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苹果电脑公司老板史蒂夫乔布斯说:“花了半辈子时间才充分意识到人才的价值,所以要网络一流人才。”由于苹果公司需要有创意的人才,所以乔布斯说,他大约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沃森把创新作为“野鸭精神”的化身,他采取种种措施激励员工创造发明,不断地发展新技术产品,取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制胜权。“野鸭精神”成为IBM公司迅猛发展的基石和动力。......
2023-12-01
69.强手法则
明智地运用权力和果敢地运用权力,是管理者工作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企业管理的各项法则中,法国组织行为学家G•斯达特那强调管理者如何使用权力在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即明智地运用权力和果敢地运用权力,是管理者工作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这条法则后来被命名为强手法则。
如果你问一个公司领导:给你一个爱拨弄是非的下属你烦不烦?答案是肯定的:烦!可是有的领导不仅烦,而且怕——怕那个爱拨弄是非的下属让他下不了台,让他威信扫地,让他工作做不好,让他在老板面前直不起腰。因为害怕,所以他退让——结果一退就退出了领导的位置,那么,在管理中要如何面对并解决类似的问题呢?
1.如何对付爱拨弄是非的下属
几乎每个领导的手下,都会有几个爱捣乱的下属。他们的存在好像就是为了考验领导的能力,结果有的领导居然真的被考住了,对他们不知如何对付,要么畏畏缩缩不敢管教,要么为了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而亏待另一部分下属。这两种办法,都不明智,都是注定失败的。这种失败的领导,已被证明是不合格的。
管理是调和、解决复杂人事关系的烦琐工作。因为人各有不同,那些常常爱挑拨离间、惹是生非的下属自然令人头痛,难以管理。但是要使员工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公司就是个制造是非的地方,致使员工人心涣散,工作杂乱。
对于爱捣乱的人,需要特殊的方法对待,而且还得予以格外的注意,因为他们具有潜在的或实际的破坏能力。他们能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他们能在任何团体中制造混乱。
而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面对爱捣乱的下属你绝对不能畏惧、退缩。
2.谁是制造麻烦的人
在你准备管教那些爱捣乱的下属之前,先要把他们和其他安分守己的下属区别开来,鉴别谁才是给你制造麻烦的人,然后才能考虑去对付他们。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应该知道怎样确定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可能制造麻烦的人。
不管别人对一个人有什么说法,为了确定一个人是不是难以管理,你只需回答一个问题:这个人能不能给你造成某种麻烦或者损害?如果能,他就是一个成问题的人,你就应该想办法改变这种潜在的威胁。如果他不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是带来任何麻烦,不管他的外表什么样,也不管他的穿戴什么样,更不用管他有什么个人习惯,对你来说他绝对不会是一个成问题的人,对于这种人你也用不着操太多的心。
当你理解了什么是成问题的人这个简单的概念以后,实际上你也就掌握了对付成问题的人的具体办法,甚至你在处理这方面的事情时要比在各个企业中专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还要高明得多。
爱捣乱的下属并不都是流里流气、不修边幅的,对此你一定要留意。
3.预防在先
与其让那些爱捣乱的下属冒出头来才去对付他们,不如在他们刚刚萌生捣乱的念头时进行预防,通过做思想工作等手段把他们的不轨念头打消,防患于未然。
当一个人的需要和他的才能及工作需求不相称的时候,他往往会感到不满意。下面的四个问题可以作为指导原则帮助你和你的雇员正确评价他的工作和他对工作的态度:
①这个人是否对自己的工作期望过高?
②这个工作岗位是否对雇员的要求过高?
③这个工作岗位是否对那个人的要求过低?(www.chuimin.cn)
④这个工作是否使得他适得其所?
如果这四个问题都解决了,并且解决得很好,再爱捣乱的下属也不敢再有任何制造麻烦的念头和行动了。
4.“解决”捣蛋分子
作为企业领导,工作中常常有这样不幸的时刻:你“不小心”碰上了一个捣蛋分子。
更不幸的是,这个捣蛋分子恰好是你的下属之一。
当你知道了根据什么去鉴别一个人是否是个成问题的人的时候,你就很容易确定谁是个成问题的人。为了妨碍你的工作,他必须破坏你的生产、你的销售,或者你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所有需要你去做的只是问自己三个简单的问题:
①他做的工作是否低于你所要求的标准?
②他是否妨碍别人工作?
③他是否会对整个团体造成损害?
如果你对其中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说明你已经碰上了一个成问题的人。
如何才能解决这个捣蛋分子?这个问题,应该由你自己来回答。
5.抓住权力线
那些爱捣乱的下属,对领导手中的权力总是虎视眈眈,想方设法让领导为难;这时,作为领导,你必须抓住属于自己的权力线!这是明哲保身之计。
当你发布一个命令的时候,使用这条权力线是绝对必要的。如果有哪一级的领导人员被越过去了,那么他们就在他们自己下属的眼里失去了权力,他们就会在一些持有异议的团体里通过有情绪的领导人去反抗你;更有甚者,还会想方设法破坏你,以便保持他们可能失去的地位。
越过你下级的领导人的做法,不仅违反了良好的管理程序,而且也会在雇员中造成混乱,如果你下达给那个人的命令与他从他顶头上司那里得到的命令不相一致,其后果就更不堪设想了。
抓住权力线之后,你才有可能反戈一击,制服那些爱捣乱的下属。
6.设想问题要周全
也许有的企业领导会问:我为什么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对付那些爱捣乱的下属?我把他们统统开除不就得了吗?
这种领导的想法太简单。别的不说,你开除一批捣蛋分子,又招进来一批,但里面很可能产生一批新的捣蛋分子——如此反复折腾,不把企业弄垮、不把领导弄得焦头烂额才怪!
如果你掌握了制服爱捣乱的下属的技巧,你会得到许许多多的收获。例如:你将把一个不好管理的人改造成为一个令你满意的人;你可以同你周围的人建立真诚的关系;你将会有一种巨大的自我成功的感觉;你的掌握和控制各种类型的人的能力都会得到无限的提高。
有关成大事必备的148个成功法则的文章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老板史蒂夫乔布斯说:“花了半辈子时间才充分意识到人才的价值,所以要网络一流人才。”由于苹果公司需要有创意的人才,所以乔布斯说,他大约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沃森把创新作为“野鸭精神”的化身,他采取种种措施激励员工创造发明,不断地发展新技术产品,取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制胜权。“野鸭精神”成为IBM公司迅猛发展的基石和动力。......
2023-12-01
拜伦法则是由美国内陆银行总裁D拜伦提出的。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抗击西班牙的军队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希尔顿的处事原则,是使手下的全部管理人员都对他信赖、忠诚,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而正是这两大法宝,才铸成了希尔顿事业的辉煌。......
2023-12-01
沟通的位差效应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对企业内部沟通进行研究后得出的重要成果。为避免沟通中“位差效应”的扩大,上级应注意两点:1.把下属克隆成你自己古语有云:“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诸位在责怪下属处事不当之前,应该想想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缺点。沟通还能化解矛盾,澄清疑虑,消除误会。......
2023-12-01
他天赋极高,曾经不止一个人预计说,如果他毕业后进行晶体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一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贝尔效应告诉人们,成功其实并没有想像得那么难,它有时需要的仅仅是你的勇气,这正是一般人所缺乏的!15岁小学毕业后,王永庆到一家小米店做学徒。......
2023-12-01
这句话后来被提炼为:沟通是管理的浓缩,亦被命名为沃尔顿法则。山姆沃尔顿认为让员工们了解公司业务的进展情况,与员工共享信息,是让员工最大限度地干好其本职工作的重要途径,是与员工沟通和联络感情的核心。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总结出其事业成功的“十大法则”,这包括:1.全心经营,比别人更尽心尽力。......
2023-12-01
点石成金法则制片厂的点石成金法则可能是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在20世纪80年代完善的,不过创始人是华特·迪士尼。DVD销售的成功已经推动点石成金法则获得惊人的高收入。点石成金法则的专营权系列影片可能不会战胜奥斯卡,不过它们能使制片厂正常运营。......
2024-08-13
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而引起的,所以称之为“标签效应”。这样的观点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就有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在“标签效应”中,如果贴的标签不是正面的、积极的,那么被贴标签的人也可能由于觉得不公平而产生与所贴标签内容方向相反的行动,也就是说这种“激将法”有时是可行的。......
2023-12-01
第五章用激情点燃职业心要想成为成功者,必须先做一名优秀的员工,对工作要饱含激情,始终如一,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然而,邦迪进入这家公司的第一份工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接听电话、处理文件。一年后,邦迪被派往总部接受培训。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职业心态所致。美孚石油公司的员工称自己的公司为快乐的王国。......
2023-12-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