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育苦旅:解决问题的开拓者

教育苦旅:解决问题的开拓者

【摘要】:让该解决的问题呈现出来审视周围人做事,反思自己的工作,常常是辛辛苦苦、忙忙碌碌。让该解决的问题呈现,不仅是指呈现做什么事,更重要的是指呈现做好这件事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呈现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对该解决的问题必须把握一个火候,待时机成熟时再解决效果更佳。让该解决的问题呈现出来,还有助于士气的提升。问题解决前,总感到问题的解决很难,人为地给自己上了一把“心锁”。

让该解决的问题呈现出来

审视周围人做事,反思自己的工作,常常是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但是,静下心来梳理自己做事质量时,我们会猛然发现:不该做的事占去了大部分精力,该做的事却被淡化或忽略了。问题的症结在于: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呈现出来。

随机剖析一下某一天的工作,看一下这一天到底做了哪些事,解决了哪些问题,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一天自己做了很多无关紧要的事,绕着个圈子走了一大圈,然而没有打在正点上。事务性的工作做了不少,有些事完全可以放给别人做,而自己该做的事竟没有得到落实。问题出在你对每一天是否有规划——你在头脑中规划了什么,你就会做什么,否则就是逢什么做什么。

因此,要有一个高的工作质量,首先要抓好一天的工作规划,清晰地把一天该做的事进行分类。把一些别人能做的事,尽量分给别人。实践证明,合理的分工,一方面分担了自己的工作量,大量减少了精力消耗,另一方面也为别人提供了机会。原则上讲,学校内部各层次的职责范围不可能很清晰,不同校同一职务之间职责范围不一样,所做的事也不一样,这多半是由于分工和各人的性格能力所引起的。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很明智,他大胆地把权力下放,自己的部下做事空间大。不管他当班主任,还是当局长都是这样做的。这样,到他那里的事就很少了,这很少的事正是他最需要解决的事。因此,他有足够的精力把该做的事做得很精致,而且用余下的时间看书学习、锻炼和外出讲学。

一般地,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天能解决1件~2件有价值的事就已经不错了。往往还是一些假问题把你的做事空间挤得满满的,无法让“真问题”暴露出来,或者暴露出来也无法解决。(www.chuimin.cn)

该做的事,是指根据你的职责范围,根据合理的规划,在某一时空的主要工作目标。若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你的整个工作进程和规划。一个工作能力强和讲究效益的人,心中很有“谱项”,他的最大优点在于在什么时间内做好什么事。他不会因遭遇干扰而随意改变计划,总是想在规定的时间里主动完成,而且留有余地,随时应对突如其来的事情。

该做的事有两种,一是计划内的,二是计划外的。特别是一些随机性的工作,或许来自上级的安排,或许来自单位的一些随机事件,它们均会对你原来的规划构成冲击,均会干扰既定目标的实现。对随机性的事,最好的处理策略是能“融”则“融”:即让计划内和计划外的事尽力融合。确实无法“融”的,再权衡,重要事先行。

让该解决的问题呈现,不仅是指呈现做什么事,更重要的是指呈现做好这件事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呈现问题的解决办法。比如,相关材料、有关人员、使用的工具和方法、时间规划和措施等。把可能用上或遇到的问题全部考虑在内。问题呈现出来以后,行动方案和落实力度将决定着做事质量,特别是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的搜集和整合将决定着解决问题的进程,一条关键性的信息很可能决定着整个进程。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呈现出来就马上解决,有些问题是可以让时间来解决的,有时故意让其隐含起来未必是坏事。特别是一些内部矛盾,在火口上硬性解决,恐怕适得其反。而随时间的流逝,火会慢慢熄下来,问题也就自行解决了。它不是外在的呈现,而是内在的反思。因此,对该解决的问题必须把握一个火候,待时机成熟时再解决效果更佳。

让该解决的问题呈现出来,还有助于士气的提升。问题解决前,总感到问题的解决很难,人为地给自己上了一把“心锁”。问题越模糊,心锁上得越紧,恐惧、胆怯、退缩、自己吓自己、自己锁自己,这是做事前的第一大忌。实践证明,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即使有能力也打不胜。胜者往往是一些不怕困难,敢正视问题的人,他们往往是一些执著的人,在问题的解决上也十分重视方法和技巧。遇到问题就兴奋且有灵感的人,是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