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翁打开随身携带的通讯设备,让停泊在营地的直升机立即起飞,他想救活这匹狼。直升机载着受了重伤的狼飞走了,飞向 500公里 外的一家医院。乔治·唐纳听了向导的话,非常震惊。据说,那匹狼最后救治成功,如今在纳米比亚埃托沙禁猎公园里生活,所有的生活费用由乔治·唐纳提供。......
2023-11-30
9只有让你的合作者生活得更好,你才能够更好地生活
——欧洲蓝蝶的消亡之迷
在广袤的欧洲大陆上,生活着一种美丽异常的动物,名叫蓝蝶,由于它外形的炫目,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作会飞的“花朵”。然而几十年前,蓝蝶的翩翩倩影在暖春的晴空里消失了。
道格拉斯·麦其逊是一个专门研究蝶类的昆虫学家,对这些会飞的“花朵”凋谢之迷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让人很是吃惊。麦其逊发现,导致蓝蝶的绝种竟然与两种蚂蚁的灭绝息息相关。
原来,蓝蝶是在醋酸植物上产卵繁殖的,必须得到两种小蚂蚁的帮助才能顺利进行。蓝蝶的幼虫,腹部分泌的挥发性物质,对于蚂蚁来说是极具诱惑性的香甜美食。闻到这一特殊的香味,蚂蚁就会爬到蓝蝶幼虫的腹部边尽情享受。
而蚂蚁并不是白吃。当蚂蚁在草地上发现蓝蝶卵时,马上来照顾这些幼小的生命,生怕被其他昆虫掠去。蓝蝶的幼虫是吃树叶的,每吃完一片树叶,众工蚁就把它抬到另一片新树叶上,让它吃个饱。蚂蚁与蓝蝶的这种互惠互利关系,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考验。由于接受了工蚁的照顾,经受过刺激的蓝蝶幼虫的表皮,比其他蝴蝶幼虫的表皮要厚上60倍,可有效地防止蚂蚁那铁钳一样的上颚咬穿幼虫的表皮。冬天来临,工蚁就把它们搬进自己温暖舒适的蚁穴里,蚂蚁在吸食蓝蝶幼虫分泌的“蜜露”时,甚至把自己的幼虫作为食物奉献给这位“贵宾”。
刚从茧蛹中钻出的蓝蝶也不必担心受到蚂蚁的攻击。因为新生蓝蝶的体表附着一层细小的鳞屑,就像滑石粉一样保护着蓝蝶。进攻的蚂蚁只能踉踉跄跄地在空中乱抓一气。就在这时候,蓝蝶伸展翅膀,自由自在地飞走了。
可是几十年前,贪婪的人类为了自私的目的,无情地侵占了这两种蚂蚁的生存空间。他们用推土机无情地把它们的栖息地毁了,小蚂蚁从此灭绝了。没有了相依为命的小蚂蚁,蓝蝶也就花陨香销。(www.chuimin.cn)
无独有偶,在风景如画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年轻的海洋生物学家布兰姆做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察实验。这天,他潜入深水以后,看到了一个奇异的场面:一条银灰色的大鱼离开鱼群,向一条金黄色的小鱼快速游去。布兰姆以为,这条小鱼已在劫难逃了。然而,大鱼并没有恶狠狠地向小鱼扑去,而是停在小鱼面前,平静地张开了鱼鳍,一动也不动。那小鱼见了,便毫不犹豫地迎上前去,紧贴着大鱼的身体,用尖嘴东啄啄西啄啄,好像在吮吸什么似的。最后,它竟将半截身子钻入大鱼的鳃盖中。几分钟以后,它们分手了,小鱼潜入海草丛中,那大鱼轻松地去追赶自己的同伴了。在这以后的数月里布兰姆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观察研究,他多次见到这种情景。看来,现象并不是偶然的。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布兰姆认为,小鱼是“水晶宫”里的“大夫”,它是在为大鱼治病。
鱼“大夫”身长只有三四厘米,这种小鱼色彩艳丽,游动时就像一条飘动的彩带,因而当地人称它“彩女鱼”。鱼“大夫”喜欢在珊瑚礁中或海草丛生的地方游来游去,那是它们开设的“流动医院”。栖息在珊瑚礁中的各种鱼,一见到彩女鱼就会游过去,把它团团围住。有一次,布兰姆发现,几百条鱼围住了一条彩女鱼。这条彩女鱼时而拱向这一条,时而拱向另一条,用尖嘴在它们身上啄食着什么东西。而这些大鱼怡然自得地摆出了各种姿势,有的头朝上,有的头向下,也有的侧身横躺,甚至腹部朝天。这多像个大病房啊!
布兰姆把这条彩女鱼捉住,剖开它的胃,发现里面装满了各种寄生虫、小鱼以及腐烂的鱼皮。这真是一种奇妙的合作:鱼“大夫”用尖嘴为大鱼清除伤口的坏死组织,啄掉鱼鳞、鱼鳍和鱼鳃上的寄生虫,这些脏东西又成了鱼“大夫”的美味佳肴。这种合作对双方都很有好处,生物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共生”。
在大海中,类似彩女鱼那样的鱼“大夫”共有45种,它们都有尖而长的嘴巴和鲜艳的色彩。这些鱼“大夫”的工作效率十分惊人。有人在巴哈马群岛附近发现,那儿的一个鱼“大夫”,在6小时里竟接待了300多条病鱼。前来“求医”的大多是雄鱼,这是因为雄鱼好斗,受伤的机会较多;同时雄鱼比雌鱼爱清洁,除去脏东西后,它们便容光焕发,容易得到雌鱼的垂青。有趣的是,小小的彩女鱼在与凶猛的大鱼打交道时,不但没受到欺侮,还会得到保护呢。兰姆布对几百条凶猛的鱼进行了观察,在它们的胃里都没有发现彩女鱼。然而,他却多次看到,这些小鱼进入大鲈鱼张开的口中,去啄食里面的寄生虫。一旦敌害来临,大鲈鱼自身难保时,它便先吐出彩女鱼,不让自己的朋友遭殃,然后逃之夭夭,或冲上前去对付敌害。
鲨鱼是很凶猛的海洋生物,被人们称为“海上魔王”。可是,这个魔王的身旁却有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一种不大的“垃圾鱼”。我们之所以叫它“垃圾鱼”,主要是它们的生活习惯比较特别。它们一般不会自己独自猎食,而是靠清理鲨鱼等大鱼口中的垃圾为生。在大海中,不带“垃圾鱼”的鲨鱼是很少见的。这种“垃圾鱼”的体长不过
凶残的鳄鱼也有合作伙伴。公元前450年,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来到埃及。在奥博斯城的鳄鱼神庙,他发现大理石水池中的鳄鱼,在饱食后常张着大嘴,听凭一种灰色的小鸟在那里啄食剔牙。这位历史学家非常惊讶,他在著作中写道:“所有的鸟兽都避开凶残的鳄鱼,只有这种小鸟却能同鳄鱼友好相处,鳄鱼从不伤害这种小鸟,因为它需要小鸟的帮助。鳄鱼离水上岸后,张开大嘴,让这种小鸟飞到它的嘴里去吃水蛭等小动物,这使鳄鱼感到很舒服。”这种灰色的小鸟叫“燕千鸟”,又称“鳄鱼鸟”或“牙签鸟”,它在鳄鱼的“血盆大口”中寻觅水蛭、苍蝇和食物残屑;有时候,燕千鸟干脆在鳄鱼栖居地营巢,好像在为鳄鱼站岗放哨,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会一哄而散,使鳄鱼猛醒过来,做好准备。正因为这样,鳄鱼和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启示:在动物世界里互相帮助、扶持弱者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人研究之后把这种动物利他的事说成是天性,同时,在人类社会中,这种利他的范例也很多。只有让你的合作者生活得更好,你也才能更好地生活。
有关野兽人生:动物给人类的150个启示的文章
富翁打开随身携带的通讯设备,让停泊在营地的直升机立即起飞,他想救活这匹狼。直升机载着受了重伤的狼飞走了,飞向 500公里 外的一家医院。乔治·唐纳听了向导的话,非常震惊。据说,那匹狼最后救治成功,如今在纳米比亚埃托沙禁猎公园里生活,所有的生活费用由乔治·唐纳提供。......
2023-11-30
人们在发掘河南安阳殷墟古墓时,在殷代帝王的陵墓内,曾发现一千余具人骨,许多是10人一穴的无头殉葬者。在商周时代俑被用于丧葬,属冥器(明器)中的一种。我国最早的陶俑,就是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三件商代带手械的奴隶陶俑,男的两手在背后,女的两手枷在胸前。......
2023-08-16
15讲求合作,寻求多赢,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一群狼的幸福生活广阔无垠的旷野上,一群狼踏着积雪寻找猎物。每位成员不仅要承担自己的义务,还要准备随时承担起更大的领导责任。狼不仅与同类密切合作,还可以与其他种类的生物和睦相处。这样做的目的有时是为了达到双方合作的目标,有时就单是为了好玩儿。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狼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同样,它们与人类之间的默契配合也有助于改善两者的生活环境。......
2023-11-3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政府的带领下,村民渐渐知道了只有绿色才是希望,发现了人与自然之解的新思路。渔舟唱晚,纳西儿女同大雁起舞,共舞这人与自然最美的舞曲。这是拉市海动人的故事,也是我从大自然中得到的最后答案。人与自然,只有相互尊重,保持敬畏,才能达到和谐。只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赢。......
2023-11-26
于是他决定以动物的育儿方式为研究课题,来观察和探讨动物的生存智慧。不少动物往往交替或同时采用这两种教育方法。母鹿在带领小鹿吃草时,万一遭到敌人袭击,就会施出“调虎离山计”。它先是率领小鹿迅速跑开,然后平伏在地上,待小鹿藏好了,再起身向相反方向跑去。3循循善诱与严格要求在“儿童教育”方面,动物的“智慧”有时是令人惊讶的。动物对后辈严格要求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这种动物居住在郁郁葱葱的桉树林里。......
2023-11-30
21与人交往,要善于察言观色——野牦牛的善与恶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在这个“世界屋脊”上海拔3000至5000米的地方,空气稀薄,草木稀少,常年积雪不化,很少有动物生存。可没有打中,野公牦牛嗅出了子弹射来的方向,便朝着他直扑过来。这个队员见野公牦牛凶猛地冲过来,便慌了手脚。为什么野公牦牛会如此凶猛地伤害其他动物?它们的怀孕期为8至9个月,每胎产一仔,约两年成熟。......
2023-11-30
合作中更大的博弈存在于第一层博弈之后,并高于第一层博弈。这是来自于合作过程的次要益处。这是一个某些合作中并没有设想到或者参与其中的可能性毫无征兆地出现的时刻。它通常是有效合作的标志,证明你聚集起了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因为合作源于自我和他人的协同作用,我们作为个体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完全的独行侠,另一方面是共依存的团队成员。......
2023-07-24
6父母不能强行给子女插上翅膀——一只“帝王蛾”的悲剧在蛾子的世界里,有一种蛾子名叫“帝王蛾”。帝王蛾的身体并不是很大,它的双翼完全舒展开来也不过有几十厘米长,但是它们却很顽强。......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