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院长大的女孩茱蒂被一个似曾见过的神秘人物送去上大学,她的奇异之旅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开始了……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丰子恺是我们国家著名的画家和散文家,这本书将他的漫画与散文融为一处,非常值得一读。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2023-12-06
第二部分 经络疗法
一、按摩手法
按摩是经穴疗法的一种主要手段。要使按摩效果好,除了手法力度适当,还要遵循按摩的基本法则,运用基本治法,辨证施治。
1.按摩的法则
按摩要遵循补、泻、和这三大法则,因此,在按摩前先要辨明病症的虚实,然后根据“虚则当补,实则当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的原则施行补法或泻法。一般认为:“轻揉为补,重揉为泻”;“顺经为补,逆经为泻”;“一补一泻为之和”。一般以“阴经多补少泻,阳经多泻少补”为原则。所谓“顺经为补,逆经为泻”,例如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方向是由头走向足,掐按足三里时向足的方向使劲是为补法,反之,则为泻法。
2.按摩的基本治法
(1)温法
温法是指使用摩擦、揉、推压等手法,用缓慢而柔和的节律性动作,应用于虚寒症的一种治法。适用于每个穴位的按摩,时间要长,使被按摩者有温热感,使之产生热能,渗透组织深部,温经散寒,具有扶助正气、温补肾阳、散寒止痛的作用。故有“寒者温之”、“损者温之”的说法,如按、摩、揉气海、关元,摩擦肾俞、命门等。
(2)补法
补法是指使用轻柔动作按摩穴位,达到补气血津液不足、调节脏腑功能衰弱的目的。在腹部中脘、气海、关元等穴按顺时针方向使用推、揉、摩等手法,按摩较长时间,按法、擦法在背部膀胱经进行。对功能衰弱、体质虚弱者,可以达到“补虚祛邪”的目的。
(3)通法
通法是一种消除病邪塞滞的治法。讲求刚柔兼施,轻重适宜。常用推、拿、搓法于四肢,拿通肩井,具有通经络、行气血的功能。
(4)泻法
泻法是指攻逐结滞的一种治法。一般用于下焦实症引起的下腹胀满、食积火盛、二便不通等症。手法由慢逐渐加快,手法刺激稍轻,以挤压类与摩擦类较多。如食积便秘,可推摩神阙、天枢两穴,再揉长强,以达到泻实的目的。
(5)汗法
汗法是一种开泻腠理、祛除表邪的治法。它用按摩手法,使被按摩者发汗,病邪从表而解,适用于风寒或风热之邪。对于风寒外感,应以先轻后重的拿法强刺激,对于风热外感,应以轻拿法,柔和轻快,多用挤压类和摆动类手法中的拿法,或用推、按法。如推、拿风池和风府能疏风散邪,按、揉大椎,能发散热邪。
(6)和法
和法是调和气血、调整阴阳的一种主要治疗方法,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凡邪在半表半里者宜用之。手法应平稳而柔和,以振动类和摩擦类居多。主要通过和气血、和脾胃、疏肝理气这三个方面以达到气血调和、表里疏通、阴阳平衡的目的。和气血方法在四肢及背部;推、按、揉、搓或轻拿法在肩井部位;和脾胃可在章门、上脘、中脘等穴位上,进行推、摩、揉。
(7)散法
散法是用按摩手法疏散积滞的一种治疗方法。有“结者散之”、“摩而散之”的说法,用轻快柔和的手法,如推、摩、搓等手法在按摩部位操作,以达到消瘀散结的目的。如气郁胀满,用推、摩有形积聚,无论有形或无形积滞,皆可达到散结的目的。
(8)清法
清法是一种用以清热除烦的手法。一般以摩擦类手法为主,适用于清热。气血实热者重推督脉,气血虚热者轻擦腰部;血分实热者重推膀胱经,表虚热者轻推膀胱经。
二、配穴原则与施治顺序
按摩疗法是通过一定的手法和施治顺序,作用于适当的穴位或部位上来完成的。选取穴位与施治顺序是否适当,直接影响按摩效果,所以,按摩选穴与施治要按配穴原则和施治顺序循规而行。
1.配穴原则
(1)就近取穴
所谓就近取穴,是指在病痛的局部和邻近部位取穴。其多用于器官、经脉、经筋、四肢关节等部位的病痛。如眼部疾病取睛明穴、风池穴;膝痛取膝眼穴、阳陵泉穴;头痛取太阳穴、百会穴;面瘫取牵正穴、颧髎穴等。
(2)远道取穴
所谓远道取穴,是指在离患处较远的部位,根据脏腑经络学说取穴。此取穴原则多用于肘膝以下的穴位。如胸部疾病取内关穴;腰背疾病取委中穴、承山穴等;眩晕、头痛取涌泉穴;久泻脱肛取百会穴等。
(3)远近取穴
所谓远近取穴,是指在病痛部位取穴与远离病变部位取穴相配合的取穴原则。如胃部疾病取中脘穴、梁门穴配足三里穴、公孙穴;头部疾病取百会穴、头维穴配列缺穴、合谷穴等。
(4)原络取穴
所谓原络取穴,是表里取穴的范围,指根据病症所涉及的经脉,取本经的原穴与其表里经的络穴。如心脏疾病可取心经原穴神门,表里小肠经之络穴支正穴。
(5)俞募取穴
所谓俞募取穴,是指根据病症所涉及的脏腑,取其本脏、本腑的俞穴和募穴相配。如胃病取胃俞配中脘穴;肝病取肝俞配期门穴等。
(6)辨证取穴
所谓辨证取穴,是指根据四诊八纲辨证的结果而取穴。如眩晕病出现视物模糊、耳鸣心烦、舌红面赤,则属阴虚阳亢,宜取滋肾平肝潜阳之太溪穴、三阴交穴以滋阴,取太冲穴、涌泉穴、风池穴等以平肝潜阳。
(7)八会穴取穴
八会穴取穴是指根据病症属脏、腑、筋、骨、髓、血、脉中的哪一方面,在与其相应的穴位上进行手法治疗。如筋病取筋之会穴阳陵泉穴,气疾取气之会穴膻中穴等。
(8)八脉交会穴取穴
八脉交会穴取穴是指根据病变所涉及的奇经八脉中某一经的分布区,选择相应的八脉交会穴。如心腹及上腹部疾病常取公孙、内关两穴;眼、耳部疾病常取外关穴与足临泣穴相配等。
(9)子午流注取穴
所谓子午流注取穴,是指按“子午流注”学说,逐日按时取穴;或根据所需经脉,按流注时辰,定时推拿的一种取穴原则。例如,在寅时治疗肺经疾病;在午时治疗心经疾病等。
(10)子母取穴
所谓子母取穴,又称五行取穴法,是指按五行学说及病症的属经和虚实情况,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本经或表里经的子穴或母穴的取穴方法。如胃实症,胃属土,土生金,取金穴为子穴,取其本经子穴厉兑穴和表里脾经子穴商丘穴相配。
2.施治顺序
按摩疗法必须遵循先后顺序,依次进行,不可逆经络、血脉运行方向而施治。《灵枢·五色》载:“病先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全身按摩一定要遵循:头部→胸部→腹部→背、腰、骶部→四肢(先手后足)的顺序,依次进行。而一般的保健按摩,则应按先上后下、先阴后阳的顺序进行。
三、按摩体位与手法要领
在实际的按摩过程中,根据按摩施治顺序和手法的需要,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体位、姿势与手法要领。体位、姿势与手法要领是否恰当,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按摩疗法的疗效。
1.按摩体位
(1)按摩者的体位
正确的体位、步态、姿势有利于按摩者的发力和持久操作。按摩时,按摩者常采用站立位,两足呈“丁”字步,可站在患者的体侧、体后。这种体位可使按摩者身体进退自如、转动灵活。同时按摩者要含胸拔背,不要挺胸凸肚;要意到手和身体的相应移动,不要只移动手而不移动身体;要全神贯注,不要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身体各部位动作的协调一致,这是按摩者的一项基本功。
(2)被按摩者的体位
被按摩者所采用的体位一般有卧位和坐位,立位很少用。在卧位和坐位中,又可分为以下几种体位。
1)仰卧位被按摩者头下垫枕,仰面而卧,下肢平伸或屈曲,上肢自然置于两侧,肌肉放松,呼吸自然。按摩者在颜面、胸腹及四肢前侧进行手法治疗时,被按摩者常采用此体位。
2)俯卧位被按摩者躯体前面着床,头下垫枕,面部转向健侧或向下,上肢置于躯干两侧或屈肘置于头两侧,肌肉放松,呼吸自然。按摩者在肩、背、腰、臀及下肢后侧施手法时,被按摩者常采用此体位。
3)侧卧位被按摩者身体侧面着床,根据治疗需要,将两肢屈曲,或一伸一屈。按摩者在臀部及下肢外侧治疗时,被按摩者常采用此体位。
4)端坐位被按摩者端坐,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肌肉放松,呼吸自然。被按摩者所坐凳子的高度,应根据运用的具体手法而有所不同。按摩者在头颈、上肢及胸部、背部治疗时,被按摩者常采用此体位。
5)伏坐位被按摩者坐姿类似伏案,上身前屈,呈屈肘状,前臂支撑于膝上或前方固定物上,肩部肌肉放松,呼吸自然。按摩者在颈、肩部做某些手法时,被按摩者常采用此体位。
2.按摩手法要领
(1)由近及远
所谓由近及远,就是以心脏为中心,离心脏近的部位为近端,离心脏远的部位为远端。例如大腿和小腿,大腿离心脏部位较小腿离心脏近,那么大腿即为近端,小腿为远端。按摩一般是从近端到远端进行操作,如从大腿到小腿、从上肢肩臂到肘腕部等。因为动脉血是由心脏流向远端,如此按摩,既顺应动脉血的流动,也顺应神经的走向,可加速血液的运行,改善组织的供氧,有利于舒展筋脉,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
(2)由轻到重
我们知道按摩需要用力,但用力要适当,并非用力越大越好,要结合身体的情况采用先轻后重的按摩法。轻手法能调节脏腑功能,重手法能舒通经络,若手法太重则适得其反,因为若局部出现疼痛,必然会使被按摩者情绪紧张,肌肉收缩,导致局部的血流不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般来说,初次按摩手法宜轻,按摩刚开始时宜轻,重复按摩手法时可稍重,当身体已适应按摩手法可稍重。在家庭按摩中,一般多采用轻柔手法,但手法要稳而灵活,用力要缓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就是说,“轻”不能在皮肤上飘动,无“渗透”作用;“重”不能在局部深按而易发生瘀血,不要用蛮劲和突发暴力,这样易导致新的血流不畅。
(3)由弱到强
由弱到强是指在按摩刚开始时采用弱刺激。特别是老年人,常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脆,宜先采用弱的刺激手法,如摩法、摸法、抹法、揉法,让被按摩者先有一个适应过程,无论是自我按摩或被按摩均应如此。当按摩者采用强刺激时,如按法、拿法、捏法、击法,应经常询问被按摩者,以求达到既能接受治疗又不致损伤身体的目的。一般在按摩大腿等肌肉丰满的部位时,可采用稍强刺激手法;在身体瘦弱、肌肉少的部位,则须用弱的刺激,如在小腿部则不应用强刺激。手法力量强弱还须结合被按摩者的体质、病情、部位等不同情况来确定。手法力量不及或太过时都会影响疗效。在家庭按摩中,按摩者可能达不到一定的力量,可适当改变手法技巧,如点按法一般多用拇指,还可借助一些按摩工具,以弥补力量的不足。
(4)从上到下
从上到下主要对四肢部位而言,因为从上到下进行按摩更方便。人体的四肢中大腿或上臂比小腿和前臂的肌肉更丰富,即使力量较大些,患者一般也不会感到太疼痛。而小腿或前臂肌肉少,当按摩这些部位时,易出现疼痛;若肢体肌肉痉挛,呈条索状,从上到下有利于粘连松解;再就是人的重心在躯体,当用力时,不会使被按摩者肢体晃动。
(5)由慢到快
由慢到快主要是指按摩频率。刚开始频率宜慢,随后可逐渐加快频率;初次按摩宜用慢频率,反复按摩时可加快。施用法,先用慢频率让身体有一适应过程,特别是从未进行过按摩者,慢频率可以消除被按摩者的紧张心理,也使肌肉放松、情绪稳定。待身体已经适应按摩后,可以用稍快的频率,直至快频率,由此更能发挥治疗作用。一般而言,家庭按摩中对老年人多用慢频率。
(6)由表及里
由表及里是指按摩时力量要求能由表层渗透到里面,不要在皮肤上飘动,更不要将皮肤擦伤。手法忌虚浮于表,力不达里,手下的力量应通过体表深入肌肉、筋骨、脏腑,使被按摩者有沉实之感。要达到深层时,一般实施过程中要具有一段时间的持续力量,有些特定的穴位、部位,须连续刺激才能表现出效果,所以由表及里,既有技巧问题也有时间的保证。
(7)由内向外
这里所述内外,是以身体中线为内,余为外,例如以胸部而言,胸骨为内,胸骨两侧相对为外。岔气、胸胁伤者,出现胸痛时,不能深呼吸,甚至不能大声讲话,此时按摩须先揉按胸部并逐渐延至外侧,使用推法、擦法时,假如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左边,则须从胸骨部向被按摩者右边外下方按摩,切忌向内按摩,否则会加重胸闷。
(8)动作连贯
要求手法能连续、持久、均匀,并要有一定的力度,切不可忽轻忽重、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动作要有节律性,速度、力度要有节奏感,例如拍法中可拍一下后紧接着两次连拍,中间稍停1秒,再重复前面的拍法,这样听起来感觉舒缓而非噪声。
四、按摩常用手法
按摩手法是至关重要的。手法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效果。手法运用得当,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相反,则劳而无效,甚至贻误治疗。按摩常用手法主要有28种。
1.推法
用手掌、手指或肘部附着于一定部位上,向下、向外或向前推挤肌肉,称为推法,如图2-1所示。
图2-1 推法
(1)动作要领
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压力适中,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推时应手指在前,掌根在后。顺循经络走行方向及血液运行方向推动,速度要均匀。
(2)作用与应用
推法可通经活络,治疗经络闭阻引起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咳嗽、腹胀;还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治疗静脉曲张;也可化瘀消肿,治疗损伤引起的瘀血肿痛。
图2-2 拿法
2.拿法
将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呈钳形,施以夹力,以掌指关节的屈伸运动所产生的力,持续而有节律地提拿治疗部位,称为拿法,如图2-2所示。
(1)动作要领
前臂放松,手掌空虚。捏拿的方向要与肌腹垂直。动作要有连贯性。用力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应以掌指关节运动为主捏拿肌腹,指间关节不动。
(2)作用与应用
拿法可缓解肌肉痉挛,提高肌肉的兴奋性,消除疲劳;多用于颈、肩、四肢等部位,是保健时常用的手法。
3.按法
用手指螺纹面、手掌面、掌根、鱼际,或掌面相对、手掌重叠和屈肘等,在患者身体的有关部位或压痛点,均匀地来回直线形或圆形有节奏地一起一落的手法,称为按法,如图2-3所示。
图2-3 按法
(1)动作要领
施用按法,应逐渐用力。按背部时,应随患者呼气向下按压。按动脉处时,应感觉到动脉转动,按压30秒或更长,然后将拇指、掌根抬起。
(2)作用与应用
按法能通郁闭,助消化,消肿止痛,平衡阴阳。
4.摩法
以手指或掌贴附于体表按摩部位,有节律地作直线或环行摩擦的手法,称摩法,如图2-4所示。摩法有如下两种。
一种是掌摩法。以掌置于腹部,作环形而有节律地抚摩,亦称摩腹。在摩腹时,常按如下顺序进行摩腹:胃脘部→上腹→脐→小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
图2-4 摩法
另一种是指摩法。以示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附着在治疗部位上,作环形而有节律地抚摩。本法用于面部、胸部或某些穴位。
(1)动作要领
上肢及腕掌放松,轻放于治疗部位。前臂带动腕及着力部位行环旋活动。动作要缓和协调。用力宜轻不宜重,速度宜缓不宜急。
(2)作用与应用
掌摩法主要用于腹部,能调理胃肠功能,预防术后肠粘连。顺时针作用于腹部时有通腹的作用;逆时针作用于腹部时有涩肠作用。指摩法主要用于颜面、眼周及某些穴位,可用于治疗眼部疾病;也可用于美容、保健。指摩法作用于不同穴位时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如摩膻中穴时,可宽胸理气,治疗胸闷、气喘、心悸等。
5.点法
用指端或屈曲的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点压在一定部位,称为点法,如图2-5所示。点法有以下三种。
一是拇指指端点法。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靠于示指中节,用拇指端点压一定部位。
二是屈拇指点法。拇指屈曲,用拇指指间关节桡侧点压一定部位。操作时可用拇指端抵在示指中节外缘以助力。
图2-5 点法
三是屈示指点法。示指屈曲,其他手指相握,用示指第1指间关节突起部分点压一定部位。操作时可用拇指末节内侧缘紧压示指指甲部以助力。
(1)操作要领
点法由按摩法演化而来,具有着力点小、刺激强、操作省力、着力深透的特点,其动作要领参见按法。
(2)作用与应用
点法具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解除痉挛、调整脏腑的功能,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及穴位。
6.揉法
将指、掌或前臂附着于一定部位,行轻柔缓和地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称为揉法,如图2-6所示。
图2-6 揉法
揉法可以分为以下六种。
一是指揉法。将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行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
二是掌揉法。将掌着力于治疗部位,行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
三是鱼际揉法。将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于治疗部位,行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
四是掌根揉法。将掌根着力于治疗部位,行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亦可双掌重叠,以掌根着力于治疗部位,左右方向地用力按揉。
五是前臂揉法。将前臂的尺侧着力于治疗部位,用力行环旋揉动或左右揉动。
六是肘揉法。将尺骨鹰嘴着力于治疗部位,用力行环旋反攻、揉动或左右揉动。
(1)动作要领
应以肢体的近端带动远端行小幅度的环旋揉动,如用前臂带动腕、掌行掌揉法。着力部位要附着于治疗部位,并带动深层组织。压力要均匀,动作要协调且有节律。揉动的幅度要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
(2)作用与应用
揉法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法,也可以缓解损伤部位的疼痛,作用于腹部时有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指揉法主要用于穴位;掌揉法主要用于腰背、腹部;鱼际揉法多用于头面部;掌根揉法、前臂揉法、肘揉法主要用于腰骶部。
7.搓法
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相对用力、作快速地来回搓揉动作,并同时上下往返移动,称为搓法,如图2-7所示。
搓法有指搓、鱼际搓、掌搓之分,手法大同小异,多随部位选用。搓为主。指搓多用于较小的部位,如指、趾等;鱼际搓多用于四肢远端肌肉;掌搓多用于面积较大部位,如腰背、胸腹、肩背部及两胁与四肢近端部等。
(1)动作要领
双手用力对称而均匀,搓动要快,移动要慢。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施搓。速度要从慢到快,再由快转慢。用力要深沉,动作要轻快、协调。
图2-7 搓法
(2)作用与应用
搓法有通经活络、活血止痛、调和气血、疏理肌筋、祛风散寒、解痉止痛等作用,可用于治疗腰腿痛、肩背痛、颈椎病、肢体麻木等。
图2-8 颤法
8.颤法
以手掌或掌指自然伸直着力于施术部位,用腕部作急剧而细微地撮动,称为颤法,如图2-8所示。
颤法常与振法合用。颤法根据按摩者在施颤时发力的不同,分为以力施颤法及以气施颤法;又根据着力的大小分为单掌贴实颤法、虚掌颤法、叠掌颤法等。
(1)动作要领
以单手或双手的手掌及掌指自然伸直平放于按摩部位。
稍施压力与按摩部位贴实,将力贯注于施力的手及臂部,用腕力连同臂部作左右急剧而细微地摆动(摆动的速度要快,幅度要小),摆而滞为颤。以腕的自然而有节奏地颤摆使按摩部位产生温热、颤动、舒适、松弛的感觉。
(2)作用与应用
理气活血,消除郁闷,除积导滞,解除粘连,松弛肌筋,开导放松。
9.拍法
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处微屈曲,手腕部摆动,带动虚掌着力于施术部位,平稳而有节奏地反复拍打的手法,称拍法,如图2-9所示。
图2-9 拍法
拍法有四指拍法、指背拍法、五指散拍法、虚掌拍法等。
(1)动作要领
手法动作要平稳,操作时手部要同时接触施术部位的皮肤,使拍打声音清脆,而无疼痛感。拍打时腕关节要放松,动作要协调,均匀用力,手法要灵活而有弹性,双手顺序而有节奏地交替进行,亦可单手操作。
(2)作用与应用
调和气血,营养经络,发散邪气,解痉止痛,消除疲劳。
10.击法
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桑枝棒击打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的手法,称击法,如图2-10所示。
击法是按摩手法中用力较重的一种手法,又可分为拳击法、掌击法、侧击法、指尖击法、棒击法等。
图2-10 击法
(1)动作要领
用力快速而短暂,刚中有柔,速度均匀而有节奏,击打时不能有拖、抽动作。用力大小应视该部位肌肉是否丰满及体质强弱而定。年老体弱者及儿童禁用此法。有精神病及心脏病者慎用此法。
(2)作用与应用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祛风散寒,活血化瘀,开胸顺气,解痉止痛,健身益智,安神醒脑,消除疲劳。
11.叩法
两手半握拳呈空拳,以腕部屈伸带动手部,用掌根及指端着力,双手交替叩击施术部位;或以两手空拳的小指及小鱼际的尺侧叩击施术部位;或者以双手掌相合,掌心相对,五指略分开,用手部的指及掌的尺侧叩击施术部位,称为叩法,如图2-11所示。
叩法较击法力量轻,轻击为叩,是一种辅助手法。
图2-11 叩法
(1)动作要领
手法持续有序,手腕灵巧。动作轻快而富有弹性,用力均匀而柔缓。手法熟练时叩击可发出有节奏的“啪、啪”声响。
(2)作用与应用
通经活络,祛风散寒,舒松筋脉,营养肌肤,安神定智,消除疲劳;可用于头、背、腰、臀及四肢部。
12.啄法
手指自然屈曲,以腕屈伸撮动带动指端着力,垂直于施术部位体表,呈鸡啄米状的手法,称啄法,如图2-12所示。
啄法分为背部啄法与头部啄法等。
图2-12 啄法
(1)动作要领
五指微屈曲呈爪状或聚拢呈梅花状,以指端着力。用腕部上下自然屈伸的摆动,带动指端啄击施术部位,如鸡啄米状,双手交替进行。手法要轻快灵活而有节奏。腕部放松,以腕施力,均匀和缓,手指垂直于体表。
(2)作用与应用
安神醒脑,疏通气血,活血化瘀,开胸顺气,解痉止痛。轻啄法起抑制神经的作用,重啄法起兴奋神经的作用。啄法主要用于头部、胸部、背部。
13.捏法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一定部位行对称性地挤压,称为捏法,如图2-13所示。
图2-13 三指捏法
用拇指和示指、中指操作,称三指捏法;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操作,称五指捏法。
(1)动作要领
用拇指和示指、中指指面,或用拇指和其余四指夹住肢体或肌肤,行相对用力挤压,随即放松,再用力挤压,并循序移动。动作要连贯而有节奏性,用力要均匀而柔和,不可用指甲掐压皮肤。移动时应按经络、穴位或肌肉外形轮廓循序进行。
(2)作用应用
舒筋通络,行气活血,调理脾胃,常用于头面、腰背、胸肋及四肢部位。
14.掐法
以指端(多以拇指端)甲缘重按穴位而不刺破皮肤的方法,称掐法,如图2-14所示。
掐法有双手掐法和单手掐法之分。
(1)动作要领
以单手或双手拇指指端甲缘,着力于体表的施术部位或穴位上长按而掐之。掐时手指垂直用力按压,用力由轻到重,不能抠动,以免掐破皮肤。掐后常继以按揉,以缓和刺激,减轻局部疼痛感。掐法次数一般为五六次,不宜反复长时间应用。掐法为重刺激手法,取穴要准。掐时以患者有酸、麻、胀、疼痛感觉为宜。(www.chuimin.cn)
图2-14 掐法
(2)作用与应用
开窍醒神,回阳救逆,祛风散寒,兴奋神经,温通经络。
15.提法
双手对按而向上提或双手按于按摩部位,以寸劲儿向上提或垂手拿起的手法,称为提法,如图2-15所示。提法分为顿提法、端提法和空提法三种。
(1)动作要领
按摩时应根据呼吸节律,确定提法施术时机。用力大小以能耐受为度,避免暴力,空提操作要巧而快。对骨折者忌用此法。对有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年老体弱或旧伤患者,要慢慢向上引提,按摩后也应慢慢放下;否则,均可引起剧痛。对孕妇不用此手法。
图2-15 提法
(2)作用与应用
补肾气,强腰脊,调和气血阴阳,疏理肌筋。提法是伤科治疗八法之一。提法常作为拿法、捏法过程中的一种加大刺激强度的手法。
16.压法
用单手或两手的手指或手掌着力于按摩部位,压而抑之,称为压法,如图2-16所示。
图2-16 压法
(1)动作要领
压法用力方向应垂直于按摩部位,用力由轻到重,缓慢加压,不可突发暴力。加压用力时,用指力则腕动,用掌力则臂动,力宜深沉。如以肘部进行压法,力量大,刺激较强。操作时,应行间歇按压,不能持续用力,力度以能耐受为度。缓慢地着力,深压而抑之,压而不动,提则轻缓,一起一伏。
(2)作用与应用
舒肝通络,解痉止痛。
17.抚法
手部自然伸直,用手掌或指腹着力于施术部位,轻而滑地相返移摩的方法,称为抚法,如图2-17所示。
图2-17 抚法
抚法是按摩手法中摩擦类手法中用力最轻的按摩手法之一,常与摩、运、擦法配合使用。
(1)动作要领
沉肩、垂肘、悬腕,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以使局部感到温和舒适。
(2)作用与应用
温通经络,活血散瘀,解痉止痛,镇静安神。
18.抹法
以单手或双手的掌心或拇指指腹,着力于施术部位,行左右或上下往返移动的方法,称为抹法,如图2-18所示。
图2-18 抹法
(1)动作要领
手法动作要连续不断、缓和、灵活,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防止抹破皮肤。
(2)作用与应用
抹法所按摩的部位与穴位不同时,其作用亦不同:抹印堂、前额、膀胱经(项部)时均有疏风解表、活血通络之功;而抹印堂和前额时还有平肝降炎、开窍醒脑之功;抹眼眶时则能明目醒脑、宁心安神;抹人迎时则能平肝降压;抹胸部时宽胸理气;抹法在手部应用时则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19.捻法
用拇指螺纹面与示指桡侧缘夹住治疗部位,行上下快速揉捻,称为捻法,如图2-19所示。
(1)动作要领
捻动要快,移动要慢。捻动时以示指运动为主,拇指运动为辅,要有连贯性。
图2-19 捻法
(2)作用与应用
捻法主要用于手指和耳部。作用于手指两侧时,有疏通皮部的作用,用于治疗手指的麻木、肿胀;作用于耳时,主要用于调养神志,治疗头面疾病,也常用于保健。
20.分法
用两手拇指腹或中指腹由一处分别向相反方向推抹开或拨,称为分法,如图2-20所示。
图2-20 分法
(1)动作要领
动作要连贯、平缓。用力要稳沉,不浮,不滞。双手用力对称为宜。
(2)作用与应用
散滞除瘀、舒筋活络、通调气血、解痉止痛。分法多用于脐腹部、腰部、头额部。如腰肌筋膜受伤时,除应用按压外,主要靠分法缓解;痉挛性肠套叠用分法可以使之伸展。分法能治气滞疝痛,对头痛锁眉症状用分法治之,也能解除头痛。
21.合法
两手掌向一起合拢,称为合法,如图2-21所示。
合法多用于脐腹,从上下或左右合向脐部。合法与分法相对,在运用时往往分、合二法相合。分法为泻,合法为补。根据患者体质的虚、实情况具体掌握,或多补少泻,或多泻少补。一般次序多是先泻后补,泻少补多。
图2-21 合法
(1)动作要领
起手时一般较轻。逐渐增加力量到合拢。双手对称用力,同时运动,合归而汇拢。
(2)作用与应用
补中气,益肾气,助消化,温脐腹,除寒痛。合法从脐的上下或左右合向脐穴,能驱寒邪,温补中气,补肾气。脐腹部是小肠所在,合法按摩小肠时,可助其消化。
22.抖法
用双手或单手扼住患者肢体远端,微微用力牵拉,以使患者肢体伸直,然后作小幅度快速地上下连续颤动,使关节有松动感,称为抖法,如图2-22所示。
图2-22 抖法
抖法有上肢抖法和下肢抖法之分。
(1)动作要领
被按摩者采取坐位,肩臂放松。按摩者站在其前外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将患肢抬起60°左右。然后行连续地小幅度地上下抖动,频率每分钟250次左右,以上为抖上肢的要领。被按摩者取俯卧位,下肢伸直放松。按摩者站在其足前方,双手分别握住其两踝部将其抬高30厘米左右。然后行连续的小幅度地上下抖动,频率每分钟100次左右,也可两侧下肢轮流抖动,以上为抖下肢要领。
(2)作用与应用
疏通经脉,滑利关节,解除粘连,缓解肌肉疼痛。上肢平抖法适用于治疗肩臂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一类疾病。下肢牵抖法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23.扳法
用一手压住被按摩者的某部,另一手扳动别的部分,使关节旋转或伸展,达到使错斜部位复正的目的,称为扳法,如图2-23所示。
扳法有侧扳法和斜扳法之分。
图2-23 扳法
被按摩者取侧卧,痛侧在上,医生站在患者背面,用一手抵住患者肩部背面,另一手抵住髂前上棘前面,用臂部力量使肩部向前、髂前上棘向后错动。
(1)动作要领
双臂力达到最大限度后,双手再猛一用力,使腰部猛然扭转,当听到“咯咯”的响声或被按摩者突然感到轻松时,即可停止。动作必须缓和,用力要稳,双手要协调配合,切忌用蛮劲或暴力。
(2)作用与应用
舒展筋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消除病痛,恢复对位。扳法常用于腰部、四肢、颈部等。
24.摇法
使关节行被动环转运动的手法,称为摇法,如图2-24所示。
图2-24 摇法
(1)动作要领
摇动时速度宜慢不宜快,以免引起被按摩者头晕。摇动的幅度不宜过大,仅在受限区域内摇动即可。
(2)作用与应用
摇法可增加颈部活动范围,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
25.振法
以掌指于按摩部位行上下震颤动作的手法,称为振法,如图2 -25所示。
振法有以下两种。
一是掌振法。以掌置于治疗部位,行连续、快速、上下颤功。掌振法作用于腹部时称为振腹;作用于腰部时称为颤腰。
二是指振法。以示指、中指指端置于穴位,行连续、快速、上下颤动。
图2-25 振法
(1)动作要领
施用振法时,着力部位应紧贴皮肤。频率要快,每分钟施振400~600次。应使振动由浅层至深层。
(2)作用与应用
振法主要用于腹部、腰部和穴位。作用于腹部时,有通行腹气、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肠梗阻,还可用于预防术后肠粘连。颤腰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振法作用于穴位时,采用指振法,有调理气机的作用,如作用于膻中,可宽胸理气,调整上焦之气机。指振法主要用于以下穴位:百会、中脘、梁门、天枢、气海等。
26.法
用小鱼际侧部或掌指关节部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通过腕关节的屈伸和前臂的摆动、旋转运动,使滚动产生的力持续作用于操作部位上,称为法,如图2-26所示。
(1)动作要领
肩关节自然下垂,上臂与胸壁的距离保持在5~10厘米。肘关节屈曲至120°~140°。手腕要放松,腕关节屈曲幅度要大,使手背滚动幅度控制在120°左右,即当腕关节屈曲时向外滚约80°,腕关节伸展向内滚动约40°。小鱼际及掌背小指侧着力点,滚动时要吸附于操作部位,不可跳动、顶压或使手背拖来拖去地摩擦移动。同时,还应避免手背撞击体表操作部位。滚动时手背部接触范围为手背尺侧至中指。操作时指掌均应放松,手指任其自然,不要有意分开、并拢或伸直,否则也会影响手法的柔和性。手法的压力要适量而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性,不可忽快忽慢或时轻时重。
图2-26 扌衮法
(2)作用与应用
压力较大,接触面较广,适用于肩背、腰及四肢等肌肉丰厚部位,具有舒筋活血、缓解肌肉和韧带痉挛、增加肌筋活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疲劳的作用。
27.擦法
以手掌面、大鱼际或小鱼际部分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称为擦法,如图2-27所示。
根据着力部位不同,分为掌擦法、鱼际擦法、侧擦法三种。
掌擦法:用掌面紧贴皮肤,行上下或左右方向连续直线往返摩擦。
鱼际擦法:掌指并拢微屈成虚掌,将大鱼际及掌根部紧贴皮肤,行直线往返摩擦。
侧擦法:手掌伸直,将小鱼际部紧贴皮肤,行直线往返摩擦。
图2-27 擦法
(1)动作要领
擦时不论是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都应直线往返,不可歪斜。往返距离应拉长。着力部分紧贴皮肤,切忌强用压力,以免擦破皮肤。用力稳,动作均匀连续。呼吸自然,不可迸气。一般频率为100~120次/分。
(2)作用与应用
擦法摩擦力强,动作幅度大,有明显的温热感,适用于身体各个部位。其中:掌擦法接触面较大,适用于肩背、胸腹等面积较大、较为平坦的部位,具有温通经络、宽胸理气、调理脾胃及扶正祛邪之功,常用以治疗咳嗽、气喘、胸闷、肩背酸痛、腹痛腹泻、脘腹胀满、体虚乏力等;鱼际擦法接触面较掌擦法小,适用于四肢部,尤以上肢部为佳,有温经活血、消瘀止痛之功能,常用于治疗外伤红肿、疼痛剧烈、四肢伤筋、关节疼痛及屈伸不利等;侧擦法接触面最小,擦时的温热度较上两法高,多用于肩背、腰骶、臀及下肢部。如擦腰骶部的命门、腰俞、腰阳关、八髂穴等,可使温肾透达少腹或下肢。本法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活血、温贤壮阳之功,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肾阳虚衰的腰痛、阳痿、遗精等。
28.梳法
以手指或拳背部于施术部位往返梳动或梳搔,形如梳头,实为梳理的方法,称为梳法,如图2-28所示。
图2-28 梳法
(1)动作要领
根据作用部位及作用力不同分为爪形梳法、掌指梳法、拳骨梳法。
以指面着力,密切接触皮肤,用力深沉,沉而不滞,悬而不浮,用力持续,均匀一致,按一定顺序梳动,柔和轻巧,手不要跳动。以双手指腹,或五指自然屈曲或握空拳,以骨突部在施术部位同时或交替梳搔,往返或快速或缓慢而持续地梳运。以双手五指伸直用掌指同时着力胸背或肋间隙进行梳动。双手握拳,以骨骼突出部位着力于脊柱两旁进行梳动。
(2)作用与应用
调和营卫,疏理肝气,解郁除烦,解表助阳,温通经络,疏散风邪,理经顺络,疏通气血。此法女性不宜应用。
五、灵活选用按摩介质
在进行按摩时,为了减少阻力而借助某些药物制成的介质(即取粉、水、油、酒剂等的某一介质涂在按摩者手上或被按摩者的按摩部位上)润滑肌肤,避免损伤性按摩,或者为了取得药物的协同作用,这些物质称为按摩介质。
按摩介质种类很多,概括为四类,即粉剂、油剂、水剂、酒剂。
1.粉剂介质
(1)滑石粉
滑石粉有润滑作用,便于按摩手法的运用,又可防止按摩造成皮肤损伤。其适用于四肢、背部及婴幼儿的按摩。
(2)爽身粉
爽身粉有润滑作用,并有清凉吸水作用,夏季按摩更为适用。
(3)松花粉
松花粉有润滑吸湿作用,夏季应用尤为适宜。
(4)展筋丹
展筋丹用乳香、没药各10克,藏红花5克,人工麝香、冰片、樟脑各2.5克,血竭25克,共研细末而成。储瓶备用,勿泄气。展筋丹有消肿止痛的作用,所以多在创伤疾病时作为按摩介质,是按摩者手蘸药,故又称为揉药。
2.油剂介质
(1)冬青膏
冬青膏是由冬绿油(水杨酸甲酯)与凡士林按1∶5的比例混合调匀而成。其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适用于一切跌打损伤引起的肿胀、疼痛,以及陈旧性损伤和寒性痛症等。
(2)按摩油
按摩油包括当归60克,红花20克,乳香、没药、桃仁各30克,川续断15克,血竭30克,血通50克,共研细末,加入麻油调成稀糊状即成。其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尤其适用于跌打损伤时的按摩。
(3)棕榈油
棕榈油一般在热敷或用擦法后涂于局部,可增进疗效。
(4)麻油
麻油有润滑作用。民间应用刮痧法或拧法按摩时,常取麻油为介质。
(5)传导油
传导油由玉树神曲、甘油、松节油、乙醇、蒸馏水等配制而成。其有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
(6)肉桂油
肉桂油芳香温热。凡驱寒病症,以此作为按摩介质甚为实用。
3.水剂介质
(1)水
水作为按摩介质,有凉、温、热之分。
凉水,有清热作用;热水,有发汗作用;温水,对腹痛、手足厥冷等适用。
(2)药水
药水指含有药物成分的水,主要有以下三种。
刨花水:将刨皮浸泡在水中,取其浸出汁作为介质。刨花水十分润滑,所以很适合按摩小儿疾病之用。
葱姜水:取葱白、鲜生姜等量捣烂,按1∶3的比例浸入凉开水中,4~6天后,取汁液应用。其有温经散寒、通阳解表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及头痛等,或因寒凝气滞而引起的腹痛等。
薄荷水:取鲜薄荷叶(干品倍量),浸泡于适量的开水中,1~3天后,取汁液应用。其有清凉解表、祛暑除热的作用。其适用于一切热病或局部红、肿、热、痛等。夏季应用尤宜。
4.酒剂介质
(1)白酒
白酒有活血祛寒、散风除湿、解热等作用。其适用于腰腿痛、关节炎、外感发热等。
(2)樟脑酒
樟脑酒对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适用。
(3)药酒
药酒种类很多,其所选药物配方可因人、因病而异。这里介绍两首药酒处方如下。
处方一:乳香、没药各5克,血竭15克,樟脑10克,参三七5克,广木香1.5克,冰片1克,藏红花5克。以上药物用上好烧酒千克,浸泡2周。其适用于急性和慢性损伤。
处方二:红花、川乌、草乌、归尾、桃仁、生甘草、生姜、麻黄、煅自然铜、马钱子、桂枝、乳香、没药各50克。用上好烧酒1.5千克,浸泡2周。其适用于一般损伤,特别是对骨或软骨的急性和慢性损伤有效。
另外,鸡蛋清也可作为按摩介质。将生鸡蛋一端磕一小孔后,取其流出的蛋清备用。其有除烦祛热作用。其适用于热病、手足心热、烦躁失眠、嗳气吐酸等的按摩。
六、按摩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在实际按摩中,为了保障按摩效果,防止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应该熟知按摩的注意事项与禁忌,切不可盲目行事。
1.按摩的注意事项
(1)避免损伤皮肤
按摩者应修剪指甲,手上不戴饰品,以免擦破被按摩者的皮肤而影响治疗。
(2)注意观察被按摩者的反应
随时观察和询问被按摩者的反应,适时调整手法力度。当被按摩者在按摩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冷,甚至虚脱时,应立即停止按摩,让被按摩者头低足高位仰卧,饮些糖水、热茶。
(3)被按摩者在按摩前应排空大、小便
治疗前,嘱被按摩者宽衣松带,肌肉放松,排空大、小便。
(4)不能在饥饿或饮食后按摩
一般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1小时进行按摩,饮酒过度和过度疲劳时均应慎用按摩。
(5)按摩的时间选择
自我按摩时,多宜选择在清晨或睡前。
(6)增强患者信心
按摩时有部分人有局部酸胀痛感,程度因人而异,多在1周内消失。尤以2~3天后明显,其后不再出现此种现象,这被称为按摩反应不适应期。此不适应期过后,即会全身舒适轻快,应增强信心。
(7)观察疗效
有些人在按摩过程中,下肢远端出汗,多发生在7~15天内,这是较好的征兆。
腹部经按摩后,若大、小便次数增加,尤以大便次数增多常见,但无不适感觉,反觉全身舒畅,精神振作,亦是好的征兆。
部分被按摩者组织受到损伤,因炎症产生粘连后,手法实施可造成粘连组织的剥离,疼痛有时稍会加剧,一般疼痛在1~2天后可消失,肢体活动功能会明显增强,这属于正常情况。
2.按摩的禁忌
(1)各种急性传染病患者不能按摩,以防疾病传染和延误治疗。
(2)有急性炎症(如丹毒、疥疮、脓肿、骨髓炎、蜂窝织炎、白喉及伤寒等)和各种化脓性感染及结核性关节炎者不能按摩,以免炎症扩散、蔓延。
(3)各种皮肤溃疡、烧伤、烫伤者不能按摩,以免皮肤创面感染。
(4)各种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等)患者不能按摩,以免引起或加重出血。
(5)有各种大面积皮肤病或溃疡性皮炎者,慎用按摩。但如果只是某些部位有一般皮肤病而且没有传染性,则可选择按摩部位完好无损的皮肤进行按摩治疗。
(6)各种肿瘤(原发性或继发性恶性肿瘤)不能按摩,以免肿瘤细胞扩散。
(7)急性风湿性脊柱炎者,忌用按摩;恶性贫血者,也不能按摩。
(8)各种骨折及关节全脱位者,不能按摩。但复位后留有后遗症者仍可按摩。
(9)各种急腹症,如胃肠道急性穿孔、急性阑尾炎等不能按摩,以免加重病情。
(10)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腹部禁忌按摩,以免增加经血量或引起流产、早产。
(11)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因按摩时要采取一定的体位,有时会加重心肺负担,故不能按摩。有严重肝、肾疾病者,也不能按摩。
(12)年老体弱或久病极度消瘦而经受不住按摩者,不宜按摩。
(13)精神病患者以及不能与按摩者合作者不宜按摩。
有关常见病经穴按摩一点通的文章
孤儿院长大的女孩茱蒂被一个似曾见过的神秘人物送去上大学,她的奇异之旅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开始了……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丰子恺是我们国家著名的画家和散文家,这本书将他的漫画与散文融为一处,非常值得一读。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2023-12-06
由于腰部肌肉的负荷较大,自然站立时,躯干部位的重量经过腰椎向下传导,需要腰部肌肉力量予以支撑,才能保持腰椎的正常生理前凸。人在背、抬、搬、推重物等活动时,腰部肌肉负荷更大,用力或方式不当也容易引起腰部肌肉紧张,甚至发生损伤。腰椎有先天性疾患或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患时,腰椎生物力学结构上的先天或后天不足,也会导致腰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开展腰部放松锻炼,可有效消除腰部肌肉紧张,减少腰部疼痛的发生。......
2023-11-08
此外,凡手部关节的错位、肌腱滑落等因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常而致的病症,均可通过按摩手法直接作用加以纠正。由于刺激治疗方法不同,所产生的作用原理亦不尽相同,但其治疗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不容置疑。二是利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分析基本原理,不外乎是“力”、“能”和“信息”三方面的作用。......
2023-12-04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他认为哲学家是最高尚、最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就是最好是政体。这个国家就是存在于天上的模范国家。......
2023-12-06
阅读疗法的作用可以具体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娱乐。阅读疗法发挥的信息作用还体现在,患者对读物的选择反映了他寻求自我的途径,从中透露出的人格特征、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等信息可以为治疗者提供有力的帮助。要求病人阅读一些很费脑力的书籍并不容易,但对长期患病在床或很少外出的患者来说是必要的。图书在治疗中的作用就是使病人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
2023-12-06
美国有关保健学家,在研究人的寿命时发现,获博士学位的人,要比中等学历者,寿命高三岁。“这个效果可能是因为书籍会更加调动读者的思想,提供更多认知方面的好处,因此而延长寿命,”Bavishi说。此外,我们也无法确定同样的关联是否也存在于年轻人群身上,尽管Bavishi相信很可能也是这样。“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2023-12-06
而书中的主人公洛克,是一个完全的对立面。所谓的驯服就是两个眼高于顶的人会为了对方而心甘情愿地低下高傲的头颅。05《夏洛的网》E.B.怀特豆瓣评分:8.5 童心与生俱来,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磨砺,很多人的童心渐渐消退,人就变得世故、庸俗了。但富有童心的人绝对会为书中一只蜘蛛和一头猪的友情故事所感动,甚至为它们流泪,甚至像书单狗一样,废掉1包纸巾。......
2023-12-06
DSM-IV-TR中关于婴儿期、儿童早期喂食与饮食性的障碍包括三种类型:乱食症、反刍障碍以及婴儿期或儿童早期喂食障碍。患有婴儿期、儿童早期喂食障碍的儿童一般也会有反应性依恋障碍,这种障碍一般与喂养时出现的冲突有关。典型的来访者特征患有婴儿期、儿童早期喂食障碍的儿童易怒且又难安抚。......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