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招生电视电话会议精神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标志着2005年高校招生工作的全面展开。教育部鲜明地提出了高校招生要实施“阳光工程”,这将对甘肃省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005年全省招生工作各项任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次会议之后,各地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切实的工作方案,全面部署高校招生工作,推动甘肃省高等教育、高校招生健康持续地发展。......
2023-11-30
巩固和发展高校招生“阳光工程”
(2006年3月1日)
教育部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发展,这将对我们做好2006年的高校招生工作有着极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一、巩固和发展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成果,进一步完善和推进“阳光招生”制度化
高校招生实施“阳光工程”,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公平公正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信息建设为重点,以严格管理为根本,以优质服务为依托,以有效监督为保障,有效地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这是提高招生工作诚信度,提高国家教育考试的公信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的基础工程。为此,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在社会上树立教育考试的良好形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甘肃省认真分析高考形势,冷静思考当前工作的问题,针对高校招生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弱点和亮点等问题,制定了符合甘肃省招生实际的“阳光工程”方案,从紧缩政策空间、严格执行政策、及时公开信息、综合治理环境、扩大招生计划、严格执行收费标准等六个方面,采取措施,力保考试安全,力求招生公正,力争工作透明,办人民满意的高考。从2005年推行“阳光工程”的整体情况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等学校,针对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均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了“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从招生政策的执行上体现“阳光”
根据教育部《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甘肃省对超出教育部招生政策的条款进行紧缩,在政策的制定上完全符合教育部招生规定。在执行过程中,一是严格按政策办事,不录取一名不符合标准的学生;二是定向招生面向全省招生,生源不足时转为统招;三是民族班、民族预科班的招生,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只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四是军队院校取消了点录;五是省属院校制止了互相调录学生。进一步体现了按志愿、按分数录取的公正原则。
(二)从安排招生计划上体现“阳光”
2005年甘肃省普通高校报考人数达20.7万人,比2004年增加4.4万人,增长比例达27%,这无形中给我们增大了压力。为保持录取率达到50%以上,省政府、教育厅、省招办多渠道争取生源计划,使公布计划达到101455名,录取时进一步吸引招生计划,共录取新生113009名,比公布计划增招11554名,增招比例为11.5%,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三)从录取程序上体现“阳光”
2005年录取准备工作比往年更加充分。报名库、成绩库、照顾库和体检库核对准确无误后合成录取库,录取中避免了各种更正;省招办投资50多万元,增加了服务器,给防火墙升级,同时把录取网与教育科研网、电信网连接,建立了双回路,从技术上保障了录取工作顺利进行。录取中坚持按志愿、按比例投档,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艺术类单独招生必须由招生学校提供录取控制线和考生专业课成绩,以便审录;学校增招计划必须用于第一志愿录取,调剂性计划使用必须在该校投档线上录取学生,保证了录取的公正性。
(四)从录取的公平公正上体现“阳光”
2005年录取结束后,经统计分析,第一志愿录取率普遍高于往年,反映了填报志愿的合理性和录取的公正性。第一批第一志愿录取率为87%(2004年为75%);第二批第一志愿录取率为61%(2004年为51%);独立学院第一志愿录取率为69%(2004年为51%);专科第一志愿录取率为66%;高职第一志愿录取率为82%。
第二批本科院校录取结束后,理科498分(控制线)以上的落选考生共计1724人,其中服从调配的有226人,不服从调配的有1498人。文科476分(控制线)以上的落选考生共计487人,其中服从调配的有140人,不服从调配的有347人。可见,考生志愿填得好,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划得也好,落选考生均属合理落选。
(五)从人文关怀上体现“阳光”
在录取中特别关注残疾考生、孤儿、高分落榜生的录取问题。对21名残疾生积极协调录取,最终录取20名;对福利院提出的两名高考孤儿,认真做好录取工作并协调学校减免学费;对高分落榜考生按照录取原则和录取标准协调学校解决,满足考生升学愿望。
(六)从信息公开上体现“阳光”
高校招生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是实施阳光工程的主要内容,为了维护广大考生的知情权,有利于扼制各种诈骗活动,省招办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每批次开档,通过各媒体公布各招生院校第一志愿投档线;二是每天通过招生网向各市、县传输录取信息,以便广大考生就地查询;三是省、地、县招办均设立信访组,对考生及家长的查询、咨询热情接待,及时解决疑难问题,从外围保证录取工作正常进行,提高了群众对招生工作的满意度。
甘肃省在2005年实施“阳光工程”的基础上,2006年要把“阳光招生”制度化作为工作的重点。我们要认真总结2005年工作的经验,在实施“阳光工程”的过程中,做到“三个按照”(即按照招生政策办事、按照招生程序办事、按照甘肃省情办事),达到“六个协调”(即招生政策与工作程序协调、招生部门与招生学校协调、招生过程与录取结果协调、单项工作与整体部署协调、录取工作与媒体宣传协调、录取结果与信访查询协调),创造“三个和谐”(即招办与考生和谐、招办与学校和谐、招办与社会和谐)。与此同时,我们要在四个方面建立并完善“阳光工程”制度:一是建立并完善网络信息平台制度,坚持把招生政策、考生问答、招生计划以及社会关注的各类情况,分阶段及时利用招生网络传送到各市(州)和县级招生办公室,为考生提供第一手招生信息。二是要建立并完善三级信访制度,为考生咨询、查询、申诉提供渠道,做到方便考生。信访工作要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度,要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服务内涵,增强服务内容。对于群众的来信来访,要做到件件有登记、事事有答复、处理有结果。省招办在年底要对全省招生信访工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三是建立并完善新闻媒体发布制度,在报名、体检、考试、评卷、公布分数线、录取的各批次等主要招生环节,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各类招生信息,维护广大考生的知情权,防止中介诈骗和妖言惑众。四是建立考生诚信档案制度,各地在对考生进行诚信教育、纪律教育、常规教育的基础上,2006年要建立好考生诚信档案。考生诚信档案包含文字档案和电子档案,分别要对违纪和违规考生的情况如实记载,在2006年和以后录取中提供给高校,录取与否由学校决定。
二、调查和论证招生改革方案,制定符合甘肃省实际的招生政策和办法
教育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已经下发,刚才又听取了教育部领导同志的讲话,2006年国家的招生政策已经明确。因此,教育行政部门、招生部门和高校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部招生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通知规定,尽快制定符合甘肃省实际的招生政策和办法,及早召开全省招生工作会议,出台有关政策规定,全面部署招生工作。
(一)高考报名时间提前问题
甘肃省高考报名时间往年均在3月初,由于高考改革的深化,2006年全国各省均提前了报名时间,甘肃省今年报名时间提前到元月2日至10日进行。高考报名时间的提前,一是有利于审查考生资格,防止高考移民;二是有利于给艺术、体育考生发放专业课考试准考证,方便招生学校确认考生资格和采集专业课成绩;三是有利于安排外语听力测试和体检工作,同时给考生留有比较充足的统考复习时间。目前报名工作已顺利结束,全省报考考生达24.8万人,比2005年增长20%(全国考生967万人,比2005年增长12%)。
(二)网上管理招生来源计划问题
为深化普通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完善网上录取工作,加强对招生计划的管理,教育部规定,从2006年起,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必须使用全国统一的网上管理系统进行编制、上报、审核、汇总、分送和调整。对于这一项改革,我们一是要尽快编制与教育部主干程序相适应的配套程序和转换程序,二是要对省内高校计划编制人员进行培训,三是在计划编制中多渠道争取计划,以缓减升学压力。(www.chuimin.cn)
(三)照顾政策调整问题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对有关照顾政策作了适当调整,同时明确指出,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项目不应超出国家规定的范围,有关省增加的照顾项目及分值仅适用于本地区高校,并须报教育部备案。2005年,我们通过广泛论证,多方协调,积极争取,经过教育部正式批准,制定三项地方性照顾政策:一是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艺术特长A级以上的在省内院校录取时加10分投档;二是长期居住在民族县、乡的汉族考生在省内院校录取时加10分投档;三是农村户口独生子女和二女结扎户子女,在省内院校录取时加10分投档。这三项地方性照顾政策的实施,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社会反映也比较好。当然,民族地区也反映照顾项目少、照顾分值低,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该争取的继续争取,该解释的要做好解释工作,一定要做好疏导工作,局部服从全局。
(四)民族班、民族预科招生问题
民族班、民族预科招生制度,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极大关怀,是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极大支持。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民族班、民族预科招生,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不录取汉族考生。对于这项政策,各地要站在稳定大局的高度,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把民族政策落到实处。
(五)藏文考试科目与普通高考接轨的问题
2005年,甘肃省根据教育部召开的五省区协作会议关于藏文考试科目与普通高考接轨的精神,省招办及时召集民族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民族中学等负责人座谈会,研究制订了符合甘肃省民族地区实际的接轨方案,决定2005年实行过渡方案,仍实行“3+2”考试模式。数学、汉语文、藏语言文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使用省上命题试卷;从2006年起实行接轨方案,采用“3+文综/理综”考试模式。除了汉语文,其他各科藏文试卷均使用全国统考试卷的翻译卷,望有关市、州及中学做好宣传工作和教学指导工作。
(六)关于定向招生问题
定向生招生问题,教育部已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有明文规定:“部分高等学校经其主管部门申请,并经教育部核准备案,可面向部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安排少量定向就业招生计划。高等学校须与定向单位签订符合有关规定的协议书。严禁假定向或利用定向就业招生向考生收费。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应面向全省招生。录取时,定向就业招生与非定向招生应同时进行投档录取。”根据这一规定,我们需进行认真调研,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既保证了国家建设项目重点用人单位的招生,又杜绝假定向招生,确保招生“阳光工程”的实施。
(七)艺术类考生数学成绩计入总分录取的问题
多年来,全国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的艺术专业招生对数学成绩是否计入总分没有统一要求,均由招生学校根据招生专业自行规定。2004年教育部提出要求,自2006年起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的艺术专业招生,在录取时考生数学成绩必须计入总分。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广泛宣传,中学应积极指导考生复习备考。
(八)对有关具体工作的调研问题
填报志愿的时间、省属高职高专学校放大比例预录、建立考场手机屏蔽系统等各项工作,直接关系到“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我们要对一些敏感问题、有争议的问题、需要增加投入的问题,展开讨论,广泛论证,兴利除弊,制订最佳方案,使高考更圆满,让社会更满意。
三、进一步加强领导和管理,用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高校招生的管理水平
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高考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人民群众对高考的满意度是衡量和检验教育是否贯彻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直接体现。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部门的同志,一定要牢固树立办人民满意的高考理念,针对考生数量大、考试形势复杂、考试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切实加强对高校招生考试的全面管理,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
近年来,甘肃省在加强安全保密、综合治理、严肃考风考纪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试题印制、分发、运送无差错,高考安全平稳;考风考纪根本好转,违纪考生明显减少,2005年甘肃省高考处理违纪考生31人,占考生总数的1.5/1000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违纪考生率为3.5/10000);评卷质量逐年提高,成绩公布后考生查分无一差错;对突发事件采取有效措施应急处理,赢得了社会普遍赞誉。2006年对招生考试的管理,我们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继续加大管理力度。一是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制度,层层签订《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安全保密与考风考纪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具体人;二是坚持落实各项制度,切实加强考务管理;三是坚持监考教师双对调和考试巡查制度;四是坚持对考生进行诚信教育,考前组织考生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五是坚持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教育部门、招生部门组织考试,创造良好的考试环境;六是坚持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违纪违规事件及时查处。各级政府要把高考作为政府行为,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确保高考顺利平稳实施。
(二)突出重点,强化管理,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2005年在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过程中,全省教育系统、招生系统坚持依法治招,按规定标准收费,按政策规定录取新生,及时公布招生信息,极大地规范了高校招生管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2006年,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结合实际严禁招生乱收费、严禁违规录取、严打中介诈骗、有效防治和治理“高考移民”作为今年招生工作的重点治理内容,对此,我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任何地方和高校不得以任何形式超标准收取费用。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单位财务管理、收费审计工作,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实行集中核算、统一支付、专款专用。对各项收费标准要张榜公布,实行亮证收费,严禁代收费和“搭车收费”。在招生考试中,绝不允许向考生多收一分钱。
二是高校不得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机构组织参与招生,未经省招办办理录取手续的考生,一律不予学历电子注册。高校要加强新生入学资格审查,严防不法分子利用假录取通知书进行诈骗,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并积极配合查处。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目前,甘肃省高考报名工作已经结束,各地要重点审查持外省身份证考生的报名资格,对已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妥善处置,杜绝“高考移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维护高考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
(三)主动宣传,正面引导,努力创造更加和谐的招生舆论环境
长期以来,省内各新闻媒体为做高校招生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也为甘肃高校招生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高校招生更需要各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招生宣传方面,各地、各高校要指定专人负责,根据招生工作的进程,制订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积极引导舆论导向。要引导媒体多宣传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各地、各高校的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要通过媒体宣传,及时准确地帮助考生和家长了解招生政策、招生进程、录取结果,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各新闻媒体要从为教育事业负责、为社会稳定负责的高度出发,要把握好宣传舆论的导向,积极为高校招生改革与发展鼓劲,在创造和谐招生环境中切实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甘肃省分会场上的讲话)
有关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的文章
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招生电视电话会议精神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标志着2005年高校招生工作的全面展开。教育部鲜明地提出了高校招生要实施“阳光工程”,这将对甘肃省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005年全省招生工作各项任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次会议之后,各地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切实的工作方案,全面部署高校招生工作,推动甘肃省高等教育、高校招生健康持续地发展。......
2023-11-30
巩固和推进“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工程1998年初,国家提出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全国已通电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和任务,在国家广电总局的统一部署下,甘肃省开始实施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工程。通过实施“村村通”工程,为广大农村、牧区特别是为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提供了及时了解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023-11-30
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提高甘肃省各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奠定了重要基础。各地目前正在积极落实调整体制、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要求,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有所好转。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经国务院授权,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大部分高等专科教育的权力以及责任交给省级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快了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2023-11-30
根据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甘肃省规划应该成为一个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能对未来15年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自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规划。......
2023-11-30
现阶段,高等学校内部的招生权力多集中于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办公室,迫于“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导向、机关处室的行政属性,高等学校招生的行政性、程序性多于学术性、科学性,从而带来了高等学校招生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裂痕、引发了高等学校权力与院系意志的矛盾。......
2023-11-26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自学考试的生机和活力“十一五”期间,如何保持和加快自学考试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这是自学考试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要为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新贡献。......
2023-11-30
有的地方召开了文物安全工作会议,专题研究了文物保护工作。从1997年开始,首先在甘肃省的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了保护规划的制订工作,并取得了可喜进展。秦安大地湾遗址保护规划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省政府已公布实施。认真开展了文物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全省文物工作的“家底”,奠定了甘肃文物大省的基础地位。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得到了加强。......
2023-11-30
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2003年1月1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党组分工我分管科教文卫工作。并且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