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强化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新思路

强化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新思路

【摘要】:这就使图书馆除了要不断更新和强化获取信息技术的手段和加强大量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外,还必须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知识广博,经验丰富,锐意进取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这一队伍的培养,则有赖于对现有图书馆员进行各式各样的继续教育。

黑体, SimHei; 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0, 0);">强化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新思路

张立新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包头 0014030)

摘要针对当今社会的现实,对高校图书馆人员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强化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总结出多钟适合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途径;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依据不同的对象及其需要,包括以更新知识为主的继续教育、以填补空缺为主的继续教育和以拓展工作空间培养创新意识为主的继续教育。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员  继续教育  教育途径  教育内容

分类号G251.6

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对在职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作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图书馆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职能,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作为一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唯有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提高技能,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与层次,就必须加强继续教育,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跟上时代潮流;才能满足当今读者的多种需求,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一、 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

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虽然近些年受到普遍关注,也结合职称评定工作,举办了许多继续教育培训班并实施考核,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缺乏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很多图书馆最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仍然是图书馆受重视的程度和经费不足等问题。许多图书馆工作人员仍然把图书馆工作当作“铁饭碗”,更没有形成现代图书馆员的意识,即没有树立成为一名“知识的导航员”、“信息管理专家”和“服务专家”的意识,自然也就没有树立终身学习和继续学习的思想观念,对学习和更新知识缺乏危机感,使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很难满足知识经济时代读者对知识和信息增长的要求。

2.没有形成继续教育的良好机制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何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在建立学习型图书馆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作为高校图书馆的馆员受重视的程度远不如教师,对图书馆员进行有效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经费、时间、政策等方面都缺乏必要的保障,同时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真正调动图书馆员把学习作为自己终身要求的激励机制。目前,绝大多数图书馆员的最直接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职称评定和年终奖金的压力,为了应付评定职称的各种考试而不得不去进行机械的学习,当职称评定的目的一旦达到,学习也就中止。因此,拓宽知识面,全面提高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还未完全形成。

3.继续教育缺少组织性和针对性

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感到人才匮乏,尤其缺少“复合型”人才,因此,都将“目光向外”,急于引进人才,而不重视对现有人员的培养。虽然大多制定了培养人才的计划,但由于对现代图书馆员的能力标准和素质结构缺乏正确地认识,在对图书馆员如何进行继续教育和促进学习上没有明确目标,没有将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放在应有的高度去认识、去对待,因而缺乏培养现代图书馆员的长期性战略计划,使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缺少计划性和针对性。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图书馆员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继续教育和学习带有很大的自发性、随意性和盲目性,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 强化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继续教育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高科技已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情报信息量的猛增,使图书馆由单功能向多功能转化,并且必须采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来进行文献情报信息的整理、存储、加工、传播,使之成为随时可利用的资源。信息化社会的客观现实,对高校图书馆人员的知识及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员素质的提高已刻不容缓。特别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购、分编、流通、阅览、检索及情报教育都使用计算机操作;电子出版物的大量引进;多媒体、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使许多图书馆员感到自己知识的老化、匮乏,力不从心。尽快调整它们的知识结构,已是当务之急。而继续教育正是高校图书馆员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现代化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2.继续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图书馆多种职能需要的重要手段

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最有价值和魅力的资源。信息时代的图书馆是担负着收集和传递知识的中介机构。这就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有快捷获取信息、高效率处理和分析信息以及迅速地把知识产品传送到用户手中的技术能力。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的中介指导,必须密切留意读者的需求和期待。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读者的需求更是多元化,他们希望立即获取所有的资讯而不愿等待;不愿学习如何去使用资料,而只想知道如何获得有用的资讯。如果需要,他们希望图书馆全天候的为他们服务。基于这一现状,图书馆不仅要及时向用户提供原始的一次文献,更要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二次文献等更深层次的信息。这就使图书馆除了要不断更新和强化获取信息技术的手段和加强大量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外,还必须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知识广博,经验丰富,锐意进取的“复合型”人才队伍,这一队伍的培养,则有赖于对现有图书馆员进行各式各样的继续教育。这是知识膨胀和迅速更新的需要;是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职能的需要,也是实现图书馆员自身价值的需要。

3.继续教育使高校图书馆形成良好学习氛围,是发掘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

高校图书馆员本应是知识密集型群体,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员总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在外人看来,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学习的最佳场所。但有时图书馆内部学习的氛围并不是很浓,竞争的压力不足,再加上有些高校领导对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重视不够。所以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风气对年轻馆员形成不利影响。年轻馆员正是风华正茂,年富力强,他们对新事物敏感,求知欲强,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图书馆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使这部分人有可能成为业务骨干和新的“复合型”人才。

三、强化高校图书馆人员的继续教育,探寻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多种途径(www.chuimin.cn)

根据工作性质和现实需要,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的途径可以是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1.以自学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主要是利用本馆现有的图书、资料和信息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减轻图书馆员自身和馆内的经济负担,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广大图书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需要,实现面向全体馆员,整体推进继续教育的目标。并将馆员的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终身学习的机制。

2.馆内业务培训。此种培训方式是以提高馆内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形式,把馆员的继续教育与其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请馆内或其他馆的业务骨干实地操作、讲授,也可针对本馆人员的个人特点及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设计培训内容。通过馆内业务培训这种继续教育的方式有利于馆内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学习,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例如,我校图书馆每周二上午的业务学习也是馆内人员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一种途径。

3.参与科研课题开发与论文的撰写工作。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中,科研成果与职称的评定以及奖金相挂钩,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馆员对科研课题开发和研究的热情,与此同时馆员的继续教育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实施,同时积极撰写论文.查找资料,不断将工作实践上升为理论,也是继续教育的一个好的途径。

4.参加各种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班。系统学习一些理论知识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常见方式,此种继续教育的形式有学历教育、非学历进修和短期培训等。它有利于图书馆员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的提高。比如:包头市图书馆学会举办一些培训班:“科技文献检索培训班”.“主题词标引培训班”等等。

5.各种参观、学习、观摩也是图书馆人员获得继续教育的方便途径。通过参观学习可以吸收其他高校图书馆的经验,特别是去一些知名度较大的高校图书馆参观更是受易非浅。

6.计算机远程教育是实现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员又一崭新的继续教育方式。如今现代远程教育依托现代网络环境,使受教育者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也不受身体缺陷、经济条件、年龄、工作、家庭等等因素的影响,已经给图书馆人员开辟了一条人人都可以获得继续教育的崭新途径。2001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进行远程教育试点,有许多高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等)都成立了网络教育学院,它给予了我们许多继续教育的机会和途径。

7.积极参加各种研讨会和演讲活动。从中汲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拓宽继续教育的途径。

四、强化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针对不同需要,制定继续教育的内容

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依据不同的对象及需要,内容也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种:

1.以更新知识为主的继续教育

培养复合型”和“学科信息专家型”的信息管理人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情报部门的广泛应用,迫切要求图书馆员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顺应现代化的发展潮流,就必须不断进行学习,更新知识;还要关注与图书馆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的发展动态。学会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图书信息资料的管理以适应图书馆工作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为此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应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开办各种性质的学习班、研讨班。例如:“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运用”学习班等。通过学习研讨可以有效地帮助图书馆员掌握相关知识,胜任工作。

2.以填补空缺为主的继续教育

图书馆工作涉及多门学科,其服务的内容包括范围广泛的知识领域。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准确、快速的提供某一学科领域的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现代化的信息管理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这样的人才很难靠一次性教育完成,因而需要不断地进行填空补缺,即持续不断的继续教育。在职的图书馆员由于专业基础的不同,补缺性的继续教育内容也不一样。例如,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的馆员,应根据实际岗位需要,及时学习补充本专业外的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反之,非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的馆员,则应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进行图书情报专业的补缺。这种各取所需的继续教育,可以有效地帮助在职馆员朝着“复合型”和“学科信息专家型”的信息管理人才转化。

3.以拓展工作空间培养创新意识为主的继续教育

高校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应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掌握图书情报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及现代信息技术,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包括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判断力,丰富的想象力,娴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同此对馆员的继续教育,不能局限于狭隘的专业范围和纯学科知识的教育,还要注意知识的宽广度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应加强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理论知识的学习研究,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只有具备了多学科的知识理论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图书馆员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更好地为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服务。

总之,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在思想上的重视,我们应树立终生学习的新观念,充分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培养目标,并有计划的安排馆员的继续教育,应根据图书馆工作的具体需要和馆员的知识能力结构的欠缺程度来确定教育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便使每个馆员的才智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尹艳微. 现代远程教育 [J]. 现代情报,2002,(12).

2.徐家坤. 提高图书馆业务培训工作绩效之我见 [J]. 图书馆建设,2004.(6)

3.袁秀孙. 如何走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误区 [J]. 图书馆学刊, 2004.(6)