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区(市、县)级财政管理体制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政权建立后,武威县就着手筹建新的财政机构。新建立的武威县人民政府设立第二科,并成立了税务局,隶属于军事管制委员会武威分局税务局领导。同时,武威县人民政府第二科改为财政科。......
2023-11-30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之前建立的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了若干次必要的调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税收政策的调整,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几次大的政策性调整,但是,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仍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94年1月3日,武威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行署发〔1994〕159号)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地区对县(市)的财政包干体制,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武威地区财政与武威市财政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具体内容是:
(一)地区财政与市财政收入的划分
1.地区级固定收入:包括地直企业所得税,上缴利润,专项收入,地区和地与市股份制企业所得税,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外国企业所得税,地区其他收入等。
2.市级固定收入:包括营业税、市级企业所得税、上缴利润、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屠宰税、遗产税、土地增值税、市级专项收入、市属股份制企业所得税、市级其他收入等。
3.共享收入的划分:增值税除75%上解中央以外,25%全部留市;城市维护建设税上解省级30%,市级留用70%;资源税上解省级70%、地区级15%,市级留用15%;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上解省级50%、地区级25%,市级留用25%;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上解省级40%、地区级30%,市级留用30%;教育费附加收入中央在甘肃省四大行业所属企业新增的两个百分点作为省级收入,地直所属企业新增的两个百分点作为地级收入,其余全部为市级收入。
(二)地区财政与市财政支出的划分
武威地区财政与武威市财政支出的划分,仍维持原体制规定的范围不变。
1.地区财政支出:包括武威地区自筹的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农林水事业费,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工业、交通、商业部门的事业费,城市维护费,文教科学卫生费,其他部门的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价格补贴支出,教育费附加支出,地区级负担的国外借款及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等。
2.市级财政支出:包括武威市自筹的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农林水事业费,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工业、交通、商业部门的事业费,城市维护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其他部门的事业费,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价格补贴支出,教育费附加支出,市负担的国外借款及还本付息支出,其他支出等。
3.对于不宜实行包干的专项支出,特大自然灾害救济款,特大抗旱和防汛经费,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以及中央和省、地的其他专项拨款,由上级财政专案拨款,不列入市财政包干范围。
(三)地区对市税收返还基数的确定
1.武威地区对武威市税收返还,以1993年决算数按税制改革转换后的收入为总收入基数,把武威市上划中央、省和武威地区收入与省下划武威市的收入相抵后,核定武威地区1993年从武威市的净上划收入,确定武威地区对武威市的收入返还基数,并以此作为以后年度返还武威市收入基数。1994年以后上划中央和省级、地区收入达不到1993年基数,相应扣减税收返还数。
2.从1994年起,武威地区、武威市上划中央的税收增长部分,按中央0%、地区15%、市级15%的比例各得各的增量返还。
(四)现行体制上解、补助及有关结算事项处理
根据甘肃省对武威地区财政管理体制的精神,原体制的核心内容不变。武威地区对武威市财政的定额补助和武威市财政的体制上解继续执行,同时,对那些数额比较固定的单项上解、补助、做贡献数以及专项拨款,上解与补助相抵后,确定一定数额,作为一般上解或一般补助处理,以后年度按此定额结算。
(五)武威市财政体制从1994年1月1日起,以1993年实际上解地区数为基数,年递增6%上解(不包括省、地专项上解)。
(六)配套改革及有关政策问题
1.改革预算编制办法,硬化预算约束。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之后,武威地区财政对武威市的税收返还列入地区预算支出,市财政相应列收入。改变武威地区财政代编武威市级预算的做法,每年由武威地区财政提前向武威市财政提出编制预算的要求,市级财政编制预算后,报武威地区财政处汇总成全区财政预算。(www.chuimin.cn)
2.建立适应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需要的国库体系和税收返还及资金调度制度。在执行国家统一政策的前提下,中央金库与地方各级金库,分别对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负责。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后,各级财政支出有一部分要靠上级税收返还来安排。建立地区对市税收返还资金调度制度,以保证市级财政支出的资金需要。
3.市级财政进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配套改革,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决定并结合市财政的具体情况,制定对所属乡镇财政的具体实施办法。
4.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执行过程中,企业、事业单位改变隶属关系以后,其财务关系相应划转,并单独进行结算。由于国家调整价格,增加职工工资和其他经济改革措施而引起财政收支的变动,除上级人民政府另有规定外,一律不调整市级的上缴或补贴基数。
5.武威市人民政府严格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的收支范围,认真组织收入,安排支出。坚决执行国库条例,不得截留中央、省、地收入。
1994年,实行分税制和体制上解,按照1993年武威市实际收入和税制改革后中央、省、地与市财政收入划分情况,将1993年中央、省、地与市财政净上划收入数额,作为武威地区对武威市财政的税收返还基数,确定武威市税收返还基数为3492万元。体制上解是以1993年实际上解地区为基数,递增6%上解,即1993年武威市体制上解1620万元,1994年递增6%为1717万元。专项上解按有关政策规定,年终另行结算,不包括在基数之内。大包干和分税制两种体制在武威市合并运行。这一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1687万元,其中完成市本级收入6612万元,基数返还3492万元,增量返还363万元,专项补助1111万元,一般补助349万元,预算调节基金完成任务返还1万元,调整收入任务增加补助34万元,其他补助3万元。完成市级一般预算总支出11890万元,原体制分成上解1717万元,一般上解65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上解8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上解25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上解16万元,教育费附加收入上解地区24万元,增值税上解地区125万元,增值税短缴上解省9万元。累计赤字4646万元,其中市本级赤字4739万元,乡镇财政结余93万元,当年赤字2257万元。
1995年以后,继续按上年的财政体制执行。
20世纪90年代,武威市在财政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财政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一是本着“既监督又服务,在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监督”的指导思想,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收支两条线”的落实检查;二是抓财源建设,壮地方财力。从调整产业发展方向,改善地方财源结构入手,着力发展多元化、见效快、有后劲的财源体系,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重塑新的财源格局;三是加强乡镇财税管理力度;四是积极参与企业改制,根据中央提出的“抓大放小”政策,破除“大而全”、“小而全”和粗放型增长方式,武威地、市制定出“五个整体、一步改制”的企业改革思路,积极配合企业主管部门,先后对纺织厂、造纸厂、武南化工厂、医药公司等44户企业进行改制,为全面推进企业改制发挥启示作用;五是财税密切配合,积极组织收入,着力贯彻国务院“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围绕“保收入增长、保工资发放、保收支平衡”的总目标,在积极抓好财源建设的同时,狠抓组织收入,完善税收责任制,加强税收征管和稽查力度。按照“集中纳税、重点稽查”的要求,控制新的欠税、坚持大税不丢,小税不漏,难税不放,抓重点攻难点,堵漏洞,并从多方面挖掘税收力度,加大零散税收的征管力度,基本做到了应收尽收,从而全面超额完成了收入任务;六是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支出。
2001年,根据国务院(国函字〔2001〕47号)批复,7月27日撤销武威地区行政公署,设立地级武威市;撤销县级武威市,设立凉州区。10月1日,地级武威市正式成立并挂牌。是年11月22日,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制定下发了《武威市实施“三保一挂”激励机制暂行办法》(武政办发2001〕14号),从2001年1月1日起对县、区财政收支及平衡情况进行考核,并与奖惩挂钩。“三保一挂”的具体内容主要是:保证财政收入增长。凡当年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增幅高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县、区,市财政按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例部分的收入数一次性给予10%的财力奖励。保证重点支出到位。县、区财政按照“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大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当年职工工资足额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保证当年社会保障、救灾和扶贫等重点支出按省确定的管理办法及时足额到位。凡年终实现当年职工工资全部发放和每月达到工资发放目标的县区,财政困难借款转作补助。凡预算执行中未能保证职工工资发放目标的县、区,每拖欠一个月,市财政将根据省财政扣减市财政的财政困难借款额度,全额扣减县、区财政困难借款,并通报批评,年终未能实现职工工资全部发放目标的县、区,市财政按实际拖欠总额的3%给予财力处罚。凡年终没有充分理由,且又不足额拨付到位社保、救灾、扶贫等专项资金的,省财政将按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相应扣减下年度专项资金分配指标。保证财政收支平衡。凡实现当年重点支出到位目标并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县、区,市财政给予一定数额的一次性财力奖励。在此基础上消化历年累计赤字的县、区,市财政按消化赤字额的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财力奖励。如果下年度再发生财政赤字的,市财政将扣回上年度给予的一次性财力奖励资金。是年12月30日,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武威市和凉州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武政发〔2001〕30号)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凉州区不再向市级上解,按市、区新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运行。具体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增值税中央75%,市级13%,凉州区12%;资源税省级70%,市级15%,凉州区15%;土地使用税省级50%,市级35%,凉州区15%;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省级40%,市级42%,凉州区18%;土地增值税市级70%,凉州区30%;营业税市级55%,凉州区45%;房产税、契税市级80%,凉州区20%。凉州区1993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中确定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基数130万元上划市级,上划中央的税收增长部分,仍按中央、市、区1∶0.15∶0.15的比例各得各的增量返还。凉州区上划中央“两税”的资金调度比例核定留区级40%。
2002年,武威市根据撤地设市后职能划转的需要,调整了市对区的财政管理体制,由原来的“体制上解、6%比例递增(2001年底体制上解基数为2582万元)调整成以主要税种(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资源税)比例分成”为内容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市、区综合分成比例为56.97∶43.03。是年,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2545万元,由于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行,增收3575万元,比2001年增长12.3%。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13826万元,区级一般预算总支出完成39091万元,圆满完成了“保收入任务,保公职人员全年工资发放,扶贫、救灾专项到位,保收支平衡”的要求。
2003年,甘肃省规范和完善了省对市、地(州)财政管理体制,市财政相应地对区财政管理体制也进行了微调。在武威市对凉州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凉州区地方固定收入税种和地方与中央共享的收入税种共有13个,市与区共享的工商税有5个税种,占总税种数的50%,占到中央和省留区财政税收的35%以上。是年8月5日,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和完善省对市、地(州)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和《关于完善甘肃省市、地(州)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的指导性意见》的精神,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和完善市对县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武政发〔2003〕6号)规定,从2003年1月1日起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市对县、区财政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坚持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进一步明确市与区的财政支出责任。市级财政主要承担市级政权运转及市级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调控全市经济和城市基础建设等所需支出。区、乡财政主要承担区、乡政权运转、经济发展以及区、乡管理的事业发展等所需支出。区级财政固定收入有印花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区属企业计划亏损补贴、区级管理的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省级下划的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契税。省、市与区共享收入有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地方部分(不含中央下划的有色煤炭企业和省属文化出版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地方部分(不含银行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市与区)、房产税(市与区)等收入。增值税按属地征收,中央分享75%,省级分享5%,市、区分享20%;市、区分享部分中,武威市与凉州区各分享10%;营业税按属地征收,实行省、市、区分享,省级分享30%,市、区分享70%;市、区分享部分中,武威市与凉州区各分享35%。“十五”期间省财政返还的营业税增量部分市、区同比例分享;市境内的各级各类企业(不包括跨省区经营、集中纳税的中央企业和中央下划的有色、煤炭企业以及省属文化出版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按属地征收、比例分享,2003年,中央分享60%,省级分享20%,区级分享20%,以后年度地方部分省级与区级各分享一半;个人所得税(不含银行储蓄利息所得税)按属地征收、比例分享,2003年,中央分享60%,省级分享20%,区级分享20%,以后年度地方留成部分,省级与区级各分享一半;城市维护建设税市级分享70%,凉州区分享30%;房产税市级分享50%,凉州区分享50%。2003年,区级财政上划中央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增量返还,以区级2002年“两税”返还数为基数。2004年以后,区级财政“两税”返还数按其上划中央两税增长率和上年“两税”返还基数依照财政部税收返还办法计算确定。体制调整返还基数,以2002年决算为基数,区级上划省、市级收入与省、市级下划区级收入相抵后,核定区级净上划省、市级收入(或省、市级净下划区级收入),并以此作为以后年度市级对区级的定额返还基数(或区级对市级的定额上解基数)。2003年8月14日,武威市财政局、武威市国家税务局、武威市地方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武威市中心支行《关于规范和完善市对县区财政管理体制后有关预算管理问题的通知》(武市财发〔2003〕60号)中,除重申武威市人民政府武政发〔2003〕96号)有关调整和完善市对县、区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外,从是年9月10日起,各项财政收入按规定的预算级次征收、缴库。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8月31日,已经征收入库的税收,由基层税务部门向基层国库部门开具更正通知书办理调库手续。税务部门在2003年8月31日前(含当日)开出税收缴款书,而税收在9月1日后(含当日)缴入国库的,国库部门按调整后的分享比例缴入国库。是年8月18日,武威市财政局《关于核定规范和完善市对县区财政管理体制后市对各县区税收返还基数的通知》(武市财发〔2003〕61号)规定,武威市财政对凉州区财政税收返还基数核定为1359万元。
凉州区2003年规范和完善财政体制税收返还基数核定表
2004年至2008年凉州区继续按2003年规范和完善市对区的财政管理体制执行。
2004年,凉州区大口径财政收入任务为34892万元。由于取消牧业税,调减农业税任务506万元,地税调减任务600万元,大口径财政收入任务调整为33786万元,一般预算收入任务调整为11299万元。实际完成大口径收入32323万元,占调整后任务的95.7%。其中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567万元,占调整后任务的102.4%;完成一般预算总支出45396万元,其中兑现历年省、市专项2214万元,兑现当年省、市专项7745万元,当年消化赤字906万元,税收返还补助4022万元,所得税返还补助4003万元,专项拨款补助8743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2763万元,增发国债补助052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3251万元,调整工资中央补助830万元,上解支出358万元,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转移支付补助1362万元。累计赤字4753万元。实现了“三保一挂”目标责任制。
2005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1928万元,占预算任务的100.7%。其中完成一般预算总收入9106万元,完成一般预算总支出51866万元,兑现历年省、市专项2643万元,兑现当年省、市专项8980万元,税收返还补助4100万元,所得税返还4003万元,专项拨款补助1030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5363万元,增发国债补助1661万元,调整工资中央补助8830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3251万元,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转移支付补助4618万元,新增“三奖一补”资金953万元。累计赤字3571万元,当年消化赤字1182万元。截至年底,全区机构总数为1183个,比2004年增加40个,其中农业部门增加28个,教育部门减少20个,其他部门(社保工作站)新增31个,文体广播部门增加1个(白塔寺)。
2006年5月22日,武威市财政局《关于核定2006年县区税收预抵返还资金留用比例的通知》(武市财预发〔2006〕9号)规定,根据甘肃省财政厅(甘财库〔2006〕4号)精神,从2006年1月1日起凉州区上划中央增值税和消费税资金留用比例为市级30%,区级30%。区级国库“中央预算收入日报表”中本日收入的“国内增值税”和“国内消费税”分别乘以市级和区级核定的资金留用比例,从本日“中央预算收入日报表”中的“预抵税收返还支出”科目划出,分别转入“市级预算收入日报表”和“区级预算收入日报表”中的“预抵税收返还收入”科目。是年6月27日,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的《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关于武威市烟草公司组织结构调整后税收征管及预算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武政发〔2006〕62号)规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理顺烟草行业管理体制深化烟草企业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05〕57号)精神,甘肃省烟草专卖局对武威烟草专卖分局(公司)进行扁平化改革,取消县、区烟草公司法人经营主体,将武威市烟草公司确定为经营主体。为保证武威市烟草公司组织结构调整后各项税收的按时足额入库和经营的有序运行,取消县、区烟草公司法人资格后,由武威市烟草公司对全市烟草营销实行统一管理,集中财务会计核算,其实现的税收由武威市烟草公司统一缴纳。各项税收继续按《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和完善市对县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武政办发〔2003〕96号)精神执行,即统一缴入中央、省级、市级和凉州区金库。税收的分享比例增值税:中央75%,省级5%,市级10%,凉州区10%;营业税:省级30%,市级35%,凉州区35%;企业所得税:中央60%,省级20%,凉州区20%;个人所得税:中央60%,省级20%,凉州区20%;城市维护建设税:市级70%,凉州区30%;印花税、教育费附加:凉州区100%。凉州区烟草公司法人资格取消后,财力减少或增加部分,市上将在新增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中作为特殊因素给予考虑。是年12月30日,武威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武威市财政实施消化赤字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武财预发〔2006〕166号)规定:从是年起到2010年,市、县区累计消化财政赤字数额减少到11500万元以内,其中凉州区每年消化540万元。消化赤字工程具体目标与奖励相挂钩。积极推进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改革现行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全面实行“乡财区管”财政管理体制,提高乡镇财政保障能力,防范和化解乡镇政府债务。当年,凉州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9001万元,其中上缴中央、省、市级收入27658万元,区级一般预算收入11343万元。区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725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5993万元,上解支出351万元,累计赤字877万元,当年消化赤字694万元。
2007年,全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6958万元,其中上缴中央、省、市级收入3357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388万元,一般预算支出完成738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1318万元,专项上解支出375万元,累计赤字222万元,当年消化赤字655万元。
2008年,凉州区大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2176万元,完成预算任务的02.3%,同比增长11.1%,其中上缴中央、省、市级收入35888万元,区级一般预算收入16288万元,占预算的109.4%,同比增长21.7%;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50260万元,占预算的98.5%,同比增长54.3%;上级补助收入35399万元,专项上解支出401万元,累计赤字973万元,当年消化赤字249万元。这一年的具体表现为:一是财政收支实现了两个突破,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一般预算支出突破15亿元,财政收支质量明显提高;二是项目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争取到各类财政专项资金68602万元,增幅达164%;三是重点支出得到保障,保证了干部职工工资、运转经费、社会保障等支出,惠农资金及时兑付,省、市财政政策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四是公共财政职能得到较好发挥,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农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有关凉州区财政志的文章
第一节区(市、县)级财政管理体制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政权建立后,武威县就着手筹建新的财政机构。新建立的武威县人民政府设立第二科,并成立了税务局,隶属于军事管制委员会武威分局税务局领导。同时,武威县人民政府第二科改为财政科。......
2023-11-30
是年6月,成立了38个乡镇级财政所,原9个区财政所随之撤销,并建立了乡镇级财政管理体制。1994年1月1日起,市、乡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2007年4月起,实行“乡财区管”财政管理体制。......
2023-11-30
通过乡镇财政的建立和完善,为加速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支援经济建设起了积极作用。公社一级财政支出为:列入国家编制由国家供给人员的行政经费。武威县按照这种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为发展农村经济,巩固人民公社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23-11-30
1971年至1973年,中央再次下放财权,对省级财政实行“收支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从1980年起,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根据“六条”规定,进一步改进财政管理体制,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收支范围,地方收入为地方固定收入、固定比例分成收入和调剂收入三类。......
2023-11-30
“一五”时期,预算外总收入为140万元,年平均收入28万元,比三年恢复时期年平均下降15.2%,相当于同期全县年平均地方财政总收入427.5万元的6.5%。“七五”至“八五”期间,预算外资金收入项目逐步扩大。所有预算外收入基本上由收费单位自由支配。......
2023-11-30
自筹资金收入,包括乡镇企业上缴的利润、管理费,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乡镇人民政府规定征收的公共事业统筹费等收入。超编人员经费全部由乡镇财政负担。正常的人员调动和调资形成的增支全部由乡镇财政自行消化。......
2023-11-30
财政预算,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的基本计划,由财政收入预算和财政预算支出组成。年内,完成2015年区级财政预算、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的公开工作。除涉密信息外,在规定时限内全面公开了经区人大批准的政府预算报告,对所有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总额和分项数额进行了说明。......
2024-01-08
警察费由县政府管理。民国30年后,会计室的职权为管理全县会计,并监督财务行政及杜绝浮收滥支,减少不合理的开支。民国27年,奉省政府命令成立财政监理委员会,其职权是审核监督地方财政。此外,武威县还成立了余粮保管委员会,负责清理县仓库余粮,设仓库专管员,依照管理办法处理余粮。......
2023-11-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