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甘肃省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履职与创新

甘肃省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履职与创新

【摘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甘肃省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又一次升华和飞跃。新时期,发展甘肃省的体育事业,必须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甘肃省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2004年4月13日)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又一次升华和飞跃。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只有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才会有新思路,改革才会有新突破,开放才会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才会有新举措。

一、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发展新时期体育事业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事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即:“深化体育改革,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健全竞技体育体制,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增强全民体质”。新时期,发展甘肃省的体育事业,必须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只有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才能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的决定》精神吃透、弄准、落到实处,从而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成新时期体育工作的各项任务。全省广大体育工作者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树立并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体育工作,统筹协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体育事业的发展。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从缩小甘肃省同兄弟省区市差距、增强甘肃省发展后劲和实力的高度,充分认识体育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甘肃省体育事业发展步伐,为提高全省各民族健康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党的“十六大”提出在21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医疗卫生体系。在党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全民“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这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党执政方略中的具体体现。甘肃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省委提出,经过艰苦努力到2008年,全省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在此基础上,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前,甘肃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同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同样,甘肃省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也同发达省市有不小的差距。体育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和民族精神振兴。广泛深入地开展城乡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可以使人们健康长寿、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人民群众是直接的受益者,这是体育系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以人为本”思想最具体的体现。

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要关心农民,支持乡村,把农村作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重点。2004年年初,党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进一步表明中央对“三农问题”是非常重视和关切的。甘肃省是农业省份,农民占全省总人口的79%,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省的小康,没有农村体育活动的繁荣就不会有全省体育事业的发展。甘肃省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缺乏设施、人员和知识,组织开展的困难较多,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切实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确定的2004年“农村体育年”的各项要求,认真实施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体育科普知识“三下乡”活动。省体育局提出“篮球下乡工程”,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今年在全省500个乡(镇)建设篮球场,开展篮球运动,思路很好,一定要精心规划,抓好资金配套和工程实施。同时,要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开展农民体育活动,丰富农村文体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把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建设的全民健身路径,重点向农村倾斜,并实施好“雪炭工程”。针对农村体育指导和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2004年要按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决定》的要求,抓紧筹建省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举办好县级体育骨干培训班。要加强与文化部门的联合,逐步将乡(镇)文化站更名为文化体育工作站,增强其体育功能,搞好农村体育的组织建设。要开展好全民健身活动宣传月活动,培养农村体育骨干,推广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真正使农村体育活动亲民、便民、利民。

三、刻苦训练,再攀高峰,在28届奥运会和全国十运会上为国为省争光(www.chuimin.cn)

高水平竞技运动是挑战极限的运动,运动员的潜能被尽可能挖掘,竞争异常激烈和残酷。随着体育科技含量的提高,要创造出更好的运动成绩,难度越来越大,面对高手如云的国际大赛,要获得金牌,更需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同时,竞技体育不仅是运动成绩的比武,而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较量,对国家或地区的声誉影响很大,对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力也很大。为此,我省竞技体育工作要继续实行“金牌带动战略”,争金夺银,鼓舞人心,这就是在竞技体育工作中对“以人为本”思想的最集中体现。

今年是奥运会年,明年是全运会年,后年是省运会年。参加28届雅典奥运会,备战全国第十届运动会是全省竞技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备战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是14个市、州体育工作的重点。在竞技体育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发挥“全省一盘棋”的优势,团结一致,形成合力,选派更多优秀运动员进入国家队,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要在雅典奥运会上顽强拼搏,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为国争光。在全国十运会上,甘肃省竞技运动成绩要实现金牌或总分比九运会有新的突破,力争在全国的排名不低于九运会。在省十一届运动会上,不仅要创造一批新的运动成绩,而且要为甘肃省参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培养造就一批优秀运动员。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加快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在后备人才培养上,要抓好体育运动学校建设,重点做好省体校创建高等体育专业技术学院的工作。今后三至五年,全省广大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行政管理人员都必须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继续发扬“三苦”精神,为金牌而战,为崇高的使命而战,不辜负全省人民的重托,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厚望。

四、积极发展体育产业,拓宽体育事业发展的路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体育要走社会化、产业化路子。积极发展体育产业,既符合甘肃省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又有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也是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后劲所在。甘肃省体育产业尚处于培育阶段,主要是体育彩票发行,其他方面的产业项目不多,规模不大,没有形成气候。省体育局要会同省上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兴办体育服务经营实体,积极推进体育竞赛的商业化运作,鼓励和支持企业、组织、个人以融资、合资、联营等多种形式进入体育市场,适当放宽行业准入标准和体育经营从业条件,为体育经营者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全省体育产业的宏观管理,研究提出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运用市场机制,盘活体育有形资产,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要做好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工作,大力培育体育市场,把发展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运动结合起来,积极引导群众增加体育消费,不断壮大体育产业。

发行体育彩票是国家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项优惠政策,从本质上说是国家一种特殊的公益基金形式。全省各级体育部门一定要从发行好、管理好国家彩票基金的高度来加强监管,规范运作,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改善服务,打造甘肃体彩新形象,努力做到逐年稳中有升,使体育彩票真正成为筹集体育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

五、深化改革,加快体育事业发展

深化改革是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充分认识和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体育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努力实现职能转变,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把工作重点放到贯彻国家体育方针、研究,制定体育事业发展规划、政策、加强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和社会能够办的事逐步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推进全省体育社会化、法制化、科学化进程。要深化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明确各运动项目管理单位的职责,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为国为省争光,根据国家关于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和伤残保险的政策,制定甘肃省的实施办法,解除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后顾之忧。要深化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调动社会力量办体育,加强体育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各级群众体育组织作用,促进各级、各类非营利性群众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要整合现有体育资源,按照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有条件的体育产业经营单位进行改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体制创新为体育事业发展增添生机和活力。

(在甘肃省体育局长、运动学校校长和业余体校校长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