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此发扬光大。利用棕丝制成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细致、精巧,朴实。我叫王元帅,今年29岁,大连蚂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我在2005年考入大连艺术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三个月的时间我就拉到了六七万元的外联赞助,当时成了学校小有名气的外联达人。不是没想过放弃,只是始终没有办法做到经历了3个月的低迷期之后,我们在2011年成立了第二家传媒公司。......
2023-08-26
学生的潜力很大
近日,我校举行第四届教学大比武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验收,效果很好。最让我满意的是学生的表现。预习的、说的、写的、做的,一切展示行为都超乎我的期望,他们似乎想在我们面前证实自己的实力。原来,学生真的很行,只是我们以前很少真正开发这个资源。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我们许多活动的想法是好的,但未必有效。原因之一就是想和做不一致,过分相信自己的力量,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然你的想法和别人的不一致,那么你也不能人云亦云,而要坚持自我思想,并付诸行动,毕竟真正的发展是建立在自我实现的基础上。
教师过多地讲,学生吸收多少暂且不谈,即使学生能够全部接受,知识量也非常有限。一般地,教师讲的只是书上的内容,补充的只是一点点课外知识,所处理的信息也只是自己所接触到的自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对该学的知识和方法总是涉及不全。另外,一人讲,多人听,学生不得不在同一时空内“享用”各种知识“大餐”。这意味着不同水平的学生,必须接受同一问题。而事实上,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需要也不同,众口难调,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所有学生的需要。一句话,这样的机制限制了人的发展。结果是,好的封了顶,差的跟不上,人的发展定格于某一区间或范围内,看起来有几个宠儿,事实上所有学生的发展均受到了限制。
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教师均已意识到,但打破多年的模式不是件易事。怎么办?放开,大胆地放开,即教师权力下放。你一个人的知识量和信息量永远满足不了多人的发展。让学生在自己实际的基础上,主动获取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先一点一点地学,然后教师做必要指导,让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继续获取,获取一点,建构一点,慢慢地向着正确方向发展。此时,教师一定要沉住气,多用信任和肯定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学生,对形成好习惯者及时表扬,让他们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去影响别人,让更多的人获取成就感和满足感。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慢慢引导,适度点拨,让每一个人均有成功的体验。尝到自学甜头的同学,将再也不满足老师一口一口地“喂”,也不满足自己一点一点地“吃”,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用自己强有力的觅食能力,大口大口地“吃”。
学生能做的事,尽量让他们自己完成。做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是能力提高的过程。完成了,便有成功的体验,有心理的满足,有自我价值的实现。自信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收集、处理信息,整合材料完全可放手让学生去做,备课、讲解、讨论、布置批改作业、出试题、看试卷,也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喜欢做,而且比教师做得还认真。你为什么不放心让他们去做,非得由自己全部包揽不可?其实,不妨让学生自己去做,在过程中总结经验,在做中体验成功,发现规律。教师最大的失误就是不放心让学生自己去做。其结果是:你越不放心他,他让你越不放心。从此以后,学生始终离不开你,离开你就出事,能力终究没有培养起来。(www.chuimin.cn)
教师可把自己真正的学习成功经验真实地告诉学生,让他们学着教师的样子去做。得到尊重和信任的学生,会在你面前证实自己的能力。他们会更加发奋努力,他们心里想:“我将成为一名教师,我将向你们展示我的发现。”不久,你会惊奇地发现:学生的潜能居然超过了自己的想象,他们很多方面的素质甚至比自己强,只是缺少机会。若有可能的话,我们这些可爱的学生,定会产生一大批具有创新力的优秀教师。是的,事实就是这样。在我们眼里有不少不可救药的“差生”,他们没有培养起来的责任在于教师,是我们缺少智慧、思想和有效的方法。如果这样思考,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就会迫使我们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身边的这些重要资源。我们确信:信息的提供源由一个人变成几十个人,一人完成的事由多人完成,当然又快又好。对来自不同角度的信息进行整合、展示,每人都获取了更多知识和方法,余下的时间还可以用来学习、思考、研究,一举多得。
新的机制建立以后,如同师生赛跑,学生超过教师也属正常的事。这会促使教师放下架子,尊重学生,在同一平台上平等对话、有效交流。此时,教师更大的作用在于定目标、指方向,只要教师指导的方向正确,学生会沿着教师指定的方向高速前进,他们不再受教师的约束,更多地做自己能做的事。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学生更关注自己的发展,他们自然地朝着教师期待的方向发展。
你认为他是个好学生,他就真的成为一个好学生;你认定他是个“坏学生”,他比你想象得更“坏”。学生从教师微妙的眼光中看得出教师的真实期待,教师的一切想法掩不住学生敏感的眼睛。教师往往忽视了自己的眼睛,早已把信息告诉了学生。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蔡林森校长的一句名言。我原来以为这是一句理想化的口号,然而,洋思人证实了这是一条真理。只要教师发自内心地相信学生,真心地爱学生,敏感地注视着学生的微妙变化,学生定会使自己的行为向教师希望的方向发展,且不断逼近期待的理想极限。
有关开拓者的教育苦旅的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此发扬光大。利用棕丝制成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细致、精巧,朴实。我叫王元帅,今年29岁,大连蚂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我在2005年考入大连艺术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三个月的时间我就拉到了六七万元的外联赞助,当时成了学校小有名气的外联达人。不是没想过放弃,只是始终没有办法做到经历了3个月的低迷期之后,我们在2011年成立了第二家传媒公司。......
2023-08-26
影片《霾与雾》是艺术家曹斐创作生涯中的第一部长片,影片以北京的雾霾为起点,描述并探讨了当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集体精神状态与症候。曹斐说她拍摄《霾与雾》的灵感来源之一就是美国吸血鬼系列片的《暮光之城》。无疑,曹斐的艺术具有对都市化议题、社会问题及人文处境的强烈关怀。但不只如此,曹斐的艺术不只是国际媒体所视的中国青年文化而已,她的创作绝非个人案例,而是中国当代文化正同时被全球化的缩影。......
2023-12-06
多数情况下,人们对自动化的担忧都是一种误解。然而,我们很容易对计算机的理解能力做出过高的估计。这个大奖的设立,是基于艾伦·图灵曾经的一个设想。图灵认为,如果裁判无法对二者做出分辨,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否认计算机具有思考的能力。对话内容必须“合乎常理”。结果,所有真人对象的排名都在计算机之上。诗人的“天马行空”和我们大多数人的“不着边际”并不是一回事。如此一来,这个程序便可以初步模拟人类的谈话。......
2024-01-2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枯燥单调的义务和程序,那你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契机产生于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有内向害羞的学生在多次登台训练后变得更为大胆自然,有表达凌乱的同学经过调整变得条理分明,更多的同学在通过“以点带面”作文训练后,能化繁为简,不再畏惧800字的考场作文。......
2023-11-16
对于潜意识这一神秘的领域,梦,是其存在的最好证据。潜意识帮助他剖析自我,找到了治疗疾病的途径。他们还认为,凡是意识所排斥的部分,必然是不可接受的邪恶之物。基于同样的道理,他们认为,心理疾病就潜伏在潜意识里,如同深埋在心灵深处的恶魔。纠正这种错误观念的责任后来落到了荣格肩上,荣格创造出“潜意识的智慧”这一名词。以抑郁症为例,弗洛伊德发现,在很多病人的潜意识中有着某种无意识的被压抑的欲望和愤怒。......
2024-01-25
乔本武是一位有能力满足包括学生、家长、学校等各方期待的老师。他是学生的经师、人师,更是学生的恩师。我们都知道,经师易做,人师难为,至于当学生的恩师,那将是为师者的一种愿望、理想和追求。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碰到恩师,也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做学生的恩师。以便主动锤炼自我,朝着做学生恩师的目标奋进。我们可能穷其一生也很难达到如此的高度,但不影响我们学做学生的恩师。......
2023-10-29
高校学生学业辅导的核心是使每个学生在适应的基础上获得最有效的学业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学生学业辅导具体包括环境适应辅导、学习方法辅导、思想意识辅导、发展规划辅导等多个方面。目前世界上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潮流是将学业辅导视为一种发展性辅导,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023-08-24
教师要充分运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发展想象能力。“看一看”“分一分”“比一比”等是教学中常用的借助视觉开展的活动形式。借助听觉,提供想象空间。在“案例ZG-1-1:《调用感官和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的教学中,教师就设计了借助立体图形滚动的声音判断立体图形的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听物体进行平移和旋转时发出的声音,让学生借助声音进行想象,加强对图形运动方式的理解。形成应用图式的意识是发展几何直观能力的起点。......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