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急于亮出你的底牌现在不论在哪个行业,与人较量都不仅仅是一种实力的对比,而且也是智慧和耐性的竞赛。要与对手进行成功的较量,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要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同样的道理,在做人做事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一个心浮气躁的人,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人,往往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们会过早地亮出自己的底牌,而让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2023-12-01
37.拜伦法则
授权他人后就完全忘掉这回事,绝不去干涉。
拜伦法则是由美国内陆银行总裁D•拜伦提出的。这和我们常会说的一句话不谋而合:用人不疑。合理授权是管理的重要基础。但是,对一个比较自信的领导来说,在将自己旧日所从事的工作授权给他人接掌时,总是会感到难以割舍;尤其是当这项事业是自己首创的,更是如此。即使你明知接掌自己事业的人是如何精明干练的人才,你心底总是有个声音在呐喊:“他不行,他不了解我的事业,也不明白我的方法。”这时怎么办?
这时我们就要告诫自己:领导者权力运营的最佳手段是抑制而不是放纵自己的权力,且职位越高越应如此。管理者是带领下属完成目标的人,不是通过个人能力实现目标的人;是最大限度挖掘和调动下属积极性的人。既然已经授权给了下属,就要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他能把工作做得很好。
有一本叫《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的书,这本美国人一百年前写的书只讲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抗击西班牙的军队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带信给他。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罗文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三个星期之后,他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有意思的细节是,当时,美国总统把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总统并没有告诉罗文加西亚在什么地方,该怎样去找他。当时,罗文也不知道加西亚藏身的确切地点。但是在他接过这封信的时候,他就以一个军人的高度责任感接过了一个神圣的任务。他什么也没有说,他所想到的只是如何把信送给加西亚。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的知识和他人的谆谆教导,更需要一种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而罗文的这种精神的来源,就是总统对他的充分信任。
举世闻名的旅店大王唐纳德•希尔顿是曾经控制了美国经济的十大财阀之一。他以5000美元起家,艰苦奋斗,历尽磨难,终于把旅馆开遍美国及世界各地,成为世界闻名的旅店大王和亿万富翁。他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他那独特的用人之道及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管理风格。(www.chuimin.cn)
在希尔顿21岁那年,父亲把一个旅店经理之职交给了他,同时转让给他部分股权。然而,在这段时期中有一件令希尔顿非常恼火的事,这就是父亲的经常干预。这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总觉得儿子还太年轻,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事业尚未稳固,经不起因儿子可能的失误而带来的重大打击。正是因为亲口品尝了有职无权、处处受制约之苦,所以当希尔顿日后有权任命他人时,总是慎重地选拔人才,但只要一下决定,就给予其全权。这样,被选中的人也有机会证明自己是对还是错。
在希尔顿的旅馆王国之中,许多高级职员都是从基层逐步提拔上来的。由于他们都有丰富的经验,所以经营管理非常出色。希尔顿对于提升的每一个人都十分信任,放手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中发挥聪明才智,大胆负责地工作。如果他们之中有人犯了错误,他常常单独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先鼓励安慰一番,告诉他们干工作的人都难免会出错的。然后,他再帮他们客观地分析错误的原因,并一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之所以对下属犯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是因为他认为,只要企业的高层领导,特别是总经理和董事会的决策是正确的,员工犯些小错误是不会影响大局的。如果一味地指责,反而会打击一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从根本上动摇企业的根基。希尔顿的处事原则,是使手下的全部管理人员都对他信赖、忠诚,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正是由于希尔顿对下属的信任、尊重和宽容,使得公司上下充满了和谐的气氛,创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从而才使得希尔顿有可能获得其经营管理中的两大法宝——团队精神和微笑。而正是这两大法宝,才铸成了希尔顿事业的辉煌。
授权以后决不去干涉,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是一条事业成功之途。授权后,你通过对下属的观察和监督,能拓宽自己的眼界,也更清楚自己的目标所在,从而能高瞻远瞩。你的下属由于感到受重视、被信任,从而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参与感。这样,整个团体就能同心合作,人人都能发挥所长,组织才有新鲜的活力,事业方能蒸蒸日上。
有关成大事必备的148个成功法则的文章
不要急于亮出你的底牌现在不论在哪个行业,与人较量都不仅仅是一种实力的对比,而且也是智慧和耐性的竞赛。要与对手进行成功的较量,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要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同样的道理,在做人做事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一个心浮气躁的人,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人,往往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们会过早地亮出自己的底牌,而让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2023-12-01
美国卡尔森公司首席执行官M.纳尔逊提出永远别嫌小的观点,被人称之为纳尔逊原则。日本东京贸易公司有一位专门负责为客商订票的小姐,她给德国一家公司的商务经理购买往来于东京、大阪之间的火车票。为表彰戴明博士为日本经济腾飞做出的杰出贡献,日本天皇授予他“神圣财富”勋章。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美国企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经济形势极为低迷。......
2023-12-01
148.吉德林法则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但在结果宣判之前,种种迹象表明,这位妇女的要求得到了大多数陪审团成员的支持。此后的10年,公司的业绩连连下滑,年年亏损。戈登想到,出售最低价格的机票这一下策并不能使大陆航空的现状发生转变,更无法使大陆航空成为出类拔萃的航空公司。戈登还看到,在格林斯伯勒至格林费尔之间的航线中,大陆航空虽然占有90%的市场份额,但却仍然亏损。......
2023-12-01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其发现者是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奏效了。所以,“鸟笼效应”对于其他媒体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2023-12-01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老板史蒂夫乔布斯说:“花了半辈子时间才充分意识到人才的价值,所以要网络一流人才。”由于苹果公司需要有创意的人才,所以乔布斯说,他大约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沃森把创新作为“野鸭精神”的化身,他采取种种措施激励员工创造发明,不断地发展新技术产品,取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制胜权。“野鸭精神”成为IBM公司迅猛发展的基石和动力。......
2023-12-01
这两种办法,都不明智,都是注定失败的。这种失败的领导,已被证明是不合格的。他们能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他们能在任何团体中制造混乱。5.抓住权力线那些爱捣乱的下属,对领导手中的权力总是虎视眈眈,想方设法让领导为难;这时,作为领导,你必须抓住属于自己的权力线!这是明哲保身之计。......
2023-12-01
沟通的位差效应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对企业内部沟通进行研究后得出的重要成果。为避免沟通中“位差效应”的扩大,上级应注意两点:1.把下属克隆成你自己古语有云:“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诸位在责怪下属处事不当之前,应该想想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缺点。沟通还能化解矛盾,澄清疑虑,消除误会。......
2023-12-01
他天赋极高,曾经不止一个人预计说,如果他毕业后进行晶体和生物化学的研究,一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贝尔效应告诉人们,成功其实并没有想像得那么难,它有时需要的仅仅是你的勇气,这正是一般人所缺乏的!15岁小学毕业后,王永庆到一家小米店做学徒。......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