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隐性资源”上海的学习经历,让我对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我总觉得,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和群聚式的报告往往是有准备的、成果性的东西,“真经”往往被隐藏。不少的同志外出学习取不回真经的原因就在于此。凭我的感觉,凡是有此习惯的学生均是优生。此时,教师应正视这些问题,认真地给学生提供服务。一位管理者,应该有发现者的眼光,把隐性的资源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2023-12-01
有机整合教材,提高教学效益
大凡教育改革成功者,都有个人的成熟思想。他们看透了现行教学中存在的“真问题”,而勇敢地实践自己的想法,大胆改进优化过去的做法。像孙维刚、刘建宇、韩兴娥等改革实验者,都是在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大胆地整合教材,在短时间内做更多的事,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由于教材的重组,学生以知识块为单位,而不是按教材规定的章节进行学习。经过教师精心调整后进行的重组,更适合学生自学,学习速度加快。
对教材或相应材料的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整合和重组很重要。而这样做需要教师的勇气和智慧。敢这样决策的人往往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较强的能力。此举所带来的批判精神,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它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可以从宏观上审视教材,怀疑教材,打破思维定式,又能给学生带来一种神奇的力量——创造力。那些照本宣科、循规蹈矩者无论如何也难以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更难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在教师。是由于教师缺少了这种意识,是由于教师没有能力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组。它绝非是一个简单的排列,而是在深刻理解、理清脉络的基础上,按照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体现方法和规律的一种新的组合。它是教师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的具体体现。我们说的改革也好,创新也好,均需付出智慧和勇气。纸上谈兵,信口开河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做,是创造性地做。新课改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此,我个人有深刻的体会。从十几年的初三数学教学工作中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经验是:解决有些棘手的问题时,要巧妙地转移方向,适度地补充一些与此相关的问题,拓展已有的知识结构。表面上看,问题更加膨胀了,但它事实上加速了原问题的解决步伐,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当然这些问题必须精心设计,让它起到应起的作用,即表面是增量,实际是提效。孙维刚、刘建宇、韩兴娥三位教师就有这样一个共同特点:用一堂课处理好几节课的内容,而且学生都感到学得不累,理解得很透彻。
我认为这样做好处至少有四个:一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二是“知识块”教学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学生主动地构建;三是原来章节的打破,使学生感到新奇,认知心理发生了变化,他们会格外地愿意学;四是较长单位的知识体系不易被肢解,也不易形成思维间断。我常常想,这很可能是他们获取成功的一个重要方法。人们经常把这些人视为不可仿效的“怪人”,其实他们并不怪。如果说怪的话,就怪在他们对理论的深刻理解上,而不是口头上;怪在他们对先进思想、先进方法的准确把握上,而不是墨守成规和机械操作上;怪在敢于打破教学常规,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被条条框框所左右上。(www.chuimin.cn)
值得注意的是,此种做法开始时速度慢,如同修管道,有一个投入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打基础、做准备的过程。此时,作为实验,教师千万要耐住性子,按步骤操作,以等待时机的到来。学生一旦学会了管理自己,一旦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自我评价的方法,便会进入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在认知速度上可能出现几何级数般的快速增长。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不相信这是事实,会因在实验开始阶段因没有出现所期待的明显效果而放弃,使实验夭折。
人们大都喜欢按部就班地恪守“大纲”(或“课标”)原则,一个课时讲一节课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缺少新意,使教学格式化,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限制了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必然缺少创造性的行为。如果打破这种结构,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重组,站在系统的高度处理某一问题,学生将获取更有价值的知识。
总之,对教材进行动态调整,特别是对相关知识内容的重组,是提高学习效益的重要策略。
有关开拓者的教育苦旅的文章
不可忽视的“隐性资源”上海的学习经历,让我对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我总觉得,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和群聚式的报告往往是有准备的、成果性的东西,“真经”往往被隐藏。不少的同志外出学习取不回真经的原因就在于此。凭我的感觉,凡是有此习惯的学生均是优生。此时,教师应正视这些问题,认真地给学生提供服务。一位管理者,应该有发现者的眼光,把隐性的资源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2023-12-01
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根本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综观以上观点,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
2023-10-31
有机结构分析课程教学的体会●一、有机结构分析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与鉴定是有机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方法已成为有机化学及其相关学科工作者的必需。而紫外光谱只能反映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共轭体系的结构信息,所以,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红外光谱为今天有机结构分析的课程的主要讨论内容。......
2023-11-28
2000年以来,佳县针对农村中小学数量多、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等状况,启动了《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益”和积极、稳妥、稳步的原则,确实加大对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力度。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效地扩大了学校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
2023-08-24
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加强了教学的综合性,它交互性强、表现形式丰富,容易为学生接受,有利于分层教学、信息量大等优点,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乐曲结束后,学生们似乎意犹未尽,脸上带着轻松愉快的笑容,这时,我们便不失时机地出示文字图片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谈谈听了这首曲子的感受和它与基础乐理之间的差异。......
2023-11-07
交流前的准备现在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上,交流讨论之前往往缺少必要的准备。交流的内容是自学解决不了的或集中存在的问题。否则讨论可能会流于形式,交流成为无效劳动。依据预习中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请各小组代表自由发言,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谈自己的理解,别的同学可以补充或反驳。这样,小组交流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就加强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某一刻的变化,来自你长期的准备。......
2023-12-01
师生关系是一种资源一个失败的教育者,不是业务能力不够,而是拥有错误的学生观。于是,他思考对策,从学生身上找“毛病”。结果是,越挑毛病,毛病越多。如果你曾有这种体验,你得深刻地反思,认真地改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获取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向其他学生推广。多少年来的师道尊严,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堵塞了一条条重要资源的流动渠道。谁能把师生关系这块资源开发好了,谁的教学效益就必然提高。......
2023-12-01
对于教育资源云服务进行效益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反馈可进行云服务相关模式调整,从而促进教育资源云服务更好的发展。因此选择“教育资源云使用效益评估”作为一个切入点研究教育信息化云服务效益评估。在围绕教育资源云的特征属性基础上,参考了相关领域的经典指标群,和目前著名的企业绩效评估模型平衡计分卡的原理,构建了教育资源云使用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了指标。......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