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开拓者教育苦旅:激活死信息,挖掘新资源

开拓者教育苦旅:激活死信息,挖掘新资源

【摘要】:激活“死信息”,挖掘“新资源”近来整理自己的书橱和笔记,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橱里很多书没读,它们安闲地躺在书橱里睡大觉,而自己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多是来自借来的书上,并且很多有价值的想法也是从笔记中产生的。借书读的另一个好处是可跟书友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以提高学习质量。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不用它,不经常跟它谈心交流,人家怎么对你有“感情”?从此意义上讲,“无书读”恐怕是对自己不读书的一个漂亮慰藉。

激活“死信息”,挖掘“新资源”

近来整理自己的书橱和笔记,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橱里很多书没读,它们安闲地躺在书橱里睡大觉,而自己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多是来自借来的书上,并且很多有价值的想法也是从笔记中产生的。一句话,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来自借来的书或材料上。

借来的东西,它们总是在提醒你,使你有种它们马上要“走掉”的感觉,因此你不得不快速地、主动地、心存感激地、如获至宝地学习它,理解它,应用它。唯恐漏掉一点有价值的信息,也正是由于格外地珍惜,它才显得更有价值。这真应了那句老话:“书非借不能读也。”

书架上的书是自己的,它属于你。许多东西,一旦拥有了它,你会感觉它永远属于你。当失去时才会感到它的价值。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收藏起来,心里想,有时间再去研究它,当自己有时间时,书上的许多东西将不再是新信息。

当我们走过一段路程以后,再反过来看留下的痕迹,分析干事的质量,总会留下很多的遗憾。有的是忘了,只是一时回忆不起当时的情形;有的是积累的重要材料漏掉了,根本找不到。总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没有再呈现或再也找不到了。因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经常返回来看看,及时复习,及时总结,及时提炼规律和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弥补有价值信息流失的损失。记住:漏掉的可能就是“金子”。(www.chuimin.cn)

人,都有此种心理倾向,大概是人性所定。但人们可从这种现象中悟出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例如,我们可以借书看,不管是图书馆的还是个人的,而且尽量在规定的时间看完还给别人,这实际是自我施压,督促自己高效率地阅读。借书读的另一个好处是可跟书友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以提高学习质量。

不断地学习积累会不断获得许多零散但有价值的知识和方法。对这些东西若不及时整理、重新发现的话,一些重要的资料将会淡忘或丢失,或者一些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可能被你拥有,然而它并不会忠诚地为你服务,因为它懒得在你的资料夹里睡大觉。道理很简单,因为你不用它,不经常跟它谈心交流,人家怎么对你有“感情”?它肯定不愿意接近你。由此看来,对你所储藏的信息,要勤翻阅、勤补充、勤更新、勤整理。不管是谁都会存在遗忘和遗漏,对于知识和信息,只要你不重视它,它一定不重视你。

材料的积累也很重要,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是你突如其来的一些灵感,你得迅速记下来,保存好,并注意重现和使用。稍不留意,它们将消失。

由此,那些没有能力买很多书读的人,只要善于动脑筋,只要你勤奋,不愁无书读。它可使你不留很多书,但能拥有很多知识。从此意义上讲,“无书读”恐怕是对自己不读书的一个漂亮慰藉。作为教师这个特殊的群体,应该也必须重视读书。一方面对内可形成若干个非正式群体,以便更多交流和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对外为构建学习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