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2023-11-27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
(2004年3月4日)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非典”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方针和政策,加快甘肃省公共卫生建设步伐,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去年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了全省卫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公共卫生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求各级政府把公共卫生建设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促进卫生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争取用3年多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用更长一段时间,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环境卫生体系和财政经费保障体系,实现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为了贯彻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立足于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充分认识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根据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树立大局意识,增强全局观念,把公共卫生建设列为今年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之中。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尽快出台当地公共卫生建设的规划和方案,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展投资渠道,尽快建立起遍布全省城乡、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公共卫生服务。
根据国家和省上规划要求,近两年要着力抓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的建设,力争在国家的支持下,建成省、市(州、地)两级医疗紧急救援中心,建成省、市(州、地)、县三级传染病救治网络;建成省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和疫情信息报告系统。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和省上确定的建设目标,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具体规划好几大体系的建设任务。政府领导同志要主动了解和听取卫生部门意见,明确本年度的建设重点,解决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抓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要从省情出发,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做好传染病、地方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工作,遏制住肝炎、结核、碘缺乏以及性病、艾滋病等疾病的流行蔓延势头,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要继续加强“非典”和人间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完善防治工作应急预案,密切关注疫情,加强疫情监测,做好应急处理的物质储备和技术储备工作。要增强项目意识,在积极争取新项目的同时,抓好目前正在实施的各种卫生项目工作,抓好整个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积极推进体制创新,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卫生管理新体制
近几年来,甘肃省卫生改革在预防保健体制、卫生监督执法体制以及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卫生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建立符合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有关专家已研究制定了小康社会相应人群健康素质指标的评价标准,甘肃省目前在目标性指标和措施性指标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因此,我们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围绕中共甘肃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确定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认真分析卫生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正确把握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通过不断的思想创新、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实现卫生体制的创新。
要深化卫生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各地要加强政府对卫生事业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能力,打破行业、部门、系统的行政隶属关系限制,整合资源,调整功能,充分发挥区域内现有卫生资源的效益和优势,实行卫生事业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高效统一的卫生管理体制。
要继续深化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巩固取得的改革成果,认真总结推广已有的成功经验,完善各项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矛盾以及难点、热点问题,开拓思路,锐意进取,力争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医药收支两条线、病人选择医生、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后勤服务社会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建立起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要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积极探索构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路子。甘肃省政府准备在今年下半年召开一次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现场会,进一步推进甘肃省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要积极探索办医体制改革。各级各类国有公立医疗机构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办医模式多样化。积极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医疗机构资产管理形式,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推行公立医疗机构的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公立医院股份制或企业化改造试点工作,逐步建立起归属清晰、产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医院产权制度,形成完善的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www.chuimin.cn)
三、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深化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
2003年以来,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明确提出加快卫生事业发展要坚持城乡统筹、重在农村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深化农村卫生改革的政策,并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今年,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并切实做到:
(一)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甘肃省人群的主要健康指标居西部各省区的中下水平。主要是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较低,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因此,要把卫生改革与发展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实行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量化指标,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并列为政府全盘工作的考核内容,建立卫生工作专项督查制。各地区每年都要集中力量解决好1~2件本地卫生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重大事情,把解决群众关注的卫生问题纳入为民办实事的计划之中,不断提高政府管理卫生事业的能力和水平。政府各组成部门要积极参与当地卫生事业发展工作,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共同承担起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任。
(二)全面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与农村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
当前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卫生改革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加大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力度,建立起科学有效、运转协调的管理体制和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卫生工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坚持“社会兴办、集体扶持、政府支持”的原则,广纳社会、民间、个人等资金,大力兴办农村卫生事业,建立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政府要集中力量办好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保证为农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对其余医疗机构充分“放活”,利用市场机制,整合各种卫生资源,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效益。此外,就是要按照“因地制宜、扎实推进、不断提高”的原则,认真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
(三)切实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基本条件
在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同时,2004年要把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县、乡两级的医疗卫生机构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培训技术人员、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要继续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为人们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近几年来,部分地区努力克服自身困难,积极主动地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乡医疗卫生基础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从整体情况来看,甘肃省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发展水平,也落后于邻省的发展水平。这里面建设资金紧缺是制约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问题,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建设资金。一方面,建设改造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是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应逐步加大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投入这个主渠道的作用。当前凡是列入中央和省上计划渠道的建设项目,各级政府要兑现配套经费,并按照相关规定落实无偿划拨土地和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减轻各医疗卫生单位的负担。与此同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学会并善于运用市场观念和市场机制,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资金。特别是困难地区要适时地利用银行贷款,依靠“外因”谋求自身的发展;要统筹规划,厉行节约,把一切不必要的开支节省下来,集中力量办大事;要积极探索采取股份制等企业改革的办法进行融资,用创新的思维、灵活的办法解决建设资金问题,推动区域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甘肃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有关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的文章
附录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2023-11-27
坚定不移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2009年是卫生工作任务最重的一年,在汉中、商洛、铜川分别召开了三次现场会,医药卫生改革已经向深水区迈进。从去年11月份开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基础性的体制建设转到了向深水区迈进,主要表现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和公立医院改革两个方面,这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二是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验收。......
2024-05-22
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促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组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促进甘肃省环境卫生整治和卫生防病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抓好爱国卫生运动,对于切断传播途径,杜绝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正值春夏之交,又是第十七个爱国卫生月,各级爱卫会要积极协调各成员单位,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运动,共同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2023-11-30
2000年3月2日,中共襄城县委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促进襄城县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今后一个时期,襄城县的教育事业要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人口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深化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等各项改革。......
2023-08-26
各级政府在卫生投入方面存在着严重偏差,不断将大量财政投入到城市卫生建设中,导致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不断拉大。可以看出城乡之间的人均卫生费用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均衡。经过“新医改”,我国现有的基本医疗保险主要包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五)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分析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居民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效果水平方面。......
2023-08-10
为贯彻落实《国境卫生检疫法》,1989年3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了《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2010年4月24日,国务院对《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进行了修改。⑥签发卫生检疫证件。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检疫传染病染疫人必须立即将其隔离,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检疫传染病染疫嫌疑人应当将其留验,留验期限根据该传染病的潜伏期确定。......
2023-08-05
2001—2008年,是神木县医疗卫生事业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其间,神木县卫生系统实施了人权、财权、事权的“三权”改革。完善了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级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2009年,神木县以全民免费医疗为突破口,结合全省深化改革重点工作,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2023-08-20
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总结前半年全省防治“非典”的斗争,有五条基本经验。领导小组成立以后,召开了十几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全省“非典”防治工作。同时,大搞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卫生死角,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公共卫生工作对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对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维护社会安定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这次全国发生的“非典”疫情更加证明了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性。......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