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事件时间关系即事物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在时间知觉中,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都参加,并起不同的作用。时间知觉的客观参照指标时间的最显著特点是它的一维性。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人的时间知觉,受下述因素的影响。所以,一般的飞行员都发展起了十分精确的时间知觉。......
2025-09-30
货币的时间价值
如果说价格表明了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那么货币的价格如何体现呢?威廉·配第最早在《赋税论》中声称:对自己所受到的不方便可以索取补偿,这种补偿可以称作利息,也就是说利息是因为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2025年,边沁说过:“把货币以一定利息放贷,用当前的货币兑换未来的货币。”2025年,费雪出版了《利息理论》,认为利息是“当前和未来货物之间交换的价格”。
因此简单地说,利率可以看做是因为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是对放弃货币流通性的一种补偿。即如果人们愿意推迟消费,则需要为人们这一行为提供额外的补偿。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乐于接受现在的100元而不是一年后的100元,经济学家把这称之为“货币的时间价值”。消费者可能为了获得现金立即进行消费而提取一笔贷款,当利率上升时,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购买商品的成本就上升了。因此,利息代表了资金的机会成本,代表了资金借贷的成本,是货币的价格。
利率告诉我们,通过放弃价值1元的现期消费,能够得到多少未来的消费,这正是现在与未来之间的相对价格。比如说,现在的100元消费=1年后的103元消费。整体利率的多少,对于现值至关重要,必须了解现值才能了解远期的金融终值,而利率正是联系现值和终值的一座桥梁。
同时,利息还是人们决定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的依据。正因为一般人认为,今天的1元比未来的1元价值更大,这样才会有人把钱存到银行,因此利率一般是正的,而利率也就是用今天的货币或商品换取将来的货币或商品的条件。利率可以看做是所持有货币的价格,或者被视为投资资金的成本。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收益。利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利息是投资的机会成本。如果现在的利率是2%~4%,或许你无动于衷,但如果这时候利率是10%,那么你可能有点坐不住了,但如果是50%,我相信诱惑之手会从四面八方伸过来,人们会自然地把钱存到银行,那么此时消费就必然会减少。
当我们把一笔钱用于投资时,就放弃了存入银行所能得到的利息,而这种放弃的利息就是这笔投资的机会成本。对于贷款投资者而言,利率就是资金的使用成本,当利率高到一定程度时,厂商就不愿意贷款投资了,生产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资金的成本太高了,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投资需求就会逐渐增加;相反,当利率下降,物价指数下降的时候,说明经济已经开始变冷了。
那么,利率与货币供应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我们知道,驾驶员在加速的时候,他们会踩着油门并观察时速表的变化,尽管每个人都知道,真正决定汽车加速性能的是流入到发动机的汽油量,然而驾驶员们通常按照速度进行加速,而并非根据每小时流入多少升汽油来设定目标。(https://www.chuimin.cn)
同样的道理,在前面我们知道,加快社会经济流转的是货币总量,而乘数效应有效地创造了更多的货币,然而真正控制货币乘数阀门的却是利率。这就如同汽车上的时速表和油门的关系,虽然货币是最终驱动汽车加速的汽油,但银行家们一般都侧重于把短期利率作为主要的政策工具,而不是直接控制货币本身。
同时,社会对于资金的需求是无限的,但是资金的供给是有限的,正是有了利息的约束,资本和资金才能在社会范围内最好地进行分配。在资金市场内,利息率如同一个裁判,在各种投资项目面前树起一个标杆。凡是投资收益率高于利息率的项目就能成立;否则不然,这也就为资金流动提供了调节机制。
如同汽车上的时速表和油门的关系,虽然货币是最终驱动汽车的汽油,但银行家们一般都侧重于把利率作为主要的政策工具,而不是直接控制货币本身。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随着某种东西机会成本的增加,人们会努力寻找其替代品,货币也不例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高,实际货币需求量就越低,但什么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呢?那就是利率。2025年,当美国的利率上升时,新住房开工的数量迅速减少,同样当2025年初利率下降时,住房建设迅速增加了。相当多的研究证明,降低利率能够刺激投资,因此住房投资被认为对利率最为敏感了。
那么,究竟谁能决定利率呢?是银行吗?
经济学家是这样解释的,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严格地说,在市场经济国家,利率既不是政府决定的,也不是中央银行决定的,利率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正如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租金是土地的价格一样,利率是资金的价格,这个价格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的。人们用什么样的价格借钱,是由市场对资金的供求状况来决定的。
利率能够调整资金的供给,那么利率的调整能力是无限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如果利率降到让投资者不再感兴趣的地步,那么无论利率怎样降低,投资者都不会考虑投资,这样一来,用利率来刺激经济的手段就告失败了,而这种现象也被称作“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的存在,意味着运用货币手段来解决经济萧条问题可能是无效的。20世纪90年代,日本银行把利率降低到0.01%,但对投资支出毫无影响,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资金的价格就会下降,即利率就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如果利率已经降到了最低水平,此时即使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再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所以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
银行可能无法把利息降到期望中的低水平,因为这时尽管利息非常低,但人们仍然愿意持有更多的货币,经济学家则打趣地将银行的这种行为比喻成推着而不是拉着一根绳子。最后,让我们记住这句谚语吧: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是,你不能强迫它喝水。
相关文章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事件时间关系即事物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在时间知觉中,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都参加,并起不同的作用。时间知觉的客观参照指标时间的最显著特点是它的一维性。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人的时间知觉,受下述因素的影响。所以,一般的飞行员都发展起了十分精确的时间知觉。......
2025-09-30
(一)学前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及其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会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时间词语,但低龄幼儿对于这些词语的含义不大理解。结果,幼儿的回答明显表现出将时间和空间混淆的特点。(二)学前儿童货币概念的发展及其特点[2]幼儿对生活中常用的货币,如100元、10元、1元,会比较早认识。他们逐步认识1角、1元、5元等人民币,能......
2025-09-29
政府的收入和支出主要是指其税收收入与购买支出,首先考虑存在中央银行自动透支机制的情况,即考察政府可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情况。政府税收意味着家庭和企业的现金、存款由其在商业银行的账户转入政府在中央银行的账户,基础货币相应减少。因为政府货币由中央银行垄断供给,如果没有先前的政府支出,税收也不可能。......
2025-09-29
奇克、明斯基和罗西斯是结构主义观点的早期研究者,目前较知名的有阿莱斯蒂斯、道、帕利和雷。卡尔多和莫尔关于货币流通速度是常数的假定以及得出在既定利率水平上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的观点均过于极端,结构主义观点对此进行了某些修正。以罗西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观点可用下图2-2来说明:图2-2结构主义的货币供给曲线在图2-2中,横轴M 表示货币存量,纵轴i表示利率。......
2025-09-29
(一)早期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早期的经济学家对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已有不少阐述。在古典经济学中,可以看到许多货币内生性方面的思想萌芽,这为以后内生货币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种认为货币数量由商品价格总额决定且银行不能任意决定银行券数量的观点,都是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最基本的要素。......
2025-09-29
相对而言,中国的新闻史研究者对于传教士报刊的研究则少有使用实证调查的方法。二是,在研究内容上,《中国宗教报刊》是迄今为止西方新闻学界对中国宗教报刊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份研究资料,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罗文达对中国宗教报刊所进行的研究,正是在燕京大学的新闻学系执教期间完成的。......
2025-09-30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潮下,因受到中原王朝使用海贝作为货币的影响,夷城巴国以及巫巴山地也同样在使用贝币来进行贸易。巴国灭亡以后,秦便开始在当地执行起新的货币政策,即废巴钱而用秦钱。桥形铜币 来源:涪陵镇安遗址 年代:战国 藏址:涪陵区博物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经科学发掘出土的桥形铜币已达1000余件,采集品、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品以及各种钱币图录中的收录也都颇为丰富。有认为是货币的,有认为是装饰品的。......
2025-09-30
某男遭遇包办婚姻,被其父母禁闭于暗室之中,身患多种皮肤疾病。当今世界的人类社会仍然存在形形色色的侵害人的基本自由的恶劣现象,其中买卖、包办婚姻就是一种严重侵害男女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的基本自由的违法犯罪行为。买卖、包办婚姻大都伴随强制、威吓、拘禁、看管等侵害人身自由的行为,从而形成侵害基本自由意在缔结婚姻关系,而缔结婚姻关系则以侵害基本自由为手段的恶性循环。......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