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相互勉励中感受人情温暖,成功秘诀何在?

相互勉励中感受人情温暖,成功秘诀何在?

【摘要】:在相互勉励中感受人情的温暖朋友之间或许有职务的高低,身份的高低,怎样相处才能恰到好处呢?相互尊重,而不能有主次之分,否则就失去了感情的基础,关系不易维持。现在是竞争社会,与人相处,给朋友或同事一句勉励的话,会让对方感到内心的温暖,自尊的满足。以勉励代替指责查理·夏布是全美少数年收入超过百万的商人。寻找勉励的突破点对他人进行勉励,让对方感到人情的温暖,是约翰·洛克菲勒成功管理人事的首要秘诀。

在相互勉励中感受人情的温暖

朋友之间或许有职务的高低,身份的高低,怎样相处才能恰到好处呢?相互尊重,而不能有主次之分,否则就失去了感情的基础,关系不易维持。

现在是竞争社会,与人相处,给朋友或同事一句勉励的话,会让对方感到内心的温暖,自尊的满足。

弗洛伊德说过,一个人做事的动机不外乎两点:性冲动和渴望伟大。美国学识最渊博的哲学家之一,约翰·杜威则有另一种说法,他认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请记住这句话——“希望具有重要性”,这一点非常重要。

那么,一个人到底需要什么?其实,所求并不多。但不可否认,有少数几样东西的确是你极希望拥有的。一般来讲,大多数人需要的东西包括:健康的身体、食物、睡眠、金钱和金钱可以买来的东西、未来生活的保障、性满足、儿女的幸福、被人重视的感觉。

除了以上这些需要,还有一项需求较难满足,它就是“渴望伟大”或“希望具有重要性”。人们对这项需求,观念上根深蒂固,心理上迫切热望的程度,绝不亚于对食物和睡眠的需求。

林肯曾在一封信里提到:“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人们相处最佳的途径是勉励。”威廉·詹姆士也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人肯定。”他不用“希望”、“需要”,或是“盼望”等字眼,而用的是“渴望”这个词。

这种渴望不断地啃噬着人的心灵,少数懂得满足人类这种欲望的入便可以将他人掌握在手中。那么,如何使勉励恰到好处呢?

以勉励代替指责

查理·夏布是全美少数年收入超过百万的商人。1921年,安德鲁·卡耐基慧眼独具,提名夏布为新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第一任总裁时,夏布才38岁。

为什么安德鲁·卡耐基每年要花100万聘请夏布先生呢?这几乎等于每天支付3000多美元。难道夏布先生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天才?还是夏布先生对钢铁生产比别人懂得多?都不是。夏布先生亲自说过,在他手下工作的许多人对钢铁制造其实都懂得比他多。

夏布说他之所以获得高薪,主要是因为他善于处理人事,管理人事。当有人问他是如何做到这点,他讲了下面这段话。(www.chuimin.cn)

“我想,我天生具有引发人们热情的能力。促进入将自身能力发展到极限的最好办法,就是大家相互勉励。而来自长辈或上司的批评,最容易丧失一个人的志气。我从不批评他人,我相信勉励是使人勤奋工作的原动力。所以我喜欢勉励而讨厌吹毛求疵。如果说我喜欢什么,那就是真诚、慷慨地勉励他人。”

这就是夏布处世成功的秘诀。但是,一般人是怎么做的呢?正好相反,假如他们不喜欢一件事情,必定对下属大吼大叫;如果喜欢,就默不吭声。

“生活中,我广泛接触过世界各地不同层次的人。”夏布说道,“我发现,无论多么伟大或尊贵的人,他们和平常人一样,在受到认可的情况下,比在遭受指责的情形下,更能奋发工作,效果也更好。”

这也是安德鲁·卡耐基先生杰出成功的主要原因。夏布指出,卡耐基常常勉励他人,让对方感到被尊重与受重视,私底下他也是乐于勉励,并希望得到别人的勉励,如他说:“我干得怎么样?请多多支持。”卡耐基甚至在墓碑上也不会忘记“恭维”别人,他为自己所写的墓志铭是这样的:“这里躺着一个人,他懂得如何逢迎比他聪明的人。”

寻找勉励的突破点

对他人进行勉励,让对方感到人情的温暖,是约翰·洛克菲勒成功管理人事的首要秘诀。在他眼里,人本身没有高低之分,只是从事的职业不同和能力高低不同而已,对于低能力人,可以通过勉励让他得到尊重,从而焕发进取的激情。举例来说,爱德华·贝德福特是洛克菲勒的合伙人之一,在南美的一次生意中,他使公司损失了100万美元。洛克菲勒当然可以指责贝德福特,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知道贝德福特已经尽力了——再说事情已经发生并且过去了。所以洛克菲勒另找其他的事情称赞贝德福特,说他节省了60%的投资金额,他勉励道:“这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我们并不能总像巅峰时期那么好。”

让被勉励的人心动

佛罗伦兹·齐格飞是百老汇最有看头的歌舞剧家,具有一项使美国女孩增添光彩的超绝能力。好几次,他把原本没有人愿意多看一眼的平凡女孩变成千娇百媚、风情万种的舞台明星。他深深知道勉励和信心的价值,常用殷勤、体贴的力量打动女士们的心,使她们相信自己确实美丽。

我们会照顾儿女、朋友甚至雇员的身体,但是我们可曾照顾过他们的自尊?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忽略的美德之一便是相互勉励,去滋润对方的自尊心。

爱默生说过:“我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为人处世,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成就和需要,而尽量去发现别人的优点,不是逢迎,而是“真诚勉励、慷慨地赞美”,这样,别人会把你的言语珍藏心里,到时候奉还给你。你来我往,在勉励中提高,在勉励中得到慰藉。这种处世方法,难道不是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