佛一条无法流进大海的内陆河,迟早会断流。因此,职业教育的方向目标以及专业设置都必须与职场需要进行无缝对接。在这方面,曲靖市麒麟区职业技术学校有独到之处。他们招生和就业各有两只抓手:

招生的第一只抓手伸向初中。对初中三年级拟进行分流的学生,在初中学校进行三到四门课的专业教学。学生毕业后若考取高中,该校发给专业培训合格证;若未考取高中,学生来该校就读,就算上完了一年级教学课程,二年级再在学校学习一年,三年级时去企业顶岗实习。这样就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初中义务教育的对接,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提高了初中升学率,又扩大了本校办学规模。(www.chuimin.cn)

招生的第二只抓手伸向大学。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下,接收一些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回炉提高技能”。该校就曾为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插上技能的翅膀。大学生在职校回炉后如虎添翼,他们尝到“吃技术饭”的甜头,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

就业的第一只手伸向企业。按企业需求培养学生。学校积极与本地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企业开展定单招生、对口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做”适用合格人才。

就业的第二只手伸向广阔的农村。学校建设了一个占地300亩,集花卉园艺、农业科研、旅游服务、国防教育为一体的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为载体,根据各乡镇的农业分布和产业布局,将农业科技辐射开来。学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一个专业联系一个乡镇,一个班挂靠一个村公所,把农业科技送到村村寨寨,让学生就地实习,让农民就地培训,让成果就地转化。很多学生成为农业科技的生力军。

罗崇敏自豪地说,我们还有一只手——充分研究周边国家的职业教育需求,建立面向东南亚的职业教育桥头堡。过去几年,根据周边国家如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急需“卫技人才”的情况,我们积极行动,开设卫生技术职业培训班,招收邻邦学生,效果出乎意料得好。搞教育,不怕抓手多。只有不拘一格办教育,才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把职业教育的信誉和品牌打造出来,让广大学生在职业院校里有自豪感、有兴奋感、有期待感,他们就会注重对自己职业兴趣的培养,就不会觉得学一门技能只是谋生,只是没考上大学之后的无奈之举,他们就能从职业技术学习中感受到神圣和庄严。渐渐地,他们自然而然会养成职业思维,提高职业能力,锻铸职业品格,凝聚职业精神。倘能做到这个程度,职业技术教育的境界将如日中天。

可见,无论园区化、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还是国际化,“五位一体”的落脚点是职场和就业,是培养一个人乐业、敬业、爱业、创业的精神。

罗崇敏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体现了一名教育家的胸怀与智慧:

“现代职业教育正在从‘终结性’走向‘终身性’,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创业需求,职业教育的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业终身教育。职业教育并不只是针对高职、中职学生的教育,而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终身教育。职业教育是人人享有的权利,每个人的一生都要不断地接受职业教育。”

罗崇敏的话说得很明白,职业教育要获得应有的尊严,必须融入终身教育之中,成为终身教育最为悠久、扎实和灿烂的一部分。

罗崇敏上任前的2007年,云南仅有中职在校生37万人,到2011年,已超过70万人,普职比达到1:1.06,中职在校生规模首次超过普通高中。2011年,云南省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飙升至77%。这个成绩来之不易,算起来,每年投资30亿元,总投资超过150亿元,新建了45所高中,建立了12个职教园区,现有高中、职高生超过120万人。

2008年以来,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减少117万,但由于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2011年,全国唯有云南省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不降反增,且创下历史新高,达224188人,比上一年增加2928人。

罗崇敏意犹未尽,他说,我们有信心在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达到165万人,毛入学率超过85%;我们要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保持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创造条件。我们还要加快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促进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硕士、继续教育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