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是依赖朋友朋友之间也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制约性与依赖性,这些不属于友谊的范畴,只不过是习惯罢了,但深深地影响着你与朋友的关系。卡罗琳,是一位有三个孩子的年轻的母亲,她有一个女“主人”式的朋友。不久后,卡罗琳发现,莉拉不仅是母鸡,还是山大王。莉拉感觉到了卡罗琳正在疏远自己,于是她意识到,如果她真想与卡罗琳或任何人交朋友的话,她应该学会与人平等相处,有来有往,互相帮助。......
2023-12-01
朋友交流注意信息对称
与人交流,信息不对称,就像阴阳不协调,很难谈到一起去,你说这个,我讲那个,交流的效果不会好。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相异于自己的人,其中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要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信息对称,有必要去与对方沟通,哪怕是争辨也比谈不拢就分手强。
思想观念程度不同的差异,都会外化成人与人之间的争执与论辩。留心我们周围,争辩几乎无所不在:一场电影,一部小说,一个特殊事件,某个社会问题都能引起争辩;甚至连某人的发式与妆饰也能引起争辩。从某种意义上看,不同见解的争辩过程正是寻求真理的过程。辩论,就是为了探求真理,坚持真理,维护真理而相互劝说。然而由于论争的任何一方都想推翻对方的看法,树立自己的观点,故而,辩论和寻常说话不同,它是带有“敌意”的语言行为,因而有所谓唇枪舌剑之说。于是,大凡争论留给我们的印象都是不愉快的,最容易使我们良好的交际愿望落空。如果你能够在论辩之前多投入一些思考,在论辩结尾搞好“善后”工作,就能使你在辩论这种特殊交际场合,既做到个人心情舒畅,探求了真理,又不伤人际和气。
为争辩定下一个积极的格调。避免无益的争辩。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意见与人相左时,当你的言行遭人非议时,你的本能大概就是奋起辩驳。许多毫无意义的事情往往就在这时发生了。为了避免无益的辩论,此时,你需对如下问题进行冷静思考:
问题一:如果你能最终获得争辩的胜利,它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大可不必动用你的“唇枪舌剑”,一笑置之最妙。同样,你向别人提出“挑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有价值的,通过争论使自己和他人都能受到启发和教育的问题,不必在那无关宏旨的细节琐事上做文章。
问题二:你的辩论一番的欲望更多的是基于理智还是感情原因?诸如虚荣心、表现欲望或面子上下不来。如果是感情原因,大可就此打住。同样,我们向人提出问题是否有感情的因素?如有,就同辩论的实质——探求真理背道而驰了。所以最好别去做这种不积极的提示而把他人引入无谓争辩的歧途。(www.chuimin.cn)
问题三:对方是充满敌意的吗?他对你有深刻成见吗?如果是,那么在这种非理性的氛围中最好不要再火上浇油。同样,如果你是处于这样一种心境,绝对不要向对方提出论题辩论,因为此时你提不出理性的论点,在辩论伊始,就注定了你失败的命运。
使争辩成为一种愉快的、和平的思想交换。辩论是为了明是非,求真理。只要我们的辩论出自公心、就能采取积极的态度,使用积极、文明、恰当的论辩语言去参加辩论。
第一,树立正确的辩论价值观,即为追求真、善、美而去积极地争辩。做到观点正确,旗帜鲜明。
第二,树立正确的辩论道德观。把辩论置于科学基础之上。以理服人,让事实说话。辩论者要有高深的涵养;不搞诡辩,不揭隐私;不搞人身攻击;不把“观点的敌对”引申为“人际的敌对”;不靠嗓门压人,有理不在声高,如果你能有制有节的音调语气道出你的理,其效果不亚于如雷贯耳。
第三,用真情、善意、美感与人辩论,就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理与情恰恰是列车通往“积极争辩”的双轨,缺一不可。在争辩中,“理”是争的目的和取胜的保证。然而人又是感情动物,如果你在论辩中既能做到以理制理,又能以情明理,你的辩论将会成为一种愉快的、和平的思想交流。你们彼此会以这样的话语来结束论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您让我心服口服。”真正是既争论出了相互认同的信息对称的“道理”,又增进了人际和谐,达到了积极论辩的目的。
有关成功的秘诀在哪里?的文章
不要总是依赖朋友朋友之间也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制约性与依赖性,这些不属于友谊的范畴,只不过是习惯罢了,但深深地影响着你与朋友的关系。卡罗琳,是一位有三个孩子的年轻的母亲,她有一个女“主人”式的朋友。不久后,卡罗琳发现,莉拉不仅是母鸡,还是山大王。莉拉感觉到了卡罗琳正在疏远自己,于是她意识到,如果她真想与卡罗琳或任何人交朋友的话,她应该学会与人平等相处,有来有往,互相帮助。......
2023-12-01
对他人斥责不得与人交往做到阴阳和谐,就得承认对方的价值,不要有阳贵于阴的思想,也就是说允许个性的存在。有一段轶事,颇能反映斥责与称赞的妙用。因为对其怀有某种期待,所以才会在失望中大声斥责。若感情用事地表示全部信心而厌恶对方,则无异于舍本逐末,达不到斥责的目的。遭人斥责,一般人都会感到紧张。这时,斥责之后再给人以称赞、抚慰,暴露其不足之后再指出希望,留给人以改进的余地。......
2023-12-01
好朋友也要分清你我中国有一句古话,“亲兄弟,明算财。”所以,最好的关系也要分清你我,这是处世的经验,你是你,我是我,才是正常的与人性化的。财产要分清夫妻都有离婚的时候,或者说都有为花钱而吵闹的,何况朋友,再好的朋友财产都要分清。四个好兄弟一直以来相处和睦,不分你我,倒还未认真分清彼此长幼先后次序的问题。你的朋友与我的朋友要分清朋友的朋友并不必然可以成为你的朋友。......
2023-12-01
对朋友玩小聪明太不应该朋友之间能力大小不同,各人的财富多少也不一样,这是正常的,可是有的人对朋友耍小聪明,是极不尊重的一种表现。他对两个儿子说:“这两块铁,你们一人挑一个,拿它去砍三天的柴,谁砍的多,我就把咱家里的鹅作为奖励。记住,磨刀不误砍柴工。”......
2023-12-01
朋友不在面前的时候也要维护平等与朋友交往,如果相聚的时候是“实”,那么不相聚的时候就是“虚”。说地道了,朋友不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对他的态度最能反映出你与他的关系是很好、一般,还是不好。有的人尽管与朋友关系不错,可是当朋友不在面前的时候,就随便地有失公允地评价起他,把朋友的秘密、甚至隐私公布于众。要谈平等,朋友之间就要始终如一地维护对方的利益。......
2023-12-01
得理让人,失理容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多数时候都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小王知道丈夫最近不顺心,也就没让他帮着做家务。丈夫抄起茶几上的水瓶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小王觉得心都快碎了,绝望且毫无理智地哭骂:“摔吧!有种的把东西都摔完!”以这个故事为例子,如果当丈夫责怪小王的时候,小王主动退让的话,丈夫立即就会觉得这样对待妻子是不公平的,会觉得内疚和后悔。......
2023-12-01
因为在生活中,真正是“臭水沟”的人往往不多。也就是说,当你在与人相处的时候需要把握一个“度”,而这个“度”用孔子的话来说,那就是——君子和而不同。每一个都会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往往会造成摩擦与冲突,但是我们应该学会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好的关系,与此同时,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和做法上也不必苟同于对方。这就是“君子和而不同”的道理。......
2023-09-19
婚后如朋友般对待爱人在芸芸众生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想有一个幸福的婚姻。但是,婚后夫妻双方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是取得幸福婚姻的先决条件。有一对恋人,他们是由朋友变为恋人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双方都在努力调整自己,给对方朋友式的对待,彼此的相处就更加和谐了。我们在婚后把爱人当作朋友,给予他们像朋友那样的尊重、宽容和感动,我们就会赢得一生的幸福。......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