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超限效应一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可见,家长对孩子、管理者对下属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下属“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
2023-12-01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对方身上的倾向,即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对方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于是,他们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对方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比如,一个善良的人认为对方也是善良的,一个敏感多疑的人,则往往会认为别人都是不怀好意的。投射效应使我们对他人的知觉产生失真,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就是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但实际上对方所具备的特性与自己却是全然不同的。由于投射效应更倾向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因此,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它会给正常的人际交往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所以,在日常交际中,我们需要克服这样的心理,善于从言谈比较中挖掘对方的欲望点,使对方“欲求不满”,如此才能达到影响对方心理的目的。
1964年,刚从海军学校毕业的吉米·卡特,遇到了海军上将里·科弗将军。当将军让他谈谈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吉米·卡特为了获得里·科弗将军的喜欢,骄傲地谈起了自己在海军学院的成绩,他说自己在全校820名毕业生中,名列第58名。他自认为将军听了他的成绩后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没想到将军却没有任何反应地问道:“你尽力了吗?为什么不是第一名?”这句话让吉米·卡特不知道如何回答。
吉米·卡特与将军的对话验证了错误投射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心理学研究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强加在对方的身上,认为自己是这样想的,对方也应该有同样的想法,并试图通过这样的想法去影响他人,最终却适得其反。
1. 通过言语比较洞悉其心理
如果自己喜欢吃火锅,你可以试着询问:“你觉得火锅怎么样?”假如对方回答:“火锅还行吧,我倒觉得牛排挺不错的。”通过言语比较,对方所中意的应该是牛排而不是火锅;假如对方回答:“我最喜欢火锅了。”那么,他的喜好应该和你差不多。
2. 自己的喜好无法正确衡量别人(www.chuimin.cn)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就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种折射,在投射效应的驱使下,人们的行为常常有失偏颇,继而不能更好地影响他人心理。比如,你自己很喜欢吃西餐,并不代表对方也喜欢吃西餐。因此,我们在交际中不要以自己的喜好来衡量别人,这样造成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3. 利用惯性思维
税务员假装不相信地问道:“唉,据我所知你没有这个肚量。”店主有点生气:“什么!我没有那个肚量,这算什么呀!自从今年来,我哪个月不卖个两万多呀。”“那好,你先把这几个月所漏的税额补交了吧!”税务员说道。这里,税务员所使用的就是惯性思维,利用其欲望点洞悉其心理。
心理小贴士
投射效应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感情投射,也就是认为对方的喜好与自己有相同之处,继而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试图来影响对方;二是缺乏客观性的认知,他会以自己的价值判断去过度地赞扬喜欢的人,或者贬低厌恶的人。其实,投射效应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即每个人的心理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要以已心度人,需要在言谈比较中挖掘出对方的欲望点,准确投射,这样才能有效地打动人心。
有关一天一堂心理分析科的文章
120.超限效应一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可见,家长对孩子、管理者对下属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下属“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
2023-12-01
事实上,每个人对自己的邻居或多或少都有一份亲切感,我们可以利用邻里效应向对方传递心理暗示,那么做事自然就容易了。由此可见,要想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我们就要善于利用“邻里效应”,向对方暗示彼此有着极为熟悉的关系,以此影响对方心理。邻里效应的产生是非强迫性的,是他人在心理暗示作用下做出的主动行为,通过彼此的交谈,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情感和行为变化,因此,邻里效应还会产生出“社会感染”这样一种社会心理机制。......
2023-12-01
在公共关系演讲中,合理适度地利用心理效应,有利于增强演讲的效果,达到演讲的目的。常见的效应主要包括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权威效应和移情效应等。在公关演讲中,演讲者常利用晕轮效应来进行自我宣传。在演讲中可利用权威效应,由有一定权威性即专业水平高、人品良好的人士充当演讲者。总之,利用权威性能大大增强演讲的效果,容易说服听众。......
2023-07-16
119.从众效应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从众效应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做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那些跟着仰望星空的人实际上是被从众效应左右了。此时总有三五个人抢着参与,而不明真相的人不知道他们是“托儿”,被从众效应激化,也参加押宝。......
2023-12-01
卡斯滕让另一些被试大声朗读诗歌,他们的嗓子一会儿就哑了。大多数人将新背景下的新能量称为“第二阵风”。具有专念意识的人会主动想办法改变,迎来“第二阵风”。如果第一项任务的时间紧,那么第二项任务的时间就比较松,反之亦然。被试显然根据第一项任务的特性而形成了不成熟的认知承诺,如果他们完成第一项任务的时候很赶,那么即便第二项任务并不紧迫,他们也会快马加鞭,并因此而感到疲惫不堪。......
2024-01-20
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如果巧妙运用冷热水效应,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形象,反而会获得他人的好评。鲁迅的精辟论述,谈就是在运用冷热水效应去促使对方同意。原来,他两人十分擅长运用冷热水效应去说服对方。在这种阵势面前,即使该方案中有一些不利于对方的条件,对方也会认为折中方案非常好,从而接受。运用冷热水效应,可以使一个人从困难、挫折、不幸中挖掘出新的快乐。......
2023-08-07
“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自己人效应”。因此,与人交往中,我们若要与他人搞好人际关系,就不能不强化“自己人效应”。强化“自己人效应”,从你这个角度而言,就是要使他人确认你是他们的“自己人”。......
2023-12-01
皮特是新上任的某大型外企的采购部经理,新官上任三把火,刚到任的他,就有志在采购部做出一番成绩,他的目标是在刚到任的这一年为公司节省出五百万的材料费。很多公司知道皮特需要购进钢材,便与之联系。皮特了解后,赶紧与卖方联系,谁知对方已经逃之夭夭了。等待皮特的,只有被解雇的悲剧,而他学到的教训是:别轻易相信别人。心理小贴士任何一个成熟的人都要有自己的主见,都不能轻易相信别人。......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