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维生素对鸡生长发育效果及满足饲养需求

维生素对鸡生长发育效果及满足饲养需求

【摘要】:鸡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甚微,但对鸡体的物质代谢起重要作用。维生素A缺乏时,肉鸡和蛋鸡生长受阻,瘦弱,羽毛蓬乱干枯,眼病发生率提高;成鸡产蛋下降,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磷的吸收,为骨骼正常发育所必需。维生素K主要增加血液的凝固性。维生素E可以刺激性器官的发育,提高母鸡的产蛋率和公鸡的精子活力。鸡处于逆境时,维生素E需要量增大。又称核黄素,是鸡最易缺乏的一种B族维生素。

鸡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甚微,但对鸡体的物质代谢起重要作用。维生素能促进鸡的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繁殖力和免疫力,特别对幼鸡和种鸡更为重要。鸡的饲料中要加入13种维生素。这些维生素分为两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这类维生素的吸收利用需要脂溶性溶剂,而且能在体内大量储存,饲料中短期缺乏对鸡影响不大。另一类为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等。这类维生素的吸收利用需要水,而且不在体内储存,主要从饲料中吸收,饲料中短期缺乏可影响鸡的生长和健康,饲料保存不当时极易失效,应特别注意。

(1)维生素A。维生素A可以促进生长,增进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维生素A缺乏时,肉鸡和蛋鸡生长受阻,瘦弱,羽毛蓬乱干枯,眼病发生率提高;成鸡产蛋下降,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所以,一般种鸡饲料中维生素A的含量是商品蛋鸡的2~3倍。黄玉米、鱼肝油和胡萝卜中含量丰富。其余谷物副产品中含量很少,应注意补充。

(2)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磷的吸收,为骨骼正常发育所必需。维生素D缺乏时,雏鸡腿变形,引起软骨症,易骨折。成鸡缺乏时产蛋率下降,蛋壳变薄,无壳蛋增加,骨质疏松,极易骨折。种鸡缺乏维生素D时,蛋的合格率、种蛋受精率、孵化率都降低。经常在阳光下散养的鸡群,不易缺乏维生素D。舍内笼养的鸡群一定要在饲料中补加维生素D。鱼肝油和青饲料中维生素D含量丰富。

(3)维生素K。维生素K主要增加血液的凝固性。缺乏维生素K时,可导致鸡的凝血时间延长;皮下和肌肉间隙有出血现象;雏鸡在颈、翅、腹腔等部位出现大片出血斑点。苜蓿粉、鱼粉中维生素K含量高。

(4)维生素E。维生素E可以刺激性器官的发育,提高母鸡的产蛋率和公鸡的精子活力。一般肉用仔鸡和种鸡容易缺乏。维生素E缺乏时,肉用仔鸡肌肉营养不良,胸囊肿发生率提高;种鸡缺乏时,种蛋受精率、孵化率降低,雏鸡易发生渗出性素质症和脑软化症。鸡处于逆境时,维生素E需要量增大。因此,在肉用仔鸡、种鸡及鸡处于应激时,饲料中以添加剂的形式多添加维生素E。

(5)胆碱。雏鸡的需要量较大,缺乏时生长缓慢,发生曲腱症。胆碱可以预防脂肪肝。鱼粉、豆饼、糠麸类含量较多,而玉米中含量较少。所以,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饲料应注意添加胆碱。

(6)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是鸡最易缺乏的一种B族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2时,雏鸡生长受阻,拉稀,腿软,有时走路时关节触地,趾向内侧卷曲。成鸡产蛋量下降,蛋白变稀。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均降低。酵母、鱼粉中含量丰富,植物性饲料中含量很少,不能满足鸡的生长和生产,所以在鸡的饲料配制中,要以添加剂的形式来补充,同时还要注意其有效性。

(7)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它可以刺激鸡的食欲,参与能量的代谢过程。维生素B1缺乏时,鸡食欲减退,肌肉痉挛,两腿无力,出现多发性神经炎;雏鸡出现头向后仰的神经症状。维生素B1在谷糠、麸皮、大豆中含量丰富,一般情况下不会缺乏。(www.chuimin.cn)

(8)维生素B3。又称泛酸,主要参与能量和脂肪的代谢。鸡对维生素B3的需要量很大,维生素B3缺乏时,雏鸡生长缓慢,消化率降低,死亡率增加,眼有黏性分泌物使眼睑变成粒状;成鸡产蛋率和孵化率降低。苜蓿粉、糠麸类、花生饼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3,块根茎含量较低。

(9)维生素B11(叶酸)。叶酸是鸡的生长、肌肉形成、造血和羽毛生长所必需的。饲料中缺乏叶酸时,雏鸡生长缓慢,羽毛稀疏,无光泽,跗关节肿大;成鸡缺乏时,产蛋率降低,种蛋孵化率降低。

(10)维生素B12。又叫氰钴维生素,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的维生素。主要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能提高植物性蛋白饲料的利用率,可防止贫血。缺乏维生素B12时,后备鸡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差,羽毛粗乱,后肢共济失调,出现贫血、脂肪肝症状;成鸡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维生素B12只存在于动物性饲料中,鸡的肠道内能合成一些维生素B12,但合成后吸收率很低,在含有鸡粪的垫料中以及牛羊粪、淤泥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2,因而地面平养的鸡可以通过扒翻垫料、啄食粪便而获取维生素B12,而笼养鸡或网上平养鸡就无法从垫料中得到维生素B12的补充,应在饲料中添加。

(11)烟酸(维生素PP)。又称尼克酸,主要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维生素PP缺乏时,生长鸡食欲减退,生长缓慢,羽毛蓬乱,踝关节肿大,易患皮炎;成鸡羽毛脱落,产蛋率和孵化率降低。在鸡的消化道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PP,青绿饲料、糠麸、酵母及花生饼中维生素PP含量丰富,在鱼粉、肉骨粉中含量也比较多,但鸡的利用率低,日粮中需要添加。

(12)维生素B6。维生素B6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能量的代谢。缺乏时,雏鸡生长缓慢,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而表现异常兴奋,运动失调;成鸡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产蛋率和孵化率均降低。

(13)生物素(维生素H)。生物素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促进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促进鸡胚发育和雏鸡生长。缺乏时,雏鸡生长缓慢,出现鳞状皮炎,趾坏死并脱落,喙溃疡,眼肿胀;成鸡产蛋率下降,孵化率降低,死胚率相当高。生物素在谷物、豆饼(粕)、苜蓿粉、干酵母中含量丰富。雏鸡对生物素的利用率低,只有50%,所以注意饲料中生物素的含量。

(14)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C在鸡体内可以合成。它能促进鸡体对铁的吸收,有解毒和抗氧化作用,能提高生产性能、增强机体的抗病和抗应激能力。鸡饲料中缺乏维生素C时,易发生坏血病。在大部分饲料中均含有维生素C,青绿饲料中含量丰富,鸡体内也能合成一些,因而在正常情况下,鸡很少出现维生素C缺乏症。但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或高温季节及其他逆境中,鸡体内维生素C的合成能力降低,需要量增加,所以在饲料或饮水中应补加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