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主与社会和谐的经典论述追求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1.马克思主义关于消除社会冲突根源,构建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这主要以马克思本人为代表,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激烈冲突的社会根源在于私有财产制度。马克思设想的拥有社会共识与和谐状态的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2023-12-01
(2005年11月15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中央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全面总结甘肃省“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准确把握甘肃省面临的发展环境和现阶段发展的基本特征,对“十一五”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讨。对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总结
“十五”时期,是全省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甘肃省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五年来,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抓住机遇,开拓创新,适时推动工作重点的转移,使甘肃进入了历史上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是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不断积蓄发展后劲,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难得机遇,把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整个“十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成了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亮点。这不仅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后劲,而且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2001年到2004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92.3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1000亿元,是“九五”期间的1.5倍。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拉动经济增长5.23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二是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开辟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十五”期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把工作重点转向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1478元提高到2004年的1852元。近年来,我们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着眼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趟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一个是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民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使自发分散的劳务输出和有组织培训的大规模劳务输出同时推进。另一个是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对57个县的“四税”上缴省财政的增量部分实行全额返还,进一步调动了县一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个是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乡镇招聘干部问题和乡镇公用事业经费不足的问题,既保证了乡镇政权的正常运转,又调动了基层干部抓发展的积极性。
三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在特色,出路也在特色。在整个“十五”期间,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一直把结构调整作为一个重大问题来抓,在大力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同时,以科技进步为支撑,重点抓了产品结构调整。这几年,我们对工业的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用于更新改造的资金不断增加,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下决心推进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核心是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调整所有制结构,形成多元的投资主体。为此,2003年下半年,我们从下放省属国有工业企业管理权入手,掀起了新一轮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高潮。近两年我们筹措了数十亿元用于国有企业改革,最近又筹措了近3亿元用于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使改革的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大批国有工业企业通过改制和重组焕发了新的生机。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了农村税费改革步伐,全面取消农业税和牧业税,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文化体制、投资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着力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我们把推进产权多元化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结合起来,从强化领导、落实政策、优化环境入手,通过国有企业改制、抓项目引进、启动民间投资等多种途径,使非公有制经济有了较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九五”末的24%提高到现在的36%。我们加强同各大银行的联系,搭建了不同层次的信用平台,对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证明,大刀阔斧地改革不适宜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培育和引进新的投资主体,大幅度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这是增强全省发展内在活力的必由之路。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近年来,我们按照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重点推进经济工作的同时,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广电、新闻、环保、体育和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样认真研究,精心部署,促进了社会事业的较快发展。全省有64个县区整体实现“两基”目标,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加强,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扩大。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有了雏形。
六是以改善人民生活为目的,认真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只有做到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十五”期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近年来,我们将新增财力向“三农”、基层、困难群体和公共领域倾斜,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增加退休职工退休金,提高城市低保人员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农村加快了扶贫开发进程,筹措更多的资金用于“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我们把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的关键,建立了以领导干部为责任主体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对重大信访案件实行省级领导包案制,对一些沉积多年的信访案件由省委常委会直接研究处理,建立了信访形势通报制度和对工作后进市县领导谈话制度,扭转了甘肃省信访工作被动的局面。我们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力地维护了全省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
总之,甘肃省“十五”期间的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富有开创性,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我们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的主要预期目标,全省生产总值先后突破了1000亿元和1500亿元两个大关,到2004年达到1559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了200亿元大关,达到2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了100亿元大关,达到104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更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总结“十五”期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看到,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和矛盾,农业基础脆弱,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难度大;投资主体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小,经济持续增长乏力;工业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化进展缓慢;创新能力弱,自主知识产权少,产品科技含量低;所有制结构单一,体制机制的约束明显,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强,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难度很大。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加以改进就可以解决,有的需要具备一定条件才可以解决,有的还需经过一段很长时期的努力才能逐步解决。
二、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思路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制定符合省情实际、适应发展要求、凝聚全省人民意志、科学可行的“十一五”规划,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判断,甘肃省仍处在夯实基础、创造条件、突出重点、改善环境、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制定“十一五”规划,要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指导思想、规划体系、发展目标、保障措施上,都要充分体现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
对“十一五”发展的总体思路,苏荣同志提出要把握好三个坚持的指导思想,明确一个奋斗目标,突出六项重点任务。“三个坚持”就是在指导思想上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省委确定的“两个高举、一个加强”和“两抓两放”的总体工作思路不动摇;坚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不动摇。“一个目标”就是要力争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六项重点任务”既是未来五年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也是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基本要求。一是继续夯实发展基础;二是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着力构筑特色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四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下决心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六是不断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谋划未来五年发展,必须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切实把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下决心解决历史延续下来的棘手问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始终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注重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
三、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www.chuimin.cn)
发展社会事业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社会事业不能覆盖社会发展的全部。
“十一五”期间,甘肃省社会事业发展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围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努力促进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重点要发展科技事业、教育事业和卫生事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突出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问题,努力把甘肃省社会事业发展推向新阶段。
(一)加快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无论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发展特色产业,都要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当今世界,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每一次产业的跃升和结构的调整,无不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客观结果。没有创新就难有大的发展。要着眼于自主创新,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突出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破部门分割,强化组织协调,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形成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和督促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努力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使之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加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搭建科技平台,形成技术创新高地。要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力争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提高甘肃省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要重视加强县市科技工作,为全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好基础。县市科技工作主要承担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艰巨任务,反映着国家科技工作的总体成效,是我国科技工作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层次。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是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到基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要把加强县市科技工作提高到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全局性高度来认识,深入研究和分析地方科技工作薄弱的主导因素和症结所在,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县市科技工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要围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建立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增强县市获取、扩散科技成果的能力,拓宽先进技术向基层转移的渠道,加速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为全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当前,我们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教育工作来讲,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和造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由于历史的原因,甘肃省的教育事业发展起点还比较低,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培养模式、教育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甘肃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教育的发展在地区、民族等方面还很不平衡,实现教育公平还要走较长的路。因此,要把教育放在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未来5年,我们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教育事业的全过程,切实把教育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轨道,不断完善教育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奋力推进全省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要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要坚持教育公平原则和教育和谐发展原则,切实关注、解决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受教育问题,确保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都能平等地接受同等教育,都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要努力做到大、中、小、幼各层次教育和基、职、高各类别教育的和谐发展,努力做到各级各类教育都能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数以千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要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两基”;要积极争取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50%以上,努力实现普通高中阶段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要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质量、高水平地加强高校建设,初步构建一个充满活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较为适应、布局结构较为合理、规模发展适度、具有甘肃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要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农村教育量大面广,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因此,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抓住农村教育这个重点,坚持农村教育是全省教育的重点不动摇,坚持农村“两基”攻坚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着力解决农村地区“两基”攻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贫困家庭子女救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使全省农村教育在“十一五”期间有较大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发展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要求我们“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卫生工作做得好,可以有效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反之,就会影响甚至损害群众的利益。因此,卫生工作要站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上,从实际出发,全面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卫生事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为目标,以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等为重点,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建立起符合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持续协调发展的卫生体系。要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以及严重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要加强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加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的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卫生执法监督能力;要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缓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收入人群之间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村是甘肃省卫生工作的重点,也是卫生工作最薄弱的环节。甘肃省卫生事业发展不协调,主要是城乡不协调,农村发展滞后;群众看病难,突出是农民看病难。因此,要切实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逐步缩小服务差距,实现卫生服务的协调和谐。要加大农村卫生基础建设,改革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逐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要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要加强县、乡、村级医疗机构建设,开展纵向合作,发挥社会化卫生服务网络整体功能,重点做好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要做好乡村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加强对乡村医生队伍管理,认真做好乡村医生的执业注册工作,确保乡村医生从业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同时,要深化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近年来,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整体上看,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缓慢,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很突出。要建立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的目标,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正发挥公共卫生网底的功能,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性服务。
(四)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协调与统一,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优先发展文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把文化产业作为甘肃的重要支柱产业,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广大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要继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要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努力增加城市社区和乡镇健身场地和设施,构建面向大众的多元体育服务体系,提高群众体育普及程度;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逐步建成布局合理、门类齐全、功能齐备、便捷有效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
要重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深入发掘民俗文化、民族民间文艺资源,积极创建特色文化之乡,发展和引导集镇商贸文化、乡村假日文化,举办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旅游文化、商贸文化发展;要加大对贫困边远地区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实施“文化扶贫工程”,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推动地域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通过努力,使甘肃省文化体制基本理顺、文化机制充满活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实力较强、文化精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功能配套、文化市场开放有序、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上的讲话)
有关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的文章
(一)民主与社会和谐的经典论述追求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1.马克思主义关于消除社会冲突根源,构建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路。这主要以马克思本人为代表,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激烈冲突的社会根源在于私有财产制度。马克思设想的拥有社会共识与和谐状态的是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2023-12-01
(一)作为政治发展目标的和谐社会论显然,就构造社会和谐的国家角色来看,就是采用政治的办法化解社会冲突、凝聚社会共识,为改革和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政治基础。这种政治办法就是“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79]。......
2023-12-01
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14]和谐校园的建设由此得以确立和发展。这种情况不仅破坏了校园秩序,不利于校园稳定,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023-07-03
(一)和谐社会:概念本质与现代性核心难题1.和谐社会:传统与概念。这种惊人发展速度使得现代经济制度与传统自然经济泾渭分明,与此类同,社会和谐的制度化构造及其概念本质在现代社会也是与传统截然不同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决议,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提出来的,这一理念既具有中国文化的独特渊源,更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扩展现代性的普遍性难题。......
2023-12-01
图12-8上游地区1996~2004年生态保护与建设总投入过程表12-9现状年及规划水平年人口及城镇化率发展预测12.3.2.2经济发展指标预测2004年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GDP 总量为94.3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2亿元,第二产业34.2亿元,第三产业38.1亿元。预计,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2010年工业GDP将达到68.49亿元,2020年达到211.79亿元。......
2023-11-21
(二)发展中国家(地区)民主转型的复杂故事二战以来,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一个显著的全球性政治现象就是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历着由非民主体制到民主体制的过渡,也就是被亨廷顿称之为“第三波”的民主化浪潮。这些国家和地区相对而言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国家构建、民主发展、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
2023-12-01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不和谐改革开放30年,是近代以来我国持续稳定推进现代化建设最有成效的30年。我国是一个具有“不患寡而患不均”文化传统的国家,收入差距过大,加上社会上腐败现象蔓延等,必然造成广大群众的不公平感加剧。经验证明,贫富差距悬殊和不公平感的累积会导致一系列消极的社会后果,极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他们在改革中承担了最大的成本,而且持续承受更多的社会剥夺。......
2023-12-01
正如我们在导论中所阐述的,改革过程带来的社会利益分化、贫富程度分殊、城乡发展分化、地区发展失衡,这些在一定阶段,可能是合理的。据此他提出适度平衡分权和集权的观点。因为,促使社会各个领域分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趋势,而如何建立一个利益平衡的社会政治机制,则是处理分化社会政治整合的基础。......
2023-12-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