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泛指現在江苏、浙江一帶。杜甫的诗作,除真写关切人世社会的遭遇、变动外,还有不少是通过写景以达情景相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的,现在要赏析的这首《绝句》正属此例。这首绝句就写在这一期间。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
2023-12-01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得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饫死耒阳。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辞海》1989年版)
[注释]
迟日:人们称春天的太阳为迟日,因为春天来了,日照时间长了,所以为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融:滋润。
飞燕子:燕子飞来飞去。
沙:沙滩。(www.chuimin.cn)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译诗]
春天的太阳映照得江山如此秀丽,随风吹来了各种花草的芳香。湿软的泥土引来只只飞燕,温暖的沙滩上睡着对对鸳鸯。
[赏析]
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反复诵读此诗,你也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此诗的成功不但在于作者善于观察物象,更在于作者善于体察物情。前人或谓杜甫这首诗“与儿童属对何异”。无非讥其造语平淡,未在追奇猎怪上下功夫,殊不知,这正是功力老到之处。周紫芝《竹坡诗话》云:“作诗到平淡处,要似非力所能。”苏轼也说:“大凡为文……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这两句话用来评价杜甫这首五绝,至为恰当。
有关古典诗词名篇的文章
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泛指現在江苏、浙江一帶。杜甫的诗作,除真写关切人世社会的遭遇、变动外,还有不少是通过写景以达情景相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的,现在要赏析的这首《绝句》正属此例。这首绝句就写在这一期间。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
2023-12-01
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诗的最后一句,“衣湿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使这首田园诗不止停留在对劳动乐趣的体味上,更进一步点了题。《归田园居》共五首,作于辞彭泽令归隐田园的次年。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2023-12-01
[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
2023-12-01
诗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注释]君子于役:选自《诗经·国风·王风》,标题是后人加的。君子,是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丈夫。役,服役,指当时统治者征调劳动人民服役。苟,姑且,表示期望的副词。“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丈夫服役不能回来也罢,只要在外平安无事无饥渴之苦就算万幸了。......
2023-12-01
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东汉列为“七经”之一,。注本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姓端木,名赐,字子贡。......
2023-12-01
至今以“苏堤春晓”闻名。[注释]①惠崇:北宋大画家,建阳人。据诗意,惠崇这幅画是“鸭戏图”,“春江水暖”用“鸭先知”来加以表现,令人击节称叹。......
2023-12-01
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白居易、元稹的新乐府运动,在文艺思想方面显然受到杜诗的影响。留连在花丛中的蝴蝶不时地翩翩起舞,自由自在的黄莺歌喉宛转正在啼鸣。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2023-12-01
随即与柳宗元等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他积极支持韩、柳的古文运动,反对写作“沉溺于浮华”。在赴洛阳涂中,他经过扬州,见到了诗人白居易。作者贬朗州,调夔州、和州,长期生活于巴楚之间。魏晋人向秀与诗人、音乐家嵇康是好朋友。这是对白居易在席间赠送他的诗的回答。......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