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温总理收到罗崇敏的一封信,改变中国教育现状

温总理收到罗崇敏的一封信,改变中国教育现状

【摘要】:3给温总理的一封信当然,真正要实现教育均衡,钱永远不够花。2008年国庆长假,心潮澎湃的罗崇敏顾不上和家人、好友欢聚,提笔给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酝酿已久的心声:尊敬的温总理:您辛苦了!2009年4月1日,温家宝总理亮剑。温总理的回信,以及中央有关部委的重视、关心,给了罗崇敏极大鼓舞。

3 给温总理的一封信

当然,真正要实现教育均衡,钱永远不够花。城市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较大,说得动人家;到了乡镇村里,落后面貌很难博得投资者青睐。而在云南,最需要解决问题的还是那些D级危房、一师一校点和土砖学校。这些地方,钱是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

2008年国庆长假,心潮澎湃的罗崇敏顾不上和家人、好友欢聚,提笔给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酝酿已久的心声:

尊敬的温总理:

您辛苦了!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祝您国庆节快乐!您在人代会上铿锵有力地呼唤——“没有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未来”时时萦绕耳际。您在汶川大地震现场指挥抗震救灾,看望教师、学生的感人场面永远历历在目。

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战略决策,率领我们紧锣密鼓地开展云南省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特别是在中小学危房排除和标准化建设方面采取了很多有力的措施。一是对全省中小学危房进行全面普查,建立了云南省中小学校舍GIS管理系统,将640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分单体建筑进行系统管理和监控;二是制定了三到五年全面排除D级危房的规划,制定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建设标准,在汶川地震的第二天,由省政府和各州市签订了限期排除D级危房的责任书;三是点面结合,大力推动点上的整体排除,例如曲靖市全面启动整体排危和标准化建设项目,两年排除100万平方米D级危房,把十五年做的事情两年完成;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省政府今年计划投入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2.7亿,汶川地震后,省政府又及时增加了2.55亿,共投入资金5.25亿元,秦省长表示,到年底视省级财政收入状况还要增加投入;五是创新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标准化建设体制机制,政府负责,市场参与,金融支持,企业捐助,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监管。

尊敬的温总理,云南省委、省政府对中小学危房改造高度重视,对学校安全十分关心,但就目前靠我省的财力来排除D级危房,实现排危目标是很困难的。我作为长期在地方工作,刚到教育厅履职的教育厅长感到责任重大,寝食不安。我省现在还有50多万个孩子在D级读书、生活,D级危房是不能住人的啊!庆幸的是大地震没有发生在云南!

尊敬的温总理,云南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标准化建设,特别是D级危房整体排除全面展开,各州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标准化建设思路非常好,干劲非常大,工作非常实,但资金压力也非常大。我们希望把云南作为国家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标准化建设的试点,并派人员调研,给予工作上的指导和资金上的更多支持。我们决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的期望,不辜负温总理的关爱,不辜负人民群众的重托,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实施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标准化建设这项安身立命工程。

不妥之处,恳请总理批评指正。

敬祝总理政祺体康!

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云南省教育厅厅长 罗崇敏(www.chuimin.cn)

2008年国庆节上午10时

罗崇敏发出这封信的第八天,即10月9日,温家宝总理在这封信上郑重批示:

“请发改委会同教育部派人到云南调查研究,协助搞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标准化建设工作。”

一个是儒雅智慧、总揽全局、深具人文关怀的共和国总理,一个是博学多识、锐意革新、充满忧患意识的基层教育厅厅长。两颗赤子之心,为了孩子,为了教育,为了中国亿万家庭,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碰撞在一起。

11月24日,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率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云南调研。不久,云南顺利成为国家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标准化建设的试点省份

2009年4月1日,温家宝总理亮剑。他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并在会上提到云南教育厅厅长给他写信要求支持校安工程之事。

总理要求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7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校舍,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

2010年8月,教育部组织各省教育行政领导、专家前往云南,召开全国校舍安全工程现场工作会,国家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国务委员刘延东对云南的校舍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学子俱欢颜。”温总理的回信,以及中央有关部委的重视、关心,给了罗崇敏极大鼓舞。那一段时间,罗崇敏喜欢吟诵千多年前诗圣杜甫的名句,他将诗中的“寒士”改为了“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