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写随笔:提案的启示与工作思路

写随笔:提案的启示与工作思路

【摘要】:提案的启示几年前,当我还是区政协委员时,政协会之前,都要交提案。单凭能够较快成文这一点,引发了我的一个想法——写随笔。提案的好处在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灵感来临的时候,迅速草记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及时收藏在本上或书上,我称之为“随笔”。三是使自己写作的欲望增强,无法阻挡,随着思维的发散,随着箭头的指向,一行行、一堆堆随笔很容易形成。工作思路的形成多半来自随笔。

提案的启示

几年前,当我还是区政协委员时,政协会之前,都要交提案。由于它提倡写真、写实、写热点问题,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而平时,我又注意对生活中的事情多调查、多思考、多记录,积累了很多有意义的材料,因此我写起来很顺手。费不了几分钟,几百字的提案便形成了,而且它还真的起了很大作用。单凭能够较快成文这一点,引发了我的一个想法——写随笔。

提案的好处在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文照实说话,而且是小而精,它带动我去多观察、多思考。我因此联想到:学习,必须改革。要带着问题去学,有目的、有动机、有压力方可有效,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快乐的、高效的。

学习必须做到学以致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把所学材料进行加工,对此进行吸收和转化,尽力形成自己的东西和自己的行为。我认为,这是一条很有效的学习途径。

随学随想,随感随记,不受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限制,进行学习、思考、记录、感悟,到处是学习的“战场”,思维的野马毫无束缚地驰骋。当灵感来临的时候,迅速草记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及时收藏在本上或书上,我称之为“随笔”。到今天,我也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随笔,更不知它的行文有什么要求,但我执意要写下去,因为它给我带来很多好处:一是大大提高了我的阅读速度,一篇几千字的文章用不了多少时间,便会把握住其中要点,并形成自己的看法。很多情形下,自己的想法与作者的想法发生“共鸣”。遇到此种情形,我感到非常快乐,我享受与“知己”的倾心交流,因为它给自己以智慧和力量,不断砥砺自我、完善自我。二是使自己的思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发散思维。不管是多精装的书,还是多高档的本,时常被我画成“大花脸”,一个个发散的小箭头,是一个个灵感掠过之后留下的轨迹。三是使自己写作的欲望增强,无法阻挡,随着思维的发散,随着箭头的指向,一行行、一堆堆随笔很容易形成。对此,我经常抱怨书上的“空白处”太小。我对“理论学习笔记”进行改革——笔记本的2/3用来摘录,其余部分写自己的感悟,为自己的学习、创新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过后,有些精辟的篇章连自己也不相信是自己想的,是自己写的。此时,少不了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一番,大有“花间一壶酒,月下独酌之”的意境。四是收集信息的意识在提高,积累、转化、创新的能力在加强。报纸、杂志、书籍、见闻、各地的经验材料均成了自己感兴趣并高度关注的目标,平日的管理、听课、评课、外出学习、访谈、影视欣赏等,均能从中吸取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及时输送到大脑“加工厂”,随时期待“新产品”的形成。五是理论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各种思想的整合、碰撞促使观念不断更新,工作方式不断改进。工作思路的形成多半来自随笔。(www.chuimin.cn)

2002年以后,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课堂教学效益年”思想的进一步深入,以及“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到来,我的随笔数量不断增加,它越来越多地来自理论学习、讲座、报告、讲课感受、听课随想、评课反思、同行交流、平日开会、文件阅读……

虽然不善写日记,但是写随笔却成了我的一大习惯。思考过的事不记下来就难受,我觉得随笔除了像日记一样真实以外,更能体现一些发散性的思维。我像狂人一样,使自己随心所欲地狂想,思想多维发散,打破了传统的思维空间。我的更大收获在于心理空间的拓展,有时能容下点以往难以容下的小事儿。

我的随笔散落在我的书上、本上、微机上、手机上、装订材料上、听课本上、工作手册上。近日,经朋友的督促,我对这些“散”的思想进行了整合、编辑,形成了一些杂乱无章的文字,它像我的性格一样,喜欢发散,喜欢幻想,喜欢求异,然而我却把这些“思维成果”看成“宝贝”。草草成文,保留下来,让更多志趣相投者“享用”。若能抛砖引玉,我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