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欧在一家夜总会工作,收入不高,然而,却总是乐呵呵的,对什么事都表现出乐观的态度。里欧很爱车,但是凭他的收入想买车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买了两块钱的彩票,可能是上天优待于他,里欧凭着两块钱的一张体育彩票,果真中了个大奖。然而有一天,里欧把车停在楼下,半小时后下楼时,发现车被盗了。只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像里欧那样对金钱淡然处之呢?......
2023-12-03
改变对“差生”的看法
有什么样的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成功教育提出让每一个孩子成功。实际上要求教师改变对差生的看法,改变对差生的教育方法,关注差生,从科学的角度正确认识差生。
其实,“差”与“优”是相对而言。
为师者,越想让自己的学生向着你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就越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和一双发现长处的慧眼,去欣赏他、赞扬他、鼓励他、理解他、走近他、引导他。当他真的感受到这一切时,他就会接纳你的建议并按你期望的方向前进。你与他的这种交流愈多,他的前进速度愈快。哪怕有一点点进步,你也不要吝啬,投去肯定的目光,或送去赞扬的语言,鼓励他连续地积累自己的成果。渐渐地,不再只是为得到别人的称赞,做事将成为他的一个责任,一种素养,从而让做事成为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评价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载体。
现在的孩子,吃苦精神和抗挫折能力普遍下降,而不劳而获、坐享其成、追求时尚的现象却大大增加。在我的周围,学业不成功、破罐子破摔、极度消沉的学生为数不少。这常让我感到惋惜、自责,也为自己对他们缺少有效的教育而痛苦。我能做的就是剖析其原因,寻找“治疗”的办法。剖析失败的原因,往往是某一个“点”改变了前进的方向,从此以后,人生轨迹出现了转折。
人们总是过分地指责“差生”的现状,对其行为表现出强烈不满和厌恶,却忽视了之前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也许,你是出于无意,或因收集的情报不准,从而做出了不精确的评估,伤了学生的心。但是,你又不顾学生的心理承受,一味地在他的伤口处撒盐,压抑已久的愤怒终于爆发了,情况因此急转直下,一发而不可收,一次、两次、三次、再次揭开刚刚愈合的伤疤……施教者却不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现问题,更不去抚慰那颗受伤的心,一切“教育”终没奏效。心的走向慢慢地远离了正确的轨道。如果这时老师只看到他“坏”的一面,你的教育效果肯定变得更坏;如果你把思维方式一转,从另一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原来他们很可怜,也很痛苦,他们从来没有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快乐,没有取得过学习的成功,很少有人去欣赏他们。此时,责任心会驱使你思考,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要知道,如果他们能从学习中获得成功,哪怕是一点点成功,尤其是那种脑力劳动带来的成功,便会让人无比喜悦。当一个人证实了自己是聪明的,是优秀的,心情一定是愉快的,如果他的人格再得到尊重,他将感到很幸福。如果教师再转变一下思维方式,你会更加愿意为学生服务。教师的愉悦来自学生的成功和满足,要想自己愉快,首先让学生学有兴趣且不断有收获。(www.chuimin.cn)
尽管每位教师均能说出转化差生的若干办法,然而,我很少发现,哪位“差生”因教师的有效辅导而发生实质性地转化,也少见这位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进一步向着更优秀的方向转化。我发现更多的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说教和“差生”偶尔出现的些许变化。
转差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复杂的、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偶尔出现一些变化,就认为转化工作已经结束,就大功告成,我们将犯“理想主义”错误。如果转差工作不能坚持,定会出现反复,这会将来之不易的希望之火熄灭。我们必须清楚,转差工作是一个矫正坏习惯、形成好习惯的过程。
老师的很多时间用在了差生转化上,如果效果不显著,难免产生急躁情绪。有时,失去耐心,甚至抱怨:“同样是学就是你不会,人家为什么考了那么多分,真是不可救药。”教师不经意地产生了埋怨情绪,常把不友好的目光投向这些本来就不自信的学生。这样产生的问题是双方互不信任,一切的教育行为往往显得不奏效。此时,你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反思:与其产生了差生再转化,倒不如把精力放在杜绝差生的产生上。提前预防是主动行为,当问题小的时候去解决,花不了多大的精力。有的教师却把精力分配错了,出现了一个“倒置”现象。
一个铁的事实是,同样评价“差生”,老师和学生的评价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老师的评价过于主观,“听话”和“高分”是评价的主要依据;而学生之间的评价比较客观,彼此之间也看得比较全面。在他们眼里,“差生”身上有许多优点,比如,人品、幽默感、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等都值得自己学习,有时,对教师过于武断地对待“差生”,他们会感到愤愤不平。如果老师真的意识到了这一点,良心会迫使自己反思,必须改变对“差生”的看法。
其实,一旦你认定他是一个好孩子,他便会得到一种尊重,他会通过努力加倍地证明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你认为他能学好,他学好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由此看来,教师的学生观体现着教师内心的期望,决定着学生的发展。这个奇怪的现象告诉我们,你认为他好他就朝着好的方面发展,你如果真的一直认为他好,他就一定会变得更好,这就是著名的“皮革马利翁效应”,是被无数实例验证的。这个道理人人都懂,然而,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承认“差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差生”,帮助“差生”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变“差”为“优”。让“差生”成功并非忽视优生教育,而是形成“差生”追赶优生,优生超过优生的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成功。
有关开拓者的教育苦旅的文章
里欧在一家夜总会工作,收入不高,然而,却总是乐呵呵的,对什么事都表现出乐观的态度。里欧很爱车,但是凭他的收入想买车是不可能的。于是他买了两块钱的彩票,可能是上天优待于他,里欧凭着两块钱的一张体育彩票,果真中了个大奖。然而有一天,里欧把车停在楼下,半小时后下楼时,发现车被盗了。只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像里欧那样对金钱淡然处之呢?......
2023-12-03
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任教了6年半,马云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马云到杭州的一些夜校兼职教外语。这句话让很多老师听了难免有些刺耳,但这却是马云的亲身体会,因为他深知被当作“差生”的苦恼和自卑,他更深知老师的关怀和照顾对“差生”的重大影响。那时候,像马云这样的穷老师,并没有太多的闲钱,所以大多数的老师都是选择住在教师宿舍。......
2023-12-03
《差生教育》后记江南四月,时值踏春佳节。《差生教育》俞国良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无奈我已年届而立之年,深感学识浅陋,见闻狭窄,不免忧心忡忡,本该在去年完成《校园文化导论》后即行搁笔,投师深造,终因无“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加上伙伴们的感情债时时压迫,挣扎中有了这部书稿的最初构架。然而,当我站在巨人肩膀上开始大量阅读差生问题的研究文献时,深感自己的渺小、无知。......
2023-12-04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差异便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差异,正视差异,尊重差异,这是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是一种正确的科学态度。因此,摒弃“差生”的概念,让每一个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性格各异的学生快乐成长,社会这块大花圃将会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
2023-08-15
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女教师在介绍自己班级的情况时,给巴甫里克做的鉴定是:“思维迟钝的儿童。”女教师认为,既然巴甫里克是一个思维迟钝的孩子,那他就应当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过后,我对女教师说:“不,巴甫里克不可能成为一个学习落后的学生,我们不要用那些音节和应用题把这孩子的智慧束缚住了。”在那次参观生物室的时候,巴甫里克面前展开了一个新奇的、从未见过的世界。先后找巴甫里克的母亲谈话的教师共达八位。......
2023-12-03
我们都在想着如何转化差生,却从没深层次地思考过差生的成因。这“差生”是与生俱来,是天生的吗?小班化教学的优势,能有效预防“差生”的形成,使“差生”杜绝于萌芽状态。小班化教育注重教育个性化,给每个学生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一般的“差生”都有作业拖交、甚至不交的现象。小班化老师的照顾面大了,老师要洞察每位学生的思想,认真检查好每位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2024-04-24
以科学革命为标志的近代科学的兴起,孕育了新的思想原则和信念,引发了学界的思维方式变革,使人类思想面貌焕然一新。要解释人类今天的状况,科学的兴起是无法逾越的一环。因而,要想明智地探讨科学的兴起这个话题,就必须回到给予其影响更多的近代。......
2023-11-30
转机出现在2012年,两位华裔科学家让深度学习突破了技术瓶颈,他们分别是斯坦福大学教授吴恩达和李飞飞。吴恩达和李飞飞的研究贡献,彻底改变了人工智能学术界对深度学习的看法。2012年,在斯坦福大学举办的一项人工智能算法大赛上,深度学习大放异彩,一举夺得桂冠。其实,深度学习并不是人工智能唯一的运算模型,还有许多有价值的模型仍在试验当中,它们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小。......
2023-07-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