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轰动效应:给人深刻印象

轰动效应:给人深刻印象

【摘要】:轰动效应,即通过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达成轰动的社会效应。通过传播形成了轰动效应,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在日常交际中,我们可以运用主动的轰动效应,以达到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舟舟出奇的指挥家天赋,使他成就了影响整个世界的轰动效应,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无比深刻的。所以,我们可以为自身营造出适当的“轰动效应”,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芭芭拉·瓦尔特斯曾说:“在你的一生当中,总有一些时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命运取决于给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其中包括寻求配偶的阶段和谋职期间。在这种时候,你是不甘屈居第二位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交际障碍,与初次见面的陌生人交往时,即使自己作过自我介绍了,但对方似乎忘记了,毫不理睬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之所以出现交际障碍是源于你给对方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在对方心里没有达到轰动的效果,因此,他很有可能会忘记你的一些信息。那么,如何给对方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以此来影响他人心理呢?有的人故意做出一些轰动的事情,来衬托自己的“出场秀”,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轰动效应”。

轰动效应,即通过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达成轰动的社会效应。比如,一个俊秀的年轻人,偏要找个最丑的女子,让别人吃惊,或者有人故意做出荒唐事情,以造成社会轰动。轰动效应的形成,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依靠媒体传播,二是依靠口头传播。通过传播形成了轰动效应,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轰动效应又有主动与被动之分: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形成的轰动效应称为“主动”;无意之间被媒体或头口传播而形成的称为“被动”。在日常交际中,我们可以运用主动的轰动效应,以达到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

一位心理学教授经常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在巴黎,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画家,但是,一直以来,他默默无闻、一贫如洗,连一张画都卖不出去。而在巴黎,画店的老板都只寄卖名人的作品,年轻的画家根本没有机会让自己的画进入画店出售。虽然,这位年轻的画家多次恳求画店老板寄卖自己的作品,但是,每次老板都以“你不是名家”为理由而拒绝他。

有一天,画店来了一位顾客,向老板热切地询问有没有那位年轻画家的画。画店老板支支吾吾,拿不出画来,只好据实相告,最后只能遗憾地看着顾客满脸失望地离去。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画店里不断有顾客来询问年轻画家的事情,画店老板开始为自己的过失感到后悔,他多么渴望再次见到那位原来如此“有名气”的画家。就在老板非常着急的时候,那位年轻的画家出现在了画店老板的面前,年轻画家成功地拍卖了自己的作品,并因此一夜成名。

原来,当那位年轻画家兜里只剩下十几枚银币时,他想出了一个聪明的方法:他用钱雇佣了几个大学生,让他们每天去巴黎的大小画店四处转悠,每人在临走的时候都要询问画店的老板:有没有这位画家的画?哪里可以买到他的画?而那位充满智慧的年轻画家就是毕加索

毕加索用钱雇佣了几个人为自己传播“名气”,在画店老板面前刻意营造出“名家”的印象,如此一来,给画店老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毕加索的画得以成功地拍卖出去,并因此一夜成名,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轰动效应”。其实,有时候一些名人的事件经过了媒体传播,往往也会形成轰动效应。张国荣因抑郁而跳楼自杀,引起了轰动;英国王妃戴安娜因车祸死亡,在世界引起了轰动。另外,有的轰动事件却是来自于出奇的事件而引起的。(www.chuimin.cn)

舟舟在出生后一个月,父亲就被医生告知儿子是医学上被称为不可逆转的中、重先天愚型患者,这一消息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但是,父亲并没有放弃舟舟,在他两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泡在排练厅里,舟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差,但形象思维能力却很强。长年待在排练厅里,使他对指挥家先生观察得相当细微。舟舟大约六岁的时候,一次排练休息,乐手门在休息时与舟舟开起了玩笑:“舟舟,想不想当指挥?”“想!”舟舟爬上了指挥台,举起了指挥棒,惟妙惟肖地学起了指挥家的动作,下面的乐手门随着指挥棒演奏了起来。

1997年,湖北电视台在对舟舟进行长达十个月的跟踪采访拍摄之后,诞生出一部长达六十分钟的纪录片《舟舟的世界》。顿时,舟舟在武汉成为了知名人士,然而,戏剧化的变化还在后面。1998年底,中国残联的刘理事长打电话给舟舟,邀请他参加1999年元月在北京举行的残联新春晚会。在残联新春晚会上,舟舟与赫赫有名的中央芭蕾舞剧院交响乐团合作,完美地演绎了这一次指挥。之后,舟舟除了在全国巡回演出,还去美国指挥了世界顶级乐团——美国国家交响乐团、辛辛那提交响乐团,震撼了全美国。

舟舟出奇的指挥家天赋,使他成就了影响整个世界的轰动效应,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无比深刻的。他曾与施瓦辛格手牵手进入人民大会堂,舟舟的传奇般的音乐人生让首次来中国的施瓦辛格十分感动,这位慈善大使当场捐款15万美元,而香港影帝刘德华搂着他深情地唱了一曲《你是我的一片希望》。同时,舟舟给无数个了解他事迹的人带来了久违的感动。

心理小贴士

轰动效应的心理基础,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的兴趣冲动和对名人事件的关注冲动。弗洛伊德曾说:“传播轰动事件可以宣泄心理能量,达到心理平衡。”在日常交际中,每个人都需要刺激,需要激情,需要宣泄心理的渠道,而传播轰动事件则成为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共性。所以,我们可以为自身营造出适当的“轰动效应”,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我们在运用轰动效应的同时,应该利用其积极的一面,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而影响他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