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揭示教育体系内涵与特征

揭示教育体系内涵与特征

【摘要】:揭示教育体系的内涵和特征我们所阐述的教育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反映教育规律和特征的、多层次和一体化的国民教育结构和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以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教师保障机制和享受教育权利保障机制。教育体系具有严谨而合理的结构体系特点,各个阶段的教育既有各阶段的体系特点,又有从幼儿教育到终身教育的完整性。

黑体;color:black">论教育体系

完整的教育体系发展完整的现代教育,完整的现代教育提高国家的教育整体水平,健全完整的民族人格。现代教育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包括从幼儿教育到继续教育的各级各类教育以及保障教育活动正常运行的机制。但遗憾的是以往的教育不注重教育的系统性和有机性,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链,主要表现在各个阶段教育在内容上衔接不够、教育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衔接不够、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衔接不够。完善与优化教育体系,对提升教育体系的整体效益、激发教育机制的活力、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揭示教育体系的内涵和特征(www.chuimin.cn)

我们所阐述的教育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反映教育规律和特征的、多层次和一体化的国民教育结构和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以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教师保障机制和享受教育权利保障机制。我国刚刚颁布的《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八类教育,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当然,这样的分类还值得商榷。中国在办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截至2009年,我国已有2.6亿在校学生,还有上亿人在接受着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有1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2万多所各种类型的学校,遍布全国的城市和乡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具有全面性、普遍性、开放性、严谨性特征,能够解决传统国民教育体系无法解决的难点、盲点问题,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全体社会成员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能够激发中华民族的教育创造力,合理配置现有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潜在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再生、扩大的机制。教育体系具有严谨而合理的结构体系特点,各个阶段的教育既有各阶段的体系特点,又有从幼儿教育到终身教育的完整性。教育体系应该遵循:(1)教育平等、公平的原则,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条件;(2)适应性原则,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教育个性化原则,要有利于社会成员个体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成员个性化的学习要求,有利于个性的充分发展;(4)教育开放性原则,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要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紧密联系,要体现现代终身教育思想,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同时要广泛吸收各国教育的一切优秀成果;(5)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的民主、科学性原则,要研究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和现代教育管理技术;(6)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性原则,教育体系的建设是随着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的。教育体系还具有基础性、高延性、普遍性、规范性等特性。教育体系是成型性和发展性有机统一的学校教育,既为学生阶段性成才创造条件,又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成为本类型、本专业具有更高层次学历的人才打基础。教育体系是全方位的,它培养知识型、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技能型等各类人才,是学科性专业、术科性专业、学术结合性专业均有自己的高层次教育,其学历层次从国民教育的最初层次一直延伸到最高层次。教育体系全面涵盖各地区、各民族,各个产业、行业、专业领域,各种职业、职业群,可以消除传统国民教育体系由于自身不发达而造成的盲点,使全体社会成员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够享受到国家所赋予的接受现代教育的权利,整个社会不再存在由于教育体制本身的原因而造成的空白。教育体系要求层次分明、名实一致、类型合理。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学校名称与教育内容、学历层次相一致;教育类型要适应社会人才类型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