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过急行为与关注导致学生思维闲置

教师过急行为与关注导致学生思维闲置

【摘要】:思维闲置——管多了现行的教学,教师的“过急行为”、“过度关注”,造成较大面上存在教师替代学生思维的现象。过多的“关心”,必然造成学生的过分依赖,导致学生的思维闲置,造成思维懒惰,久之,不愿意动脑筋,只愿接受现成答案,一离开别人的帮助将无法独立地、正确地解决问题。别人的力量再大,它毕竟属于外因,在学生思维闲置的前提下,一切努力也显得无济于事。一个缺少思维、缺少思想的民族,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民族。

思维闲置——管多了

现行的教学,教师的“过急行为”、“过度关注”,造成较大面上存在教师替代学生思维的现象。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采取强力的灌输,表面上看是完成了任务,但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思维加工,就是说学生的思维没动。短时间看学生似乎是明白了,但遗忘太快,即使重新感知,不久又会遗忘。它的根本的问题在于,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不是自己思维的成果,因而难以形成稳定的“知识块”,更不会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大脑中所储存的是松散的知识点。我认为,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辅导不成功就在于此。要解决此问题,绝不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必须耐住性子,认清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主动地、积极地构建知识体系。

过多的“关心”,必然造成学生的过分依赖,导致学生的思维闲置,造成思维懒惰,久之,不愿意动脑筋,只愿接受现成答案,一离开别人的帮助将无法独立地、正确地解决问题。别人的力量再大,它毕竟属于外因,在学生思维闲置的前提下,一切努力也显得无济于事。(www.chuimin.cn)

要让学生经过独立的艰难的思考之后,再去解决具体问题。而我们的教师大都憋不住自己的性子,耐不住自己的心烦,“及时地”给学生一些具体的答案。假使学生下一次再做,仍出错,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我们给予他们太多的现成食物,而他们自己几乎没有捕食的能力。于是,他们只会坐享其成。“雪人”经不起阳光的考验,阳光一晒,风一吹,便很快融化消失了。我们的学习何尝不是这样?知识体系的构建“材料”不经思维的加工,便显得十分薄弱,经不起检验,更难形成能力。因此,我始终认为自我地、主动地获取的东西往往是比较牢固的,因为用自己的感知而深刻理解,这样所获取的知识是有价值的,其功能是长久有效的。

思维的闲置,造成思维的懒惰,这是十分可怕的一种现象。一个缺少思维、缺少思想的民族,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