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如何正确指出他人错误?

如何正确指出他人错误?

【摘要】:指错有方,醒人有法正面纠正别人的错误是最不受欢迎的。但是,当真正有人站出来指出他的错误时,他就会不高兴了。纠正有级别、有身份的人的错误本身就很难,更何况没有多少人有勇气去这么做。事后,他对这位秘书委婉地指出自己的错误,让自己在众人面前挽回面子表示了感激之情。有好几位远方的亲戚来探望王小姐,这让她非常高兴。王小姐的丈夫从“二舅妈”有些茫然的表情可以看出,妻子一定认错了人,但又不能确定该叫什么好。

指错有方,醒人有法

正面纠正别人的错误是最不受欢迎的。任何时候都要记住: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纠正别人前,一定要知己知彼,既不要让自己碰钉子,也不要过分强调自我。也许你的初衷是好的,但真正能领你这份人情的人并不多。在人际交往中,这也是许多聪明人避免做的一件“好事”。

尤其在你的意见与他人意见对立时,不要企图从正面突破,以强调自己的正确。这样做的后果有两种:一是,对方死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只会让双方关系僵化;二是,即使对方表面上做出让步,在心里也不会服你。所以,这样做不只是面子上不好看,而且彼此关系也只会变得紧张。

王科长虽然职位不高,但在公司里也算是一位有头有脸的人物,平时习惯于被下属附和,在一些事情上不论自己说的对不对,周围的人都会赔着笑脸阿谀奉承。一次,王科长身体不舒服,还没等公司卫生站的医生做出诊断,他硬说自己喉部发炎。医生见状,又是忙着开方子,又是满脸堆笑地说:“我说科长大人啊,你老早和我打个招呼就是了,还得麻烦你跑一趟。”两天过去了,病情变得越发严重,他又来找医生,这次医生一检查才知道原来患了风寒感冒。事后,王科长非常郁闷:“这帮人也不知怎么搞的,明知我不对,还奉承着我,连医生都不例外。”

但是,当真正有人站出来指出他的错误时,他就会不高兴了。一次宴会上,由于一时兴起,有人提议让王科长随便讲几句话助兴,王科长很赏这个脸,于是唱了一回主角,没想到没说三句话,竟出了几次低级错误——不是把字念错了,就是用错词。身旁有人不停地低声提醒他,这让他觉得不舒服。第二天上班时,他还特意提起这件事:“我说咱们有些同志真是不像话,昨天宴会上发生的一些事大家都看到了……”

纠正有级别、有身份的人的错误本身就很难,更何况没有多少人有勇气去这么做。对于常人,或多或少也会在生活与工作中表现出像这位科长一样的态度,原因很简单——每个人都希望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优点上,而不是缺点与错误上。

在上面这个事例中,那位医生也许害怕否定王科长的判断,所以,只按王科长自己的说法开药方,结果却没有赢得对方的信赖。所以,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并不是说,可以默认对方的观点。如果这位医生用下面这种方法的话,想必更能赢得科长的心。比如,他可以半开玩笑地说:“看来王科长对医学也是很有研究啊,不过,为了你的健康,我还是给你好好瞧瞧。”那位在会上提醒科长的下属错就错在:纠正科长的错误不看场合与时机,也不讲究方式方法。如果他能换一种方式,说不定还会让科长大加赏识呢?比如,他可以在科长说得起劲时,带头鼓掌,这时科长一定会停下来,在这个时候,可以写个字条,或是通过更巧妙的方式提醒科长。

当你必须纠正别人,但又不便于当面指出时,应该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

先赞同,再提醒(www.chuimin.cn)

一次,一位从不看足球的朋友,也凑热闹看了一回“世界杯”,当电视画面上出现罗纳尔多时,这位朋友为了表示自己也认得此人,于是很自信地说:“瞧,人家亨利这个光头,看上去真酷!”在场的人都知道他是个足球盲,也就没有人答理他。没想到他又憋不住了,一本正经地说:“我看呐,这场比赛亨利一定能为巴西队进两个球。”大家看球的兴致正高,没有人想听他在一边胡扯,于是有人告诉他:“错了,错了,那是罗纳尔多。”这位朋友显得很尴尬。

所以,一次正面的纠正——即使面对的是一位对足球一无所知的人——一只会伤及对方的自尊。如果那个人这样告诉他:“你从来不看足球,还知道亨利,真不简单!不过,像你说的那样,这个人的光头倒有点像亨利。”通过这样一番提醒,对方会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以及对待他错误的宽容态度;否则,生硬地告诉他:“错了,错了。”会很伤对方的自尊心。

略微补充,稍加提问

任经理在一次年度总结会议上说:“今年大家表现都不错,我们部门超额完成了19项任务……”旁边的一位秘书很快发现任经理出了错,不应该是19,而应该是29。但他并没有当面提出,而是在经理讲完话之后,补充说:“我们明年争取……我就补充这么多。”接着他又问任经理:“我好像记得那个数字是9月份的,您看是不是需要我再重新核对一下?”过了一段时间,这位秘书告诉任经理说:“今年超额的数字是29。”这时,任经理又当着众人的面简单地认了个错。事后,他对这位秘书委婉地指出自己的错误,让自己在众人面前挽回面子表示了感激之情。

避重就轻,正确引导

如果对方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上出了错,并且接下来,他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论述,那么,这个错就有必要指出来。纠正这种错误一定要避重就轻,正确引导。有好几位远方的亲戚来探望王小姐,这让她非常高兴。见面后,王小姐非常热情,她拉住一位中年妇女的手,一口一个“二舅妈”。王小姐的丈夫从“二舅妈”有些茫然的表情可以看出,妻子一定认错了人,但又不能确定该叫什么好。于是催促着王小姐:“赶快去倒茶水,别只顾说话。”在这个空隙时间,有人开始逐一介绍一同过来的亲戚。等王小姐回来时,丈夫特意当着她的面叫“二舅妈”为“三嫂”。

王小姐这才发现自己认错人了,好在丈夫为自己救了场,要不可闹出大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